壹、前言
今天是很重要的日子,為什麼說是重要的日子呢?因為這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開始講說的第一天。在其他的國家,或者有人講這一部經;那麼在西方的國家,相信這是頭一次。因為是頭一次,這值得我們來紀念它,所以說很重要。
本來講《華嚴經》,是要先講經的名字,可是現在我們先講《華嚴經疏》的「序」。因為這一篇序所說的,就包括《華嚴經》全部的道理,先把這一篇序文講解之後,對《華嚴經》大概的意思就會明白了。
在沒有講序之前,先講一講這位作序的法師。這篇序是誰作的呢?是華嚴菩薩──澄觀法師作的。
澄觀法師,諱澄觀,字大休,唐朝越州會稽夏侯氏人。
這位法師身高九尺,有九尺那麼高,眼睛呢,有重瞳,重瞳就是兩個眼仁──眼睛的這個仁,眼珠子。白天看著他不怎麼樣,和普通人是一樣;但是晚間看見他這個眼睛就有一種光明射出來。他雙手過膝,兩隻手超過這膝蓋,很長的。你們注意一下,凡是兩手長過膝蓋的人,都主於大貴的,這是一種奇特的相。
那麼他有四十顆牙,我們普通的人都是有三十二、三十四顆,或者三十六,或者三十八顆牙齒。佛有四十顆牙齒,那麼這位澄觀法師也是有四十個牙齒。他讀書讀得非常快,七行俱下,他這麼一看哪,你看一行的時間,他就可以看七行,這位法師聰明到絕頂。
為什麼說他是華嚴菩薩呢?他著作一部《華嚴疏鈔》,專講《華嚴經》。等到他圓寂之後,在中國和印度的交界處,有一位阿羅漢,見到有兩個很年輕的菩薩,在虛空裏頭走。這位阿羅漢有神通,他就用神通令這兩位青衣的童子,也就是這兩位年輕的菩薩,不能走了,問他們:「你們是誰?到中國做什麼去啊?」這兩位說:「我們是北印度文殊堂神,到中國五臺山去請華嚴菩薩的牙齒,回到我們的國土去供養。」這位阿羅漢一聽,說:「哦,是這樣,那你們可以去了。」
兩位青衣童子走了之後,這位羅漢以後也到五臺山去,就對著一般人說他見到怎麼樣的一個境界。這時人們就把清涼國師的棺木打開來,一看,果然他兩顆牙齒沒有了。這兩顆牙齒就是被兩位年輕菩薩請去供養了。所以在佛教裏,一般人都知道這位澄觀法師,是華嚴菩薩的化身。
清涼國師這一位大菩薩,真是不可思議,他的境界不可思議。他生歷九個皇帝,做七個皇帝的國師。為什麼他能這樣呢?因為他修行是認真修行,絲毫也不馬虎的,不是像一般人,口說修行,身不修行,口是心非──口裏說得很對,心裏完全都不是。他在出家受具足戒之後,以「十事自勵」,以十種事情來勉勵自己。
這十種的事情,是很要緊的,我們每一個出家人都應該知道這十種事。現在我唸給你們聽一聽:
第一、體不捐沙門之表;
第二、心不違如來之制;
第三、坐不背法界之經;
第四、性不染情礙之境;
第五、足不履尼寺之塵;
第六、身不觸居士之榻;
第七、目不視非儀之彩;
第八、舌不味過午之餚;
第九、手不釋圓明之珠;
第十、宿不離衣缽之側。
這十種,我再來給你們略略地解釋一下:
第一、體不捐沙門之表:他的身體無時無刻都穿著袍、搭著衣,很鄭重其事地,像個比丘的樣子;表,就是樣子。
第二、心不違如來之制:他的心對於佛所說的規矩,一定遵守的,絕不違背;遵守佛所說這一切的戒律。
第三、坐不背法界之經:《華嚴經》就叫「法界之經」。背,是不違背。凡是有《華嚴經》的地方,他一定對著《華嚴經》來坐,不背著《華嚴經》來坐,不用這個脊背對著經典來坐。你們各位聽聽,人家這種的願力,不要說對佛,就是對經,他也不會背後對著經來坐。
第四、性不染情礙之境:情,是愛情的情;礙,是障礙的礙,不是情情愛愛的愛。對於情,有障礙的這種境界,他不染。不染,就是不著住到這上面。
