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总会‧DRBA Logo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化老和尚讲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贤首品第十二之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老和尚讲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有胜三昧名安乐 能普救度诸群生
放大光明不思议 令其见者悉调伏    

十方诸佛菩萨,有一种殊胜的三昧(正定正受),名叫安乐三昧,能在定中到十方世界去普徧救度一切众生,令得到安定快乐。又放出不可思议的光明,普照众生,所谓「佛光普照。」凡是见到这种大光明的众生,皆被调伏,发菩提心,趣向佛道。

所放光明名善现 若有众生遇此光
必令获益不唐捐 因是得成无上智    

十方诸佛菩萨,本著因地所修的行门和愿力,而能放出一种不可思议的光明,名叫善现三昧。假设有的众生,能遇见这种大光明,一定能得到益处,不会空过,不会无所得。见到此光的众生,皆会得到无上的智慧。

彼光示现于诸佛 示法示僧示正道
亦示佛塔及形像 是故得成此光明    

在这种光中,示现十方诸佛,又示现十方诸佛所说的一切尊法,又示现十方诸佛所度的一切贤圣僧,又示现十方诸佛所教化一切众生的正法,以及诸佛的塔和诸佛的像,都在光中示现出来。因为这种缘故,所以光明更为光明,光明照耀,尽虚空徧法界。

又放光明名照耀 映蔽一切诸天光
所有暗障靡不除 普为众生作饶益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照耀三昧。这种光明能映蔽一切诸天的光,所有黑暗障碍的地方,统统灭除殆尽,普徧为众生作为饶益,受益匪浅。

此光觉悟一切众 令执灯明供养佛
以灯供养诸佛故 得成世中无上灯    

这个照耀三昧的光,照在众生身上,能令其觉悟而发菩提心,持明灯来供养诸佛。因为用油灯来供养十方诸佛的缘故,所以得到成就世间无上的智慧。因为灯代表光明,光明就是智慧。欲得智慧光明,那么,就在佛前供养香油灯。

然诸油灯及酥灯 亦然种种诸明炬
众香妙药上宝烛 以是供佛获此光     

或者燃一切油灯和酥灯,或者燃一切明炬,用这种光明来供养佛。或者用种种宝香。或者用种种妙药。或者用种种宝烛。用种种供品来供养佛,就获得这种光明来照耀,而得无量无边的智慧。

又放光明名济度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其普发大誓心 度脱欲海诸群生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济度三昧。这种光明,能把众生从生死此岸,度过烦恼中流,济登涅槃彼岸 。也就是四宏誓愿中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有无量无边那样的多,我们要发愿,度一切众生出离苦海,得到快乐。那么,所发的愿,不是在口里念念就算了事,必需要躬行实践,那才算数。我们要想一想,「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度了没有?我们是度众生,还是被众生所度?我能转境界呢?还是被境界转?自己是不是能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能有这种真正的定力吗?这些问题,时刻要反省。

这种光明,能觉悟一切众生,也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若是觉悟,才能认识烦恼,才能转烦恼成菩提。若是不觉悟,就不能转烦恼成菩提,所以要觉悟。觉悟是什么?觉悟生死的烦恼。烦恼就是无明,菩提就是智慧,修道就是破无明,求智慧。

这种光明,能令众生普发大誓心,也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发大誓愿来学佛法,才能断除烦恼,证得菩提道果。若不发大誓愿,就不能深入经藏,也不能智慧如海。

如果度脱欲海的诸群生,就能成佛,也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令没有种善根的众生,而种善根。已经种善根的众生,令其增长。已经增长善根的众生,令其成熟。已经成熟善根的众生,令其解脱。因为众生的根性不同、思想不同、所好不同,所以要观机逗教,因人说法,比较有立竿见影之效。例如小乘根器,在突然间令他们迴小向大,那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大乘根器,令他们学小乘法,也是一种困难的事。佛说一切法,是对一切众生的机缘而说。若是没有一切机,也不用一切方便法。机就是众生的心。佛针对众生的思想来说种种法。

我们众生,都在欲海中浮沉不定。在明白的时候,就浮上来,要出离欲海。在糊涂的时候,就沉下去,而不想出离欲海。所以佛菩萨要度脱欲海诸群生,早登佛道。

若能普发大誓心 度脱欲海诸群生
则能越度四瀑流 示导无忧解脱城

假设能普徧发起大誓愿的心,又想度脱所有法界一切的众生,尤其是在人欲横流中的诸群生。因为他们贪恋红尘的缘故,所以不容易出离欲海。如果能度脱欲海,便能超越四种的瀑流,而知道无忧无虑的解脱城所在处。

瀑流是譬如,意思好像瀑流那样的危险,能将人淹死。三界二十五有,就是瀑流。瀑流有四种:①欲流:欲念好像瀑流那样的厉害。②见流:就是三界的见惑,也是五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也是我相我执。这犹如瀑流,能令众生在欲海漂流,不得出离。③有流:有情众生,在三界生死欲海中流转不息,有生有灭的果报,永不停止,犹如瀑流一样。④无明流:无明是顚倒的根本。譬如,讲正法他不爱听,说邪法他反而欢喜听,这就是无明的瀑流。在欲海里漂流不定,而不能登彼岸。如果没有这些邪知邪见,就没有无明烦恼,就没有一切欲念,就没有一切执著,就能到达无忧解脱城。

于诸行路大水处 造立桥梁及船筏
毁訾有为赞寂静 是故得成此光明    

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处处志在利益众生,乃至在众人行路的地方,如大河或小溪,都建筑桥樑和船筏,普渡来往的行人。毁訾有为,就是说有为法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赞叹寂静(禅定),就是说无为法才能得到解脱,才能成就道业。因为生生世世行菩萨道的缘故,所以得到成就这种光明的力量。

