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希望的泉源
自孩提及長,孺慕「教師」一職未曾改變。坐在教室後方的小女生,總夢想有朝一日為人師表,博學而尊貴。
記憶中,學校的女老師恆是一臉素顏,衣著潔淨,少言、沉靜中自有一份安穩、內斂。內在透露出的那份嚴謹關切,於課堂授課恨鐵不成鋼的傾囊相授,令人油然敬而生畏。校園裡,放學後見女老師們騎著腳踏車從我身旁劃過,當夕陽餘暉映照她們簡單的行囊,和輕快地踏著腳踏板,小女生的我也感染那份理想使命與快樂幸福。
一路從小學到大學,領受老師們的提攜不知凡幾。但求我們成功做一個社會上有貢獻的人,不辭辛勞傳教授業解惑。既使有時我笨且拙,他們依然孜孜不倦耳提面命,不離不棄無有疲厭。那時雖未曾著墨我的心情,卻知道加倍努力學習亦無以回報於萬一,唯將點點滴滴的沈澱,內化於他日回饋我的學生──如果我有這份機會的話。
婚後數年,於補習班覓得教職,自此領略為師不易,同時開啟了我生命中的另一頁。我自嘲有時自己是天使與魔鬼同命體,學生來自不同家庭背景,就習性、思維個個大不相同,於講求民主、獨立個體的社會,學生往往像脫了韁的野馬不聽使喚。他們總是眼尖趁著我不在教室時撒野,惹的助理老師不知如何是好?我更解嘲教室宛如動物園,未完全社會化的學生好比猴子、猩猩、大象或獅子胡鬧得滿天價響,非得我端出「尚方寶劍」──罰站思過,否則不得夷平滿面瘡痍。
身經百戰中,必須學會變臉或拉高、放低身段,權宜之計自有原則。捍衛教育理念不曾因來自各方的壓力,或同事們覺得無力,而放棄或稍減。現有的學校或體制外的學習場所,難以要求每位家長和學生遵照教室規則;同時高消費的國度,父母的所得足以餬口已屬不易,罔論他們願意多費心思教育子女,此情況尤其在低收入家庭常見。
我常以「教育,是脫離貧窮的最佳途徑」期勉學生和家長,唯有辛勤耕耘,方能來日滿載而歸。然而,心存僥倖或妄想有朝鯉魚躍龍門、不依正常途徑者,仍大有人在。此根深蒂固的觀念影響所及子女,造成人才無法被教育因而折損,心痛至極。
舉一例,學生準時上下課、按時繳交作業、課後複習是學生跟得上老師上課進度之要件。礙於多數家長的認知仍停滯於:老師的職責,是將學生教導成全方位具競爭力的個體,以分數成績為導向。忽略了學生人格品行的建立必須透過親職互動,父母行為良好示範,否則既使老師於課堂聲嘶力竭,仍無濟於事。
怎奈功利社會之下,鮮有人將眼光投向未來。教育乃百年大計,非得具有耐心、愛心,諄諄善誘;家長、老師、學生互相配合,才能孕育出品學兼備的學子。否則單肩難挑重責,功敗垂成,豈僅是老師一方促成?
比如小婷和小靜是一對相差二歲的姊妹,我前後帶過她們三年。姊姊小婷聰明活潑,妹妹小靜資質中等易害羞,依我當初預估她們能力該有很大進步空間。但是姊姊個性恃才傲物,如果缺乏良好家教,唯恐她的慧黠優點反成缺點。
果其不然,兩姊妹於二、三年級時表現可圈可點;但是姊姊六年級、妹妹四年級那一年,事情整個轉變。姊妹倆缺席,或晚到教室,或缺交作業,成為家常便飯,尤其當時多次我相當清楚事情的原委,而拆穿姊姊說謊,並且再三?知她們的父母,別聽信姊姊有關老師要求學生的傳話,請他們務必有疑問時和我保持聯絡。一路走來,我看著清純可愛的小女生,因沒有好的環境滋養,時日遞邅,小小年紀就懂得如何保護自己、損及他人,怎可指望來日成材成器!
這兩姊妹之所以有不良行為,其來有自。有一次,她們的母親告訴我女孩子不需接受太高的教育,幸運的話嫁入富裕的夫家,勝過苦讀十年。她和先生經濟雖不至捉襟見肘,但不算可任其運用,祇是未見她為來日深謀遠慮,單薪家庭揮霍程度連中階收入都自嘆弗如。
尤其一到假日,兩個姊妹必被送往婆家或全家出遊,不到收假前夜深,絕不踏上歸途;是以,孩子的功課寫不完是家常便飯。每到星期一,兩姊妹疲憊之情寫在臉上,情緒跟著特別糟。有時母親會搶在姊妹進教室前,當著她們的面向我說袒護孩子的話,或一肩擔下孩子寫不完功課,或沒事先準備考試的理由,我心裡感慨這位母親的不良示範。
昔日孟母為子擇鄰三遷,最後良好環境造就孟子。一次,於聆聽一場演講中,台上教授說:「老師職責是有教無類,將不良行為的學生引導走向正途。如果有『放棄』這個字眼的話,老師是不到最後,甚至永不放棄學生,反倒是家長最先放棄他們的子女。你們想想,在學校裡我們可曾教孩子亂丟垃圾?罵髒話?為什麼他們在學校不會有的行為,在校外會做?」
教室裡,我用心經營一處可讓孩子專心學習的場所,孩子目光所及,我的身影總在教室來回探望。然而多少家庭、父母,以電視電腦取代他們的陪伴?又有多少家長願意參與孩子的學習成長?
我由衷感謝那段時常為學生事情心煩,或焦頭爛額的生涯。教學相長的日子,提醒我身為良師的重要,往往老師的一言一行影響孩子深遠。孩子們不僅豐富了我的生命,也是我生命中的老師。因為他們,我知「施」與「受」──原來,施者才是受者。
上人向來重視教育,因為好的教育是國本──可救心、救國。前提是為人父母者應善盡職責,養育和教育子女並重。教養子女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路,但凡是走過必留下痕跡。所謂「人格成,佛格也成」,具良好品性,能明辨是非,看清黑白,知事可為、不可為,或必為之分際拿捏。
上人又說,做事要發長遠心。不管環境再怎麼惡劣艱辛,都要堅持當初那份發心完成它;如果發短暫心,難怪我們生生世世輪迴永無歇止。有幸來時路遵照 上人開示全力以赴,但難免因周遭環境影響,有所疏忽難以周全,以此懺悔,返求諸己,而更精進不息。
二OO八年四月十四日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