第五、足不履尼寺之塵:這個願看起來不太公道,比丘尼很不高興的,但是他還是照常地發願。說什麼呢?他說他的腳不踩到尼寺院門口的土上;他不僅不走到尼寺裏面,就是連門口的塵土他都不踩。
尼,就是比丘尼,單單住有比丘尼的廟,就是尼姑庵。他就連門口的塵土,都不踩的。這個意思怎麼樣?就是他不到比丘尼的廟上去。所以他一生都沒有到過比丘尼的寺廟去,因此很多比丘尼也不去親近他:「他不來算了,我們也不去。」你們想一想,這要是你們西方人就會說:「哎呀,這簡直神經病嘛,這又有什麼意思呢?走到比丘尼的廟上,又有什麼不好呢?我一天跑一百趟,都覺得沒什麼問題的。這位清涼國師他太清涼了,涼得太厲害了,一點都沒有熱情」,對不對啊?因為他太過清涼了,一點情感也沒有,沒有什麼情感,所以能發這個清涼的願。
第六、身不觸居士之榻:不要說到在家人的地方去住,他連在家居士睡的床,他都不觸。觸,就是不touch, no
touch,不接觸。你想一想你夠不夠這個資格啊?你怎麼樣啊?哈!
第七、目不視非儀之彩:非儀,就是不合乎威儀的,不合乎禮儀的這種因緣,他都不看。好像那作戲的,或者跳舞的,或者唱歌的,或者好像是怪物、妖怪,在街上那地方蹦蹦跳跳的,這些他都不看的。
第八、舌不味過午之餚:過了午,口裏不要說吃東西,就連嚐一嚐它有什麼味道,他都不嚐的。他不會說:「這個東西什麼滋味?我試一點點」,他都不試的,更不要說吃。你看看人家高僧所行所做,都是什麼樣子。想出家,那麼容易的?放不下,你就不要出家!
餚,就是吃的菜飯;餚饌,就是包括水果等一切吃的東西,什麼都包括在內。他不要說菜飯,甚至於連一個水果都不吃的。所以修行持戒律是要很嚴厲的。有人說:「師父許可我們晚間吃個蘋果,或者橘子,或者是什麼水果之類的,這許可的啊!」不錯,就因為你做不到,所以勉勉強強開這麼一個方便法,說可以的。到時候,你若真想要修行,出家了,就連水果都不可以吃的,甚至連牛奶等漿類都不喝的。你們要是餓的話,也可以喝點漿類,不要偷著吃東西,聽見沒有?要依教奉行,不要聽了不注意。
第九、手不釋圓明之珠:他手裏總拿著念珠,不斷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麼念佛。
第十、宿不離衣缽之側:他睡覺總要把衣缽放在旁邊,保護他這個衣缽。
所以這位清涼國師,他天天以這十種的事來勉勵自己,沒有師父教他的。沒有哪個師父說:「你要持午啊!你不要背著經坐。」沒有的!都是他自己立出來的條件,不是師父教的,所以他才能「生歷九朝,為七帝師」,他歷經九個皇帝,而有七個皇帝都拜他做師父。
這九個皇帝都是誰呢?是唐朝的,(一)唐玄宗、(二)唐肅宗、(三)唐代宗、(四)唐德宗、(五)唐順宗、(六)唐憲宗、(七)唐穆宗、(八)唐敬宗、(九)唐文宗。由代宗以後,都是拜這位清涼國師做國師的。
唐貞元十四年四月,逢帝誕日,當時他住錫在五臺山「大華嚴寺」,德宗皇帝詔請入殿,開示《華嚴》宗旨。皇帝一聽龍心大悅,讚歎說:「講得真是妙啊!」於是賜紫衲方袍,禮為「教授和尚」;言其他是皇帝的教授和尚,常常給皇帝講經說法。
為什麼他叫「清涼國師」呢?貞元十五年四月,又逢帝誕日,皇帝再詔請教授和尚入內殿,闡揚《華嚴》大經。他給皇帝說法,皇帝聽了之後,說:「您真是令我得到清涼!現在真是好!真是得到自在清涼了。」所以就賜「清涼」為國師之號,說:「以後就稱澄觀法師叫『清涼國師』,不稱他的名字。」後人也就稱「五臺山」為「清涼山」。
你們看看,他一個人經過九個皇帝,七個皇帝都拜他做師父,如果他沒有道德,怎麼會有這樣的感應?