又放光明名灭爱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其捨离于五欲 专思解脱妙法味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灭爱三昧。这种光明,能消灭一切的爱欲。众生所执著的,就是爱欲。因为有男贪女爱的欲,所以不能了生死。这种光明,能令众生觉悟爱是生死之根本;又能令众生捨离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又可以说是离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这五种欲,把众生支配的顚顚倒倒。如能捨离五欲,就无所执著,专思解脱法门,便得妙法之味,这境界是不可思议的,能离苦得乐,能了生脱死。

若能捨离于五欲 专思解脱妙法味
则能以佛甘露雨 普灭世间诸渴爱

假设能把五欲都捨离,而专一来修禅定法门,就能得到解脱妙法的味,就能以佛的甘露法雨,普灭世间一切的爱。这种爱,好像饥渴一样的需求,实在令人不能忍受。可是得到佛的甘露法雨所润泽之后,渐渐把爱的烦恼消除了,而出离欲海,达到清凉的境界。

惠施池井及泉流 专求无上菩提道
毁訾五欲赞禅定 是故得成此光明

仗赖灭爱三昧的光明,菩萨便行种种布施,对人人有恩惠,利益一切人。或造饮水的池和井,令行路人饮水解渴。或造泉流,令众生洗去身心的尘垢,使身心清净。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欲利益众生,欲栽培自己的功德,也为了求无上菩提道。

或者毁訾五欲,因为五欲对修道人有大害,所以要捨离它。或者称赞禅定的妙法,因为禅定是开悟最捷之径。所以要精进参禅,一分一秒也不空过。因为修布施,捨五欲的缘故,而得成就这种灭爱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欢喜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其爱慕佛菩提 发心愿证无师道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欢喜三昧。无论那类众生,得到这种光明普照,便生大欢喜心。这种光明,能令一切众生觉悟,发菩提心,又能令众生爱慕佛菩提。这个「爱」字,是爱慕的「爱」,不是前边所讲的「爱」。那是贪爱财色名食睡五欲的「爱」;这是爱慕佛法僧三宝的「爱」。爱五欲是染汚的爱,爱三宝是清净的爱。

要立志发大心,愿证无师通,也就是无师自通,不需要师父教导,自己就明白道理。这种道,是由坚诚恒三字,来勤修戒定慧,来息灭贪瞋痴,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造立如来大悲像 众相庄严坐华座
恒叹最胜诸功德 是故得成此光明    

谁想相好庄严,就要用香华来供养佛,或修寺院,或造佛像。庄严佛像,就是庄严自己的像,所以要造如来大悲像。塑造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庄严像,端坐莲华座上,又要常常赞叹诸佛殊胜的功德,因为这种缘故,才得成就欢喜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爱乐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其心乐于诸佛 及以乐法乐众僧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爱乐三昧。这种光明,能觉悟一切众生,使其反迷归,捨归邪归正,而发菩提心。这种光明,能令众生心生快乐,欢喜十方诸佛、十方尊法、十方贤圣僧。因为心生欢喜而快乐,就皈依三宝、恭敬三宝、亲近三宝、供养三宝,这是佛教徒应该具备的条件。

若常心乐于诸佛 及以乐法乐众僧
则在如来众会中 逮成无上深法忍    

假设能常常心乐于诸佛,诸佛说的法,宣扬佛法的贤圣僧;那么,就有资格参加如来一切的法会,而能见佛,又能闻法。或者亲近善知识及良友,这样便很快成就无上甚深的法忍。一切的法,都要能忍受、都要依法修行,就离佛道不太远了。

开悟众生无有量 普使念佛法僧宝
及示发心功德行 是故得成此光明

菩萨为令众生从迷梦中早日觉悟,所以开悟众生至无数无量之多。令众生明白念佛念法念僧是开悟的法门。菩萨来指示众生,如何发菩提心,如何来修道,如何行善事,如何作功德,他详详细细地说明白。如果能依法去修行,就能了生脱死,得成就爱乐三昧的光明。

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因为佛在当初曾经发愿:「若有众生,常念我的名号。此人则有成佛的机会。」所以要想成佛,必须专心念佛号,必须研究佛法,因为佛法是佛所说成佛的方法。若想明白佛法,必须亲近贤圣僧,所谓「法赖僧传」。若想亲近贤圣僧,必须皈依三宝,这样,才有机会学佛法,而成佛道。

又放光明名福聚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行种种无量施 以此愿求无上道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福聚三昧。这种光明,能将一切福聚集在一起。福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从布施而来的。能布施就有功德,有功德就有福报。这种光明,能觉悟一切众生,令众生修行种种无量布施法门,以这种布施愿求无上道,也就是成佛的道路。

设大施会无遮限 有来求者皆满足
不令其心有所乏 是故得成此光明    

设立无遮大布施的法会,无论什么都要布施,是没有限量的,愿求多少,就得多少。有求必应,都令其满足,不令其心有所缺乏的感觉。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得成福聚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具智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于一法一念中 悉解无量诸法门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具智三昧。也就是具足一切智慧光明。这种光明,能令没有觉悟的众生而能觉悟。令一切众生从明白一法,就能明白一切法。在一念之中,能知道「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道理。由一种法门,能悉解无量种法门,所谓「一通一切通」的境界。

