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覽
我的善根淺薄,學佛之後,深感佛學博大精深,雖閱讀經典,常覺得見樹不見林,再加上有時聽到不同的論點,心中產生很多疑惑。
譬如《四十二章經》說「施飯轉盛」:「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千億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者。」
然而《維摩詰所說經》「菩薩品」云:「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也就是在《四十二章經》裡說施飯給一個善人比給一百個惡人要好,乃至按照修行的深淺,布施的福德亦有不同。但是《維摩詰所說經》,則說維摩詰將瓔珞分作二份,將一份布施給法會中一個身份最低賤的乞丐,另一份供養難勝如來,因為布施的心是平等無差別的,所以福德是一樣的。
又譬如,每天唸的三皈依──「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可是也有人,強力主張除了念佛,只唸淨土五經,以免打閒岔。由於看到的、聽到的莫衷一是,讓我覺得無所適從。
一個偶然的機會,拜讀了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所著《竹窗隨筆》之後,給了我很大的裨益。其中有一篇「廣覽」,蓮池大師說:「看經須是周遍廣博,方得融貫,不致偏執。蓋經有此處建立、彼處掃蕩,此處掃蕩、彼處建立,隨時逐機,無定法故。假使只看楞嚴,見勢至不入圓通,而不廣覽稱讚淨土諸經,便謂念佛法門不足尚矣!只看達摩對梁帝語,見功德不在作福,而不廣覽六度萬行諸經,便謂有為福德皆可廢矣!」
大意是:看經典須要全面地、廣博地閱覽,才能融會貫通,而不致於偏執一邊。佛經有在此處建立之教法,而又在彼處掃蕩其所建立的教法;又有在此處掃蕩,卻在彼處建立者。隨機緣、根器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教法,即所謂「法無定法」,都是為了破除眾生的執著而已。假使只讀《楞嚴經》,見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最殊勝,而不廣覽讚揚淨土的各種經典,就會以為大勢至菩薩所說的念佛圓通法門不足取。若只讀達摩祖師對梁武帝的開示,只見到廣修福法未必成功德,而不廣覽六度萬行的各種經典,就會以為「有為福法」可以不必修。
《竹窗隨筆》收錄了蓮池大師隨感所抒之短文四百餘篇,彙集成冊。這些短文,闡述了大師對禪、教、淨,乃至對儒教之精闢見解。淨土宗尊蓮池大師為第八代祖師,大師對讀經的見解是要「周遍廣博,方得融貫,不致偏執」,除了幫助我解惑釋疑,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經過時間的淬鍊、世人的認可,而流傳下來的高僧大德的開示,我們應該閱讀,因為在學佛修行的道路上,他們高超的見解,對我們有指引與提攜的作用。
二OO九年二月十一日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