他的學問特別好,他讀的書也很多很多的,所有出家人的書、在家人的書、佛教的、道教的、儒教的,他都讀過;他對《易經》也特別有研究。
這一篇「序」是華嚴菩薩所作的序文,當然是最好的,所以在還沒講《華嚴經》之前,就先講一講這個序文。
貳、華嚴經疏序總科(分二)
A1.總敘名意
A2.歸敬請加 A1(分十)
B1.標舉宗體
B2.別歎能詮 B3.教主難思
B4.說儀周普 B5.言該本末
B6.旨趣玄微
B7.成益頓超 B8.結歎弘遠
B9.感慶逢遇 B10.略釋名題
今B1
往復無際,動靜一源,含眾妙而有餘,超言思而迥出者,其唯法界歟。
往復無際:往,就是去,又是起、升起,又是一個動,又是一個變。所謂「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你若至誠了,才能化;不至誠,就不能化。復,就是來,也就是一個滅,也就是一個靜。這是說「動不礙靜,靜不礙動」;動也就是靜,靜也就是動,這動靜一如,所以才說「無際」。
無際,就是沒有痕跡,沒有一個道路,也就是「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亡」,口裏想說話,可是言辭喪亡了,沒有法子說得出來;心裏想要攀緣,可是也沒有法子能攀緣,想要攀緣也不可以,這種的思慮都沒有了,所謂「不識不知,無思無慮」。這是什麼呢?這是《華嚴經》的「用大」,表示《華嚴經》這種利用是大的。
所以說「往復無際」,往而未往,復而未復,往復不二,沒有兩個;「往」是從「復」那兒來的,「復」也是從「往」那兒來的,所以往復無際,沒有一個道路。
這好像「如鳥行空無有跡」,也沒有痕跡──小鳥在空中飛來飛去,沒有一條路。你找不著小鳥在空中飛的那條路,找不著的。「如刀斬水水無痕」,好像用把刀斬水似的,你斬了一刀,等一等它又沒有痕跡了。
說是這樣說,可是鳥在空中飛過去,並不是沒有路,而是有一條路在那個地方。鳥飛過去,要過一天一宿二十四個鐘頭後,那條路才會沒有了;不過我們肉眼看不見那一條路,所以不知道。雖然現在有愛克斯(X)光鏡,又有顯微鏡,也看不見,只有得到五眼了,一看:「哦,那個地方頭先有小鳥飛過去,所以那個地方的微塵都沒有了,真空了。」
「如刀斬水水無痕」,用刀砍水,水上雖然沒有痕跡,可是在天眼看來,那刀痕也是要經過二十四個鐘頭,在水裏的刀傷才會長好。說:「刀砍水,水也受傷嗎?」砍到人身上,人就要出血,為什麼砍到水裏,水不受傷呢?因為砍到水裏,水就透風了──在那水裏頭就會有一股風。不過這不是現在的科學所能研究出來的,或者過一、兩千年後,科學就會有這種的證明了。現在我這麼說,相信很少人會相信的;但是以後也會有很多人相信,為什麼呢?他將來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他就相信了。這是往復無際,是用大。
動靜一源:這是「體大」,「動」的根源也是在這兒,「靜」的根源也是在這兒,這本體根本沒有一個動靜。動靜,這就有所變;就是方才我說的「動則變」,一動就會變,像《周易》八八六十四卦,你這麼一搖它,它若不動呢,那就是本卦;它若一動,就變成其他卦了。這動靜的本體是一個的,動的根本就是靜,靜的根本也就是動,兩個是二而不二的;雖然說是兩個,本來是一個,它們來自一個源頭。
再舉一個很淺的例子,大家就會明白這個動靜。這個動靜的本體,就譬如母親生出兩個兒子,一個叫阿動,一個叫阿靜;阿靜叫媽媽為媽媽,阿動也叫媽媽為媽媽,所以這就是一體而生。
在老子《清靜經》上說: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這個道「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清者就是濁之源,他沒有說這個清濁是一源,而說清者是濁之源;「動者靜之基」,「動」就是「靜」的一個基礎。「人能常清靜」,人若常常能以清靜,「天地悉皆歸」,天地都歸回到我自己這裏了。