为诸众生分别法 及以决了真实义
善说法义无亏减 是故得成此光明    

菩萨为一切众生分别诸法实相的道理,令众生明白佛法的真实义。用种种方便法,善说妙法的义理,没有亏缺减少。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说明经典大义,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得成具智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慧灯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知众生性空寂 一切诸法无所有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慧灯三昧。这种光明,能觉悟无明的众生,令一切众生知道众生性本来是不生不灭,本来具足如来智慧德相。一切诸法,本是寂灭的。所谓「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一切诸法,没有一个实体,皆是空无所有的。

演说诸法空无主 如幻如焰水中月
乃至犹如梦影像 是故得成此光明    

菩萨演说无常、苦、空、无我一切诸法,都是寂灭的,没有一个实体来主宰。一切法就是方法,也是方便法。因为众生有所执著,所以才说种种方便法门,来破众生一切执著。有为法如幻不实,如春天大地的阳燄,如水中的月光,如镜中的华影,都没有实体。又如梦中影像一样,虚无实体。菩萨苦口婆心,劝导众生不要执著有为法,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得成慧灯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名法自在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得无尽陀罗尼 悉持一切诸佛法

又放出一种光明,名叫法自在三昧。于一切诸法,得到圆融无碍的自在。这种光明,能觉悟一切不自在的众生,而使其得到自在,得到无尽的陀罗尼。陀罗尼译为总持,就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就是总持身语意三业清净,能完全修持一切诸佛的法。

恭敬供养持法者 给侍守护诸贤圣
以种种法施众生 是故得成此光明    

恭敬修持佛法的人,供养修持佛法的人。发心帮助道场做事,就是给侍;又发心守护诸贤圣僧。用种种法施予众生,令他们明白佛法的道理,能改恶向善,而发菩提心,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得成法自在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能捨 此光觉悟悭众生
令知财宝悉非常 恒乐惠施心无著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能捨三昧,也就是布施三昧这种光明,能令悭贪的众生,发布施心,觉悟一切财宝不是永远不坏的东西,因此常快乐而惠施予一切众生。但是,没有布施者,所施物,受施者三种的执著,才是真布施。所谓「为善最乐」,这种快乐是无可比的。

悭心难调而能调 解财如梦如浮云
增长惠施清净心 是故得成此光明

众生的悭贪心,是不容易调伏,可是被能捨三昧光明所照,便能转变为布施心。了解财物如梦如浮云。孔子说:「宝贵于我如浮云」,就是说富贵好像天空的浮云,没有永久性,时刻在变化。后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乃产生不强求的心理,所谓「富贵花间开露,功名瓦上霜」,要事事能知足。儒家的思想是:「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孔子又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事,吾亦为执。如无所求,从吾所好」,大意是这样的解释,富贵假若可以求的话,虽然是去当驾车那么卑劣的工作,我也愿意去做。但如果富贵不可以求得,那么,我便去做自己所喜欢的事。例如好弹琴就去弹琴,好下棋就去下棋,好写字就去写字,好画画就去画画。这就是从其所好。儒家的思想有的地方和佛教相同,但是佛教是主张慈悲,没有贪心而要布施。主张普济众生、怜悯众生、同情众生。不过,儒家是世间法,求做完人。佛教是出世法,求做觉者,也就是求有大智慧。

这种能捨三昧光明,能令众生的布施心增长,而得到清净无染的心。菩萨在因地修种种布施法门,辗转教化众生修布施法门,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得成能捨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除热 此光能觉毁禁者
普使受持清净戒 发心愿证无师道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除热三昧,也就是持戒三昧,这种光明,普照众生,能消除热苦烦恼的病。又能令毁戒的众生生觉悟心,发心守戒。凡是不严守戒律的众生,皆因为愚痴,无明太重,迷惑太深,所以就有种种的染汚而不清净。在家人要守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不饮酒。出家人,首先要守沙弥戒律:㈠不杀生、㈡不偷盗、㈢不邪婬、㈣不妄语、㈤不饮酒、㈥不著华鬘不涂香、㈦不歌舞娼伎亦不往观听、㈧不得坐高广大牀㈨不得非时食、㈩不得捉金银宝物。这十种戒律,不但沙弥要守戒,就是比丘或比丘尼也要遵守,不可毁犯。    

这种光明,能令破戒者恢复清净戒体,而严守戒律,发心愿意证得无师道,也就是佛道。你们不可按字义解释,认为无师道就是没有师父教导,就可以成就道业。这种解释,就是邪知邪见的谬论,大错而特错,相差十万八千里。修道人一定要拜师父,才能学到真正的法,也就是正知正见。如果没有善知识的指导,那就是盲修瞎练,白费功夫。到后来还是堕地狱,可是自己还不知道。所以要拜善知识为师,才能成就诸佛之道(修道人,一言一行一戒,无有不是从师尊前,学习受教而来,故简言无师道)。

劝引众生受持戒 十善业道悉清净
又令发向菩提心 是故得成此光明     

菩萨劝导接引众生受持清净戒律,能将身语意三业的十善,完全得到清净。又为令持戒的众生,发迴向心,迴小向大,迴事向理,迴因向果。又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度众生,因为修种种行门的缘故,所以得成除热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忍严 此光觉悟瞋恚者
令彼除瞋离我慢 常乐忍辱柔和法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忍严三昧,也就是忍辱三昧。以忍辱来庄严清净法身,这种光明,能觉悟一切有瞋恚心的众生,也就是有很重无明的众生。无明是造业的根,所谓「无明火、老虎神,这是前生罪孽根。」老虎本来就够厉害,牠如果成神,更加厉害!比方人一旦发起脾气来,就什么也不怕,连老虎也不怕了。发脾气就有烦恼,所以我们修道人,最要紧就是不发脾气。古人说:「千日打柴一火焚。」辛辛苦苦打了一千天的柴,被一根火柴就全都烧光了。也就是说,修行三年的功夫,一旦发了一次脾气,就把所修的功德烧尽了。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就是指无明之火,烧尽功德林。我们为什么要发脾气?就因为有无明。如何能破无明?就要修忍辱的法门。如有人来骂你、来打你、来诽谤你、来侮辱你,要无动于衷,反省这是报应。时时刻刻迴光返照,反求诸己。这样就能把无明火压下去,逐渐减少,到灰中无火的程度,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这种光明,能令有瞋恚心的众生,修忍辱波罗蜜法门,能消除瞋恚,能离开我慢。常生快乐而能忍辱,性情就变得柔和。你们看,牙齿是刚强的,舌头是柔和的;人到老的时候,牙齿掉光了,舌头仍然存在。这就是柔能剋刚的道理,所以忍辱是最上的法门。

众生暴恶难可忍 为菩提故心不动
常乐称扬忍功德 是故得成此光明

遇到暴躁而不讲道理的恶人,是很难忍受的,但是也要忍受,所谓「难忍能忍,才是真忍。」也就是忍为高,和为贵。为什么要忍?因为要证菩提的缘故,所以心不动。不动就是忍,忍就是定。禅定就是修身不动、心不动。才能得到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境界。

要常常称扬忍辱的功德,什么是功德?就是人家不能忍的你能忍,人家不能受的你能受,人家不能修的你能修,人家不能行的你能行,这就是功德。有人说:金山寺太苦啦!一天吃一餐,早上也饿,晚上也饿,真受不了。又打禅七,早晨二时三十分开始坐香,夜间十二点钟休息,实在忍受不了。这就是不能忍受的表现。如果能忍受,就得到忍辱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勇猛 此光觉悟懒惰者
令彼常于三宝中 恭敬供养无疲厌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勇猛三昧,也就是精进三昧。这种光明,能令懒惰的众生觉悟,生出勇猛精进心,勤修佛道。对三宝常起恭敬心和供养心,没有疲倦和厌烦的时候。

学佛法的人,一天要比一天精进,不可有懒惰心,也不可懈怠,更不可放逸。要时时刻刻守规矩,昼夜六时恒精进。我们今生为什么受苦?就因为前生不修行的缘故。今生再不修行,来生更要受苦,这是佛教最基本的道理,希望大家注意!赶紧修行!

若彼常于三宝中 恭敬供养无疲厌
则能超出四魔境 速成无上佛菩提

假设能常在三宝中,生恭敬心和供养心,没有疲倦的思想和行为,那么,就能超出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这四种魔障的境界,很快能成就无上的佛菩提道果。

修道人,要有慈悲心,有人我一体的思想。换言之,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人家好就是自己好,人家坏就是自己坏。希望人人得到利益,人人都能成佛。人人都要比自己强、比自己好,这才是修道人的胸怀,出家人的抱负。如果没有嫉妬障碍心,很快便会成道业。要有半点嫉妬障碍心,离佛道尚有十万八千里,所谓「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劝化众生令进策 常勤供养于三宝
法欲灭时专守护 是故得成此光明

劝导善化有疲厌的众生,令他精进、令他警策。好像在打禅七时间,如有睡觉或犯规者,一定要打香板。被打者不但没有瞋恨心,反而更加精进修行,这就是警策。所以在香板上写「警策」二字。打你是警策你,教你守规矩。无论什么人,来到道场中,都要守规矩。是龙要盘起来,是虎要卧下来,不能随随便便不守规矩。

还要常殷勤来供养三宝,发愿在末法时代,要专诚守护三宝、拥护三宝,令法不灭。佛法刚刚来到美国,怎能使佛法消灭了!所以大家要努力来守护佛法。因为这个缘故,才得成勇猛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寂静 此光能觉乱意者
令其远离贪恚痴 心不动摇而正定

又放出一种光明,名叫寂静三昧,也就是禅定三昧。禅定是对治散乱的毛病。这种光明,能令意乱情迷的众生得到觉悟,远离贪瞋痴三毒,也就是令有欲念、有无明、有脾气的众生,遇到境界的引诱,而不动心。这是得到正定的功夫,也就能转境界。

捨离一切恶知识 无义谈说杂染行
赞叹禅定阿兰若 是故得成此光明

有了正定,就能认识善知识。什么是善知识?就是没有一切执著心,没有贪心,不自私、不自利、不嫉妬、不障碍、不贡高、不我慢。一切为人著想,不但独善其身,而且兼善天下,令一切众生,皆了解佛法真实义,具足正知正见。

有了定力,就能捨离恶知识。什么是恶知识?就是自私自利,嫉妬障碍,贡高我慢的人,一切只为自己打算,而不替他人著想,有利必争,无利必让。没有道德心,也没有同情心。所知所见都是邪知邪见,令人生染汚的思想,使心不清净。

善知识不说无义的法,不谈杂染的行,更不论一切邪法;只赞叹禅定是开悟的妙法门,阿兰若(清净)是修行的好地方。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得成寂静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慧严 此光觉悟愚迷者
令其证谛解缘起 诸根智慧悉通达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慧严三昧,也就是智慧三昧,用智慧来庄严。这种光明,能觉悟一切愚痴的众生,令其证得四谛法的真理,又使其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令六根智慧互相通达无碍,这就是六根互用的境界。

若能证谛解缘起 诸根智慧悉通达
则得日灯三昧法 智慧光明成佛果    

假设能证得四谛法,了解十二因缘法,那么,六根智慧就通达无碍,就能得成日灯三昧法,来普照一切众生。有了智慧光明,不久即可成就佛的果位。

国财及己皆能捨 为菩提故求正法
闻已专勤为众说 是故得成此光明    

在没有成佛以前,要行菩萨道,将国和家的财产,和自己的身心性命,都要施捨给众生。为什么?因为求菩提正法的缘故,将自己所闻的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六度万行法,专一勤为众生演说,因为这样,而得成慧严三昧的光明。以上是放出六度三昧的大光明。