老子說:「天清地濁」,天就是清,地是污濁的;「天動地靜」,天是「動」的,地是「靜」的。其實現在的科學發現:「地是動的,天是靜的」,但是我們講的這個動靜,並不是科學所謂的動靜,這個動靜是說它的本體。你看「地」,科學證明它動,實際上「天」也動;你看「天」好像是不動的,其實它也動;「地」是動的,其實它也不動。這種的道理,不是凡夫用文字語言就可以說得明白的。
老子又說:「男清女濁,男動女靜」,男人是清淨的,女人是污濁的;男人是動的,女人是靜的。有的人就說:「這種道理,我不相信,男人才是污濁的,女人才乾淨呢!女人天天又擦胭,又抹粉,把面裝飾得不知有多乾淨。」為什麼她要裝飾它?要是不污濁,為什麼要裝飾?好像地上要是沒有塵土,你掃它做什麼?你想掃地,就因為它骯髒,有塵土。為什麼你要做一個假面具?就因為自己知道是污濁。
現在有一些明星,更用美容術來做假面具;本來老得像雞皮鶴髮,面皮像雞皮一樣,頭髮像白鶴那麼白,但是用一種藥品把頭髮染黑了。這面孔也裝成假的,就把這邊的肉拿出去一點,或者是再加上一點,皮膚弄得光光的,把鼻子也換成假的,雖然看起來好像很好看,可是裏邊卻很痛苦。而老子在幾千年以前,就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就直接說:「男清女濁,男動女靜。」我們不管它是動靜,還是清濁,我們現在是講「動靜一源」,動到極點又該靜了,靜到極點又該動了;清到極點就濁了,濁到極點又清了,所以沒有什麼分別,都是一個根源,一個源頭來的。
有人說:「這個道理,我始終不明白。」我很容易令你明白,方便法很多,真實法很少。什麼方便法呢?譬如你白天不睡覺,要做工是不是?這就是個動;你在晚間要睡覺,不做工了,這就是個靜。你不能說:「我天天睡覺,不做工」,不可以的;你也不能說:「我天天做工,不睡覺」,這也不可以的。所以這個動靜,動不離靜,靜不離動,動靜一源,這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體」,是「體大」。因為「體大」,所以把「動靜」都包括了。
含眾妙而有餘:這個「眾妙」就不是一種妙。含,是包含、含藏;含藏著眾妙,不是只有一種妙。而有餘,雖然說眾妙就是很多的妙,但是還有餘,還有多餘出來的,這是「相大」。
「往復無際」是用大,「動靜一源」是體大,「含眾妙而有餘」就是相大,這是體、相、用三大。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體也大、相也大、用也大,這三句的序文就說明了三大。
這個「妙」,本來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境界,現在是眾妙。這個「眾妙」,是清涼國師用道教的名詞,來顯示佛法的道理。這眾妙是《道德經》上的經文。這文一開始就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是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儌。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眾妙」就是從這兒來的,名詞雖然是一樣的,可是意義不同。《華嚴經》是含眾妙而有餘;這還有餘,有餘就還有多的。而《道德經》就不是這樣,意思是不同的,它那個眾妙之門,就沒有餘了。