又放光明名佛慧 此光觉悟诸含识
令见无量无边佛 各各坐宝莲华上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佛慧三昧,也就是佛的智慧。这种光明,能觉悟一切众生。令其在佛慧光明普照之下,能见到无量无边诸佛,所有的诸佛,结双跏趺坐于大宝莲华之座上。

赞佛威德及解脱 说佛自在无有量
显示佛力及神通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赞叹诸佛的威德和解脱道的微妙,广说诸佛自在神力和解脱无上道,都是无量无边。在光中又显示佛的种种方便力和种种神通妙用。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得成佛慧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无畏 此光照触恐怖者
非人所持诸毒害 一切皆令疾除灭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无畏三昧。这种光明,能照触有恐怖的众生,使其没有诸毒害。这种光明,能将没有人性而害人的恶人,所持杀人的武器或害人的毒药,都很快地消除灭尽。

能于众生施无畏 遇有恼害皆劝止
拯济厄难孤穷者 以是得成此光明    

能令众生广施无畏法,遇到有人想要恼乱伤害众生时,便劝导他停止这种行为,要拯救援助孤苦、伶仃,艰难贫穷的人。因为这种缘故,才得到成就无畏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安隐 此光能照疾病者
令除一切诸苦痛 悉得正定三昧乐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安隐三昧,这种光明能照破众生一切的疾病,令其消除一切痛苦,都得到正定正受的快乐。

施以良药救众患 妙宝延命香涂体
酥油乳蜜充饮食 以是得成此光明

假使能布施种种良药,来救种种的病患,对症下药,解除痛苦,便是妙宝,可以延长寿命。或用末香涂身,或用酥油点灯,或用香蜜作饮食。这样,才能得成安隐三昧的光明。

众生的病患,就是贪瞋痴慢疑五种热毒病。用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的法药来对治,一定药到病除,所谓「对症下药。」譬如热症的病,要吃凉性的药;寒症的病,要吃热性的药。

又放光明名见佛 此光觉悟将殁者
令随忆念见如来 命终得生其净国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见佛三昧。在光中能见到十方一切诸佛。这种光明,能觉悟将要命终的众生,令其随时忆念阿弥陀佛,而念佛号。只要一心不乱念十声佛号,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

见有临终劝念佛 又示尊像令瞻敬
俾于佛所深归仰 是故得成此光明

如果见到临终的众生,劝导念佛,使他可以往生西方世界或东方世界。

有人说:「那么,我们平时不要念佛,等到临命终时,再念佛不是可以吗?」不可以的。因为「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那是来不及的。人在最后的时候,被牵肠挂肚的事所困扰,或儿女之情所留恋,就忘了念佛。所以在平时多念佛,使心清净,烦恼净尽,一切放下,无所执著。等到临命终时,心净无烦恼,一心一意求生西方,那时,定得西方三圣持金台来接引。

人在命终时,神志不清,不能念佛。或请僧人来助念,或请善知识来助念,或请道友来助念,或请亲友助念以及家人助念。这样,能令命终人生出菩提心,在一念之间,获得无量的功用,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或者在病房恭立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圣像,令临终人来瞻仰来恭敬,命终也会往生西方净土。令病人到佛所去皈依佛,恭敬礼拜,这样修行,能得到见佛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乐法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于正法常欣乐 听闻演说及书写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乐法三昧。这种光明,能觉悟一切众生,令闻正法者常生欢喜心,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境界。这种光明又能令众生欢喜佛法,无论在什么地方有人讲经说法,都设法去参加。要知听经有妙不可言的好处,听完之后,就要演说,就要书写。

法欲尽时能演说 令求法者意充满
于法爱乐勤修行 是故得成此光明

等到末法时代,能将所听到的正法,演说给众生听,或书写给众生看,令闻见的众生,得到满意的法益。对于法生起爱乐之心,勤加修行。修行要贯彻始终,不可「一曝十寒」,就是一日曝之,十日寒之,这样修行,无有是处。因为愿意闻法、演说、修行、书写等,而得成法乐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妙音 此光开悟诸菩萨
能令三界所有声 闻者皆是如来音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妙音三昧。世间一切音声,都变成妙音。在宋朝苏东坡曾经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小溪流水声,都是在演说妙音;青山一切色,都是清净的妙身,这种光明,能使一切菩萨开悟。初发菩提心的菩萨,见到这种光明,就能得到辩才无碍的智慧。这种光明,又能令三界所有一切的音声,令众生闻之,皆是如来的妙音。

以大音声称赞佛 及施铃铎诸音乐
普使世间闻佛音 是故得成此光明    

菩萨在因地修六度万行的时候,常用大音声来称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功德。和布施宝铃宝铎以及一切音乐,普徧令世间一切众生,闻到佛的妙音。因为在因地修行种种行门,所以得成妙音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名施甘露 此光开悟一切众
令捨一切放逸行 具足修习诸功德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施甘露三昧。这种光明,能开悟一切众生,能解除饥渴和烦恼,又能捨离一切放逸(不守规矩)的行为,而依教奉行。不放逸,就能精进。精进就具足修习一切功德。修道人,不能随著贪瞋痴去做顚倒的事,一定要争先恐后向佛道勇猛精进。