超言思而迥出者,其唯法界歟:超,是超越,就是超過去了。超過去什麼呢?超過言語思想;「言」是言語,「思」是思想。就是說也說不出來,想也想不到,這種境界是不可思議的。因為不可思議,所以說是「迥出」,「迥」當「遠」字講。怎麼遠呢?它超出這個言思,超出這不可思議的境界,也就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這種境界是什麼呢?「其唯法界歟」,這就是法界;唯,是唯獨,唯獨法界。
法界有(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這四種法界,所以佛才說: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法界又有十種法界,這十法界又分開有「四聖法界」與「六凡法界」,這四聖六凡法界歸納起來,不出你我現前這一念的心性,這一念具足十法界,十法界不離一念。
十法界就是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這是四聖法界。天法界、人法界、修羅法界,這叫三善道。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這叫三惡道。
(一)地獄法界:為什麼會墮地獄?因為你做墮地獄的事情。譬如你殺人、放火、擾亂社會的治安,令這個社會人人都受到災害,這就會墮地獄。這墮地獄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就是從「貪心」那兒墮的。你貪心,就會墮地獄;你瞋心,就會轉餓鬼。
這個地獄,大的有十八種,小的有五百種,其次又有千萬那麼多的地獄。這個地獄,並不是預先造成了,在那兒預備好,等你去墮,不是的。是怎樣造成呢?是由你的業感所現。你造地獄的業,就現出一個地獄來;這個地獄現到什麼地方?現到你的心裏。
你在生的時候,不快樂,很憂愁的,常常哭,所謂「哭一哭,地獄有個小黑屋」,那小黑屋是很黑很黑的,沒有光明,並且還要受苦。在小黑屋裏頭,什麼也看不見,旁邊就來一把刀,把你身上刺破出血,啊!痛得不得了,痛得要死;等痛死了,然後呢?很奇怪的,就有一種巧風,這種風一吹,你又活了,這是地獄。
(二)餓鬼法界:你若盡好發脾氣、瞋心重,就會轉餓鬼。餓鬼就是有很大的脾氣,無論什麼事情,他都要發脾氣;所以誰要是願意發脾氣的,就會轉為餓鬼。這餓鬼是怎麼樣做的?也就是你的心裏頭盡發脾氣,就會做餓鬼去。
(三)畜生法界:畜生是怎麼樣做的?畜生就是由「愚癡」來的。你要是愚癡,什麼也不明白,就會轉為畜生。
你看那畜生為什麼要被人來支配呢?就因為牠愚癡,牠沒有人那麼聰明。有人說:「我看見有的畜生很聰明。」那你可以做那種畜生去啊!你很羨慕牠,你很歡喜牠,這沒有什麼困難的;只要你做畜生的事,就可以變成畜生,這一點都不難的。畜生做什麼事?就是愚癡的事。譬如你想:「這件事情雖然不合乎道理,可是我一定要做它!我不管它是合不合乎道理,我就是要做它!」明知這件事情不合理,卻一定要做,這就是無明。無明現前,就變成愚癡了,所以這樣就會變成畜生。
「三惡道」就從貪瞋癡去的;那麼「三善道」從什麼地方去的呢?從善功德那兒去的。
(四)人法界:你要是做善事,就可以做人。我們來做人呀,還得看你做的善事大小、多少。你善事做得多,就可以做煤油大王、汽車大王,或者是金大王、銀大王、鑽石大王、房子大王、地大王、天大王……,做這麼多大王。
(五)修羅法界:立功,有的地方你知道它是功,你立了;有的地方它不是功,你以為是功,也立了──好像去殺人,幫國家打仗,這就是阿修羅的法界。阿修羅就是好和人鬥爭,他以為鬥爭勝了,這就有功了,所以他就做修羅了。
這修羅法界,在天上也有修羅,人間也有修羅,畜生也有修羅,餓鬼道裏也有修羅,在這四道裏頭都有阿修羅。畜生裏頭怎麼有修羅呢?你看那些個畜生,有的畜生就專門要欺負其他的畜生;好像害群之馬──在一群馬裏邊,牠不是踢踢這隻,就是咬咬那隻,這就是修羅。還有在人裏邊,你沒有麻煩,他就給你弄出一個麻煩來,這也就是修羅。
這修羅就是好鬥爭的。天上的修羅,他有天福,沒有天權,也沒有天德。修羅又叫「無酒」,他沒有酒喝。有人說:「我就歡喜喝酒,做修羅沒有酒喝,所以我不願意做修羅」,那是最好的。
你不想做修羅,就要先不發脾氣;你有脾氣,那就是通修羅法界。所以你想不做修羅,首先要不發脾氣,要「性如灰」,性情好像那個灰似的,裏頭沒有火;又可以說「性如水」,好像水似的,誰渴了就飲水,而且水也柔和不硬;又要「性如棉」,像棉花那麼柔軟,誰冷的時候,都要穿棉衣服,這也是對人都有好處的,那就不會做修羅了。有人說:「做人的衣服,那我也不願意。」這是比喻,不是真去做衣服了。
以上是修羅法界。
(六)天法界: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以為生天就是到極點了,「啊!到了天國樂園,親近天主。」其實這個天主,他在佛教裏只是一個護法;不要說他不大,就連坐的地方都沒有,還要站著。有的人說:「我不相信天主是給佛站著。」你不相信?那你就去試一試,你信你的天主去,不要信佛,這沒有什麼關係的。
那麼不懂佛法的人,他認為天主是最高了;其實在佛教裏,這位天主就是一個地保官。這個地保官是管一般老百姓的,他說:「我是最大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比我再大的了。我管著你們,你們都要聽我的招呼。」因為他是鄉下的地保官,這一些鄉下佬都不知道文化是個什麼?也都不知道佛法是什麼?也不認得字,所以就聽這地保官的指揮,說:「他就是我們的主啊!我們要常常接近這個主。」
這地保官有時單獨去見市長;見了市長,他又要鞠躬、作揖的,可是沒有人看見,所以這些老百姓也不知道還有市長管著他呢。假如他去見總統呢?那他更要客氣了。總統叫他:「你請坐啦!」「不必了,我在這兒站著就可以了,我站著已經覺得很光榮了。」他就這樣子。
在〈楞嚴咒〉裏有一句「南無因陀囉耶」,那個「因陀囉耶」就是這位天主。所以你們要認清楚他,以後見到這個因陀囉,他若說他是因陀囉王,你問問他:「您就是天主啊?」他的臉一定都會紅了,說:「是的、是的!」
這天法界也是無量無邊的,不是只有一個天主,而是有很多天主的。這位天主原來是個女人,因為有三十二個女人幫她一起造佛像,給佛裝金,貼上金身,以後得到去做天主的果報。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一直到現在,他還是做他的天主。那麼有多久以前呢?有幾萬萬萬萬年、幾百萬萬年也不一定了。你不要像歷史學家一樣,一定要去追究、研究,看看有什麼證據?沒有證據!這不過是我現在對你這麼講。你不信嗎?你信不信都沒有關係,我不會因為你不信就不高興,為什麼?你信,天主也是天主;你不信,佛也是佛,不會有一個增減的。這天法界很多,說不完那麼多。
(七)聲聞法界:怎麼叫聲聞呢?因為他聞佛聲音而悟道,修「四諦法」:苦、集、滅、道。聲聞就是阿羅漢。阿羅漢有初果阿羅漢、二果阿羅漢、三果阿羅漢、四果阿羅漢。問:「有沒有五果阿羅漢?」有一次我給人講開示,提到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有一個很投機的人說:「我知道,五禪是特別又高一層了」,他虛造出五禪來。其實阿羅漢只可以證到四果。
初果,是斷了八十八品的見惑。