说有为法非安隐 无量苦恼悉充徧
恒乐称扬寂灭乐 是故得成此光明    

为众生演说有为法,说这不是安隐法。为什么?因为这种法,是虚妄不实的。例如功名富贵,都是暂时性。好像镜中花,水中月一样的虚妄不真实。不要被虚妄的功名富贵所摇动,应该认识一切的一切都是无常、苦、空、无我。所有的有为法,都有无量的苦恼。大而国,小而家,都有苦恼。人人有苦恼,例如,做官有做官的苦恼。做生意有做生意的苦恼。读书有读书的苦恼。总而言之,找不到一个人没有苦恼,所以无量苦恼悉充满。要常快乐而欢喜称赞寂灭为乐的法,这就是禅定的快乐,非人间能找到的,也无法可形容。因为称扬赞叹寂灭之乐,所以得到成就施甘露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最胜 此光开悟一切众
令于佛所普听闻 戒定智慧增上法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最胜三昧。这种光明,能开悟一切众生。令有贪心的众生,能生布施心。令有瞋心的众生,能生慈悲心。令有痴心的众生,能生智慧。这种光明,能改变众生的思想,使贪而不贪,瞋而不瞋,痴而不痴。一切都能反迷归觉,捨恶行善,它有这种的功用。令众生皆发菩提心,在佛道场中,普闻一切法,修习戒、定、慧三无漏学。这是增上法,能增长善根。

常乐称扬一切佛 胜戒胜定殊胜慧
如是为求无上道 是故得成此光明    

要恒常的快乐,称扬赞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殊胜三无漏学。什么是戒?就是止恶防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什么是定?就是不动心。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不被外物所摇动,认识本有自性。什么是慧?就是般若智慧。分别善恶,辨明是非。不为颠倒所迷,不被外境所惑。换言之,不做糊涂事,尽做明白事,这就是求无上道的方法。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得成最胜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宝严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得宝藏无穷尽 以此供养诸如来

又能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宝严三昧,这种光明能觉悟一切众生,令得宝藏没有穷尽,并用此宝藏来供养诸如来。所谓「今生富贵是何因?前生捨财装佛金。今生贫贱是何因?前生不肯济穷人。今生端正是何因?前生香灯供佛尊。今生丑陋是何因?前生汚身佛前行。今生愚痴是何因?前生奸巧欺善人。今生智慧是何因?前生印送诸经文。」这都是前因后果的报应和感招。

我曾作一首偈颂:「今生不笼鸟,来生不坐监。今生不钓鱼,来生不讨饭。」有人说:「呃!出家人托鉢乞食,原来在前生是钓鱼人。」你们要知道,出家人为什么要乞食?因为是给众生有种福田的机会,并不是因为没有饭吃而去乞食。这一点要弄清楚,不可混为一谈。

现在讲一个吝啬成性的公案:从前有位守财奴,一毛不拔,对人非常吝啬,不肯布施。他的名字叫都要。什么都要,要黄金、要白银、要鑽石、就是不要屎尿。他有四个儿子,因为他爱财的关係,所以老大叫黄金,老二叫白银、老三叫鑽石、老四叫孽障。三个儿子都受大学教育。老大获得博士学位,老二获得硕士学位,老三获得学士学位,都结婚生子,事业有所成就。唯独小四,只受小学教育,没有结婚,没有职业。为什么?因为他爸爸不喜欢他,于是受种种虐待。可是小四很孝顺,很听爸爸的话,其他三个哥哥,虽然有学问,但是不听爸爸的话。

这位「都要」先生,到年老多病时,自知病入膏肓,没有希望了。在奄奄一息的时候,觉得自己一人到冥府去太孤单,想带一个儿子去作伴。于是乎,就和大儿子商量。「黄金!我们父子的感情很好,你可愿意陪我一同去死?」大儿子一听,觉得莫名其妙,岂有此理,乃不客气的说:「你死和我有什么关係!我的荣华富贵还没有享受完,我不去!」大富翁很伤心,于是来找二儿子商量。乃对白银说:「我就要死了,你可以陪伴爸爸去死吗?」不料白银一瞪眼睛的说:「你真是老糊涂,我年纪还轻,怎能陪您老人家一起去死呢!我要快乐的活下去。」这个大富翁,唉声叹气,没有办法。心想再和鑽石商量商量,看他肯不肯同我一块去死。于是对三儿子说:「鑽石!你是爸爸最心爱的儿子(他学经济学),能不能到阴府去作爸爸的经济顾问?」老三一听,大惊失色的说:「爸爸,不可以的!我虽学经济学,但是所学尚未发挥,我想在世间再深造,得到博士学位,大展鸿图,成为世界大资本家,执世界经济市场的牛耳,对不起,现在我还不能陪您老人家,恕孩儿不孝。」大富翁很失望,自讨没趣。在一筹莫展之时、无可奈何的来问小儿子。出乎意料之外,小儿子很愿意,满口答应爸爸的要求,大富翁这时喜极而泣的说:「孽障!爸爸实在对不起你,没有让你读大学,也没有给你成家立业,爸爸对你太苛薄了。希望你要原谅爸爸的偏心。」说完就空手而去,只有孽障随他同去。所谓「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人死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唯独业障跟著走。生前作善业,就有善的业障;生前作恶业,就有恶的业障。黄金、白银、鑽石都不去,这个小孽障鬼却欢天喜地跟著去受报。

人生在世上,一切如幻如化,虚妄不实,所以一切不要太认真。太认真的话,糊涂就多。不认真,明白就多。明白多,糊涂少,就不会做出顚倒梦想的事。

我们修道人,修什么?就是修无贪瞋痴的心。不要贪五欲之乐,不要发脾气,一切要忍耐。修行人不能忍耐,没有忍辱的功夫,一切法门,无论修行到如何的程度,也不会成就,同时更会变得愚痴。