見惑是「對境起貪愛」;也就是你見到什麼境界,就被這個境界轉了,這叫見惑。對這個境界生出一種貪愛來了;好像你見到一部很漂亮的汽車,你就想:「我想法子也要買這麼一部汽車,坐到裏邊,噗、噗、噗……,啊!就跑得很遠的,不用走路了。」這就起了貪愛。起了貪愛,這叫見惑。你對這一部汽車,不打這種妄想,就沒有見惑了。汽車是這樣子,甚至於飛機、美麗的房子、美麗的衣服,或者美麗的東西──包括一切,不用說明白,你自己明白就得了。總而言之,你見到什麼,生出一種貪心來,放不下,甚至於睡覺也睡不著了,就想這美麗的東西:「啊,這個真是太好了!」就這麼一想,想這個境界,對境起貪愛,生一種貪心,生出一種愛心,這就叫見惑。
思惑是「迷理起分別」。迷,就是不明白;不明白這個道理,就生出一些個妄想的分別。譬如說:「啊,這講《華嚴經》……?不錯?恐怕不是這樣吧!我不應該相信的,我應該信我自己,不應該信《華嚴經》的。清涼國師他有十事自勉,那是他的事,不過那麼講,嘿,他也不一定是這樣子。」分別是這樣子、不是這樣子?又懷疑講的是真的、是假的?這就叫迷理起分別,這就是一個思惑。
初果聲聞斷了八十八品的見惑。見惑有八十八種,思惑有八十一種。說:「我沒有看見那麼多。」你不單沒有看見,你連聽都沒聽見,你怎麼會看見呢?是不是啊?
見惑是粗惑,思惑是細惑。證得初果阿羅漢,見惑都斷了;證到二果阿羅漢,都斷了思惑;證到三果,斷塵沙惑。塵沙惑就是像微塵和沙那麼多的惑,很微細的。要是斷了塵沙那麼多的惑,塵沙那麼多不明白的事情都斷了,都明白了。說:「那不錯啊!」不錯,你就試 一試看,發心往前修行。
(八)緣覺法界:這個緣覺呢?就是修「十二因緣」而悟道的。在有佛出世的時候,就叫緣覺;沒有佛出世的時候,他自己住到深山穹谷去,看萬物的生生滅滅,觀飛花落葉,自己修行開悟的,就叫獨覺。
(九)菩薩法界:菩薩是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行六度萬行,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修六波羅蜜法。
「波羅蜜」是印度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叫「到彼岸」。什麼叫到彼岸呢?就是好像過海似的,從三藩市到屋崙(Oakland)那邊,這叫到彼岸了;現在有橋,在橋上走,不需要搭船;也就是從這一岸到另一岸,就到彼岸了。無論做什麼事,做完成,做好了,就是到彼岸。好像肚子餓,吃飽不餓了,這就到彼岸,這是一個淺近的比喻。又好像你渴了,去飲一杯汽水,或者飲一杯牛奶、果汁,或者飲個什麼的,這就不渴了;不渴,就到彼岸了。
還有,以前沒有布施,我現在布施了,這就是到彼岸了;以前沒有持戒,我現在持戒了,持戒到彼岸了。以前沒有忍辱,我現在忍辱了,這也到彼岸了;以前沒有精進,我現在精進了,這也是到彼岸了;以前沒有禪定,我現在修禪定了,也是到彼岸了;以前沒有修智慧,我現在修智慧,這也到彼岸了。菩薩就是修這六種波羅蜜,六種到彼岸的方法。他利益自己,又要利益他人,這叫自利利他。自度度他,首先自己要度自己,所謂:
自性眾生誓願度
自性煩惱誓願斷
自性法門誓願學
自性佛道誓願成
菩薩常常發這四弘誓願,願意度自性;那麼度自性,隨著也是要度他,因為「他」和自己是有互相關係的。
為什麼佛要度眾生?就因為眾生都是佛,不過眾生不知道,佛就要說明白這個佛法,令眾生都成佛。菩薩呢?就是依照佛法來教化眾生的,所以菩薩是自度度他,又自覺覺他。
菩薩自己覺悟了,他想:「啊,這覺悟是不錯的!什麼都明白了,豁然貫通了,也沒有無明,也沒有煩惱了,真是妙到極點;這種境界真是不可思議!我一個人得到這種境界,沒有什麼用啊!我應該教所有的同類──就是人,都得到這種不可思議、最妙的境界。」於是他也不留戀在這種妙的境界上,而去忙得不得了,天天要教化眾生,要度眾生;他要令眾生都同樣得到這種覺悟,這就是菩薩的發心。
菩薩也是從心裏做成的,聲聞、緣覺都是從你的心做成的。譬如你心裏願意做菩薩,你就行菩薩道;若心裏想:「菩薩道?嘿,我才不願意做這一套呢!菩薩道盡自己吃虧,我可不願意吃虧的!」就不願意行菩薩道了。行菩薩道的人,就是發大菩提心,以法界心,修法界行,行法界的道,這是菩薩。
(十)佛法界。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德行也圓滿了,修行也圓滿了,一切一切都圓滿了,所以就成佛。佛是什麼?就是人嘛!不過他已返本還原,明白他本來的面目,找到他自己的家鄉,所以成佛了。
佛成佛,最先說的就是這部《大方廣佛華嚴經》。這部《華嚴經》佛說了三七日,共二十一天。佛說《華嚴經》的時候,不是他這個報身說的,而是他的法身說的──佛現毗盧遮那佛的相,來說這部《華嚴經》。
在佛說《華嚴經》的時候,二乘人就只看見佛在那兒入定,沒有說法;法身大士才看見佛在那兒說法。二乘人見到佛還是一位丈六的老比丘相在那兒打坐。其實,佛在那兒打坐,正是現清淨法身,說《華嚴經》。可是,二乘人雖然有眼睛,卻看不見盧舍那佛;雖然有耳朵,也聽不見佛的聲音。佛那時候現出清淨法身毗盧遮那
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盧舍那佛有多大、有多高呢?有一千丈那麼高──千丈盧舍那;法身則是遍滿一切處的。佛現千丈盧舍那佛身,菩薩都看見佛在那兒說《華嚴經》,可是羅漢就看不見、聽不見。我們現在既不是羅漢,也不是菩薩,為什麼我們現在還能看見《華嚴經》,也能聽聞《華嚴經》這種法呢?或者我們在過去種菩薩的因,所以才有這種
因緣聽聞這種大法、大教。
這十法界,分開有十個法界,合起來就是我們現前這一念心。我們這一念心,就是遍滿十法界,所以才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三世一切佛,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這三世一切佛。你若想要知道三世一切佛,是怎麼樣成的?你就應該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我們現在來參加暑假佛學講修班,你怎麼來的?說:「我買一張飛機票,坐著飛機,就飛來了。」或者,「我買了一張bus(巴士)票,搭上巴士,就把我運來了。」或者,「我自己開我那量老骨董的車,開了幾天,就來了。」都不是的,你們這都錯了。怎麼錯了呢?是你的心使你來的──你心裏想:「中美佛教會有一個
暑假佛學講修班。第一期是九十六天,第二、第三期也是九十六天,這第四期呢?期間縮短了,大概很容易的,我去參加這個講修班,試一試看。到那個地方只有幾個禮拜,再困難嘛,也可以受得了。」於是心裏就想:「去、去了!」
你心裏一想去,現在就來了,就來到「華嚴佛學講修班」當學生了。這不就是一切唯心造嗎?這就是唯心造出來的。你要是心裏不想來,就是有飛機、有輪船、有巴士、有火車,也沒有用。你心裏不想來,你根本就不會邁步;一步不邁,怎麼會來呢?所以,這是一切唯心造。
心是什麼?心就是法界。現在不是說「其唯法界歟」,這不過是換個名稱,其實就是「其唯汝心歟」,就是你的心。說:「哦,原來我以為法界是很大的,現在變成我的心了,我的心很小的。」你心小?你方才沒有聽見這十法界都是現前一念心嗎?你的心怎麼小呢?你的心比虛空都大,比天地都大,不過你不會用它。你的心是
「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的,不過你就知道你有那一個小「心」,像一粒微塵那麼小,那是你境界太小了;你要是境界大,就知道你有一個大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