以诸种种上妙宝 奉施于佛及佛塔
亦以惠施诸贫乏 是故得成此光明    

用一切种种无上的妙宝,来供养于佛,以及建筑佛塔。又用一切宝贝来布施于贫乏人,来帮助一切穷苦人,令他们得到大利益。因为这个缘故,而得成就宝严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香严 此光能觉一切众
令其闻者悦可意 决定当成佛功德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香严三昧。这种光明,能觉悟一切的众生,令众生闻到这种香味,心生喜悦,可以称心满意,决定当成就佛的功德。

人天妙香以涂地 供养一切最胜王
亦以造塔及佛像 是故得成此光明     

人间的人,天上的人,用妙香来涂地。为什么?因为庄严其所,来供养一切最胜王,也就是佛。也造庄严的宝塔,也造庄严的佛像,来供养佛。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得到成就香严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名杂庄严 宝幢幡盖无央数
焚香散华奏众乐 城邑内外皆充满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杂庄严三昧。有宝幢、宝幡、宝盖,有不知数量之多。又焚烧种种的妙香,又散佈种种的宝华,又演奏种种的音乐,来供养于佛、来庄严于佛。在大城小邑的里边和外边,都充满这种众宝的严饰。

本以微妙妓乐音 众香妙华幢盖等
种种庄严供养佛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用种种微妙不可思议的伎乐音,种种妙香、妙华、宝幢、宝盖等,种种庄严来供养于佛。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得到成就杂庄严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严洁 令地平坦犹如掌
庄严佛塔及其处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严洁三昧。这种光明所照耀的地方,能令其地平坦如手掌,没有崎岖之处,能建筑宝塔和佛的道场,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得成严洁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大云 能起香云雨香水
以水洒塔及庭院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大云三昧。这种光明,能生起香云,而降香水的雨。用香水来洒宝塔及寺院。因为有这种功德,所以得成大云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严具 令裸形者得上服
严身妙物而为施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严具三昧。这种光明,能令裸体没有衣服的众生,得到上等的衣服。用种种庄严其身的妙物,而施予众生。因为行这种布施,所以得成严具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上味 能令飢者获美食
种种珍馔而为施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上味三昧。这种光明,能令饥渴的众生,获得美食。又用种种珍贵的饮食供养三宝,布施众生。因为这样,所以得成上味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明名大财 令贫乏者获宝藏
以无尽物施三宝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大财三昧。这种光明,能令贫乏的众生获得宝藏。用无尽的财物来供养三宝,布施众生。因为这样,所以得成大财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名眼清净 能令盲者见众色
以灯施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眼睛净三昧。这种光明,能令盲目的众生,看见种种的色相。因为然灯供养于佛及佛塔,所以得到这种大光明。

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天眼通阿那律尊者,是佛的堂弟,他出家之后,因为懒惰,所以常睡觉。有一天,佛在说法,他在呼呼大睡。所以被佛呵责:「咄咄胡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他顿生大惭愧心,发誓不睡觉。于是勇猛精进,七天七夜不睡觉,以至双目失明。虽然看不见,但因为精进,所以证得另外一隻天眼,被称为天眼第一。

我们每个人,全身有八万四千根毛孔,在每根毛孔中,都有眼睛。在手掌中也有眼睛。可惜不能睁开。为什么?因为不修行,如果能认真修行,因缘成熟,便能睁开,看见一切物。

又放光名耳清净 能令聋者悉善听
鼓乐娱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耳清净三昧。这种光明,能令聋人清清楚楚地听到一切音声,用鼓的音乐来娱兴于佛和佛的宝塔。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得到成就耳清净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名鼻清净 昔未闻香皆得闻
以香施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耳鼻清净三昧。这种光明,能令从前没有闻到香味的众生,都能闻到香味,用香来供养于佛和供养佛塔。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得到成就鼻清净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名舌清净 能以美音称赞佛
永除麤恶不善语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耳舌清净三昧。这种光明,能令美妙的音声,来称赞诸佛的功德。因为永远消除粗言恶语和不善的语业,所以得到成就舌清净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名身清净 诸根缺者令具足
以身礼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身清净三昧。这种光明,能令六根不全的众生,都能具足,没有缺陷。因为以身礼佛,或礼佛塔,有此功德,所以得成身清净三昧的光明。

又放光名意清净 令失心者得正念
修行三昧悉自在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意清净三昧。这种光明,能令发狂的众生,得到正念,不再胡思乱想或精神恍惚。因为修行正定正念,完全都自在了,所以得成意清净三昧的光明。

以上六首偈颂,是说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净。以下六首偈颂,是说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清净。在顚倒的时候,乃因为六根对六尘发生作用。在觉悟的时候,也是因为六根对六尘不起作用。换句话来说,会用六根六尘,就能觉悟;不会用六根六尘,就是迷惑。所谓「觉悟是佛,迷惑是众生。」如果不被六尘所转,而能转六尘,就是六根清净,这样就得到六根互用的境界,这种境界,真是妙不可言!眼睛能说话,耳朵能看物,鼻子能听声,其他舌身意三根也具足六根作用。怎样能有六根互用的境界,首先要令六根清净,不为六尘所转,自然就会互用。但是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有成就。

又放光名色清净 令见难思诸佛色
以众妙色庄严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色清净三昧。这种光明,能令一切众生见到不可思议诸佛的色相。用众妙色来庄严佛塔。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成就色清净三昧的光明,来教化众生。

又放光名声清净 令知声性本空寂
观声缘起如谷响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声清净三昧。这种光明,能令一切众生知道声的自性,本来是空寂的,而不要沉迷在声尘中,陶醉在靡靡之音中,应该晓得声是由因缘而生。譬如空谷传声的道理,在山谷这一边,大声念「南无阿弥陀佛」,在山谷那一边,也反应出「南无阿弥陀佛」的音声,这是音波折回的应声。因为明白这种道理,所以成就声清净三昧的光明,来教化众生。

又放光名香清净 令诸臭秽悉香洁
香水洗塔菩提树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香清净三昧。这种光明,能令一切臭秽的地方,都变成芬香而清洁。用香水来洗佛像和佛塔,来喷洒菩提树。因为有这样的功德,所以得到成就香清净三昧的光明,来教化众生。

又放光名味清净 能除一切味中毒
恒供佛僧及父母 是故得成此光明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味清净三昧。这种光明,能消除一切味中的毒素,使其变为甘露味;又甜又香,不但无毒,而有营养,食之可以开智慧。常常用上味的饮食来供养三宝和父母。因为有这种功德,所以得到成就味清净三昧的光明,来教化众生。

又放光名触清净 能令恶触皆柔软
戈鋋剑戟从空雨 皆令变作妙华鬘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触清净三昧。这种光明,能令恶触的众生,把所喜爱所执著的都放下了,那么,就得到柔软。恶触能变为杀人的利器;善触能变为柔软的香华。所以贪触尘是很危险的,如同戈矛刺身,剑戟伤身一般的厉害而痛苦。这种戈、鋋(大的箭矢)、剑、戟(枪头有叉)从空而降,好像下雨一般。可是这种光明,能令害人的兵器变化为妙华鬘。不但不能伤害人,反而作为装饰品。

古时,作战是用矛盾作武器。矛是攻,刺人的兵刄。盾是守,挡矛的工具。造矛人的心理,想把矛造得十分锐利,无论什么盾也挡不住。造盾人的心理,想把盾造得非常坚硬,无论什么矛也刺不透。造矛要杀害于人,造盾要保护于人。孟子说:「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这是说造箭的人,只怕所造的箭不够锐利,不能伤人。造盔甲的人,唯恐所造的盔甲不够坚硬,而使人受到伤害。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因为执著在触尘上。甚至男女之间,最容易发生触尘的关係。在顺境下发生情爱,在逆境下发生干戈。如果不执著触尘,一切放下,就化干戈为玉帛。

古时有个卖兵器的人,到处宣扬他所卖的矛,如何的锐利,无论什么盾也挡不住。又宣扬他所卖的盾,如何的坚硬,无论什么矛也刺不透。这时,有人问他:「用子之矛,攻子之盾;用子之盾,挡子之矛,应为如何?」其人不能自圆其说,这是「矛盾」的典故。 

以昔曾于道路中 涂香散华布衣服
迎送如来令蹈上 是故今获光如是

怎能令触尘清净?因为在往昔生中,曾经修桥建路,令行人得其方便。或在道路中,涂香、散华、布衣服,欢迎诸佛蹈其上而过。为什么?因为深恐佛的足被汚泥所染。因为有这种功德,所以得成触清净三昧的光明,来教化众生。

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为摩纳仙人的时候,专修苦行。有一天,看见然灯佛(现老比丘相)从前边走来。释迦牟尼佛见前面的道路上有泥水,恐怕老比丘的足被染汚,乃走到泥水的地方躺下来,用自己的衣服和头髮铺在泥水中,请老比丘蹈之。想不到这位老比丘,就是然灯佛,就从他的衣和髮处走过去。然灯佛便说:「善哉!善哉!尔如是,吾亦如是。」意思是:「好得很!好得好!你修苦行,我也修苦行。大家都修人所不能修的苦行。」于是给释迦牟尼佛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为释迦牟尼佛。」这是布髮染泥的公案。

又放光名法清净 能令一切诸毛孔
悉演妙法不思议 众生听者咸欣悟    

又放出一种大光明,名叫法清净三昧。这种光明,能令一切诸毛孔中,都转大法轮,演说无上妙法。这种妙法是不可思议的,所有的众生,听到这种妙法,都欣悦而开悟。

因缘所生无有生 诸佛法身非是身
法性常住如虚空 以说其义光如是

马胜比丘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因为诸法不生不灭,所以因缘所生的法,都是空寂。在中论上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故说因缘所生无有生。

诸佛的法身也是无相,不要以有相来见佛的法身。在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因为法身是无相,既然无相,怎会有身体呢?所以法身是无在无不在。故说诸佛法身非是身。

法的本性是不生不灭而常住,如同虚空一样。虽然法性如虚空,但是恒常演说妙法的道理,虚空的妙义,所以得到的光明就是这样。

如是等比光明门 如恒河沙无限数
悉从大仙毛孔出 一一作业各差别    

像前边所讲种种的比如三昧光明门,好像恒河沙数那样之多,没有一个限量之数。虽然说不完,可是都从大仙(佛)的毛孔中放出,所有一切所作的业也各有不同。

如一毛孔所放光 无量无数如恒沙
一切毛孔悉亦然 此是大仙三昧力    

譬如从一根毛孔中,所放出一切的光明,其数是无量无边,好像恒河沙数那样多。不但一根毛孔能这样放光,就是所有一切毛孔都是这样,能放出种种的光明,各不相同。这种妙境界,是佛的三昧力量所加持,令菩萨放出种种光明,来教化种种众生。

如其本行所得光 随彼宿缘同行者
今放光明故如是 此是大仙智自在

在前边所说菩萨放出种种的光明,用种种的三昧力量,来教化众生。在诸佛的毛孔中,又放出无量无边的光明,来觉悟众生。这种光明,有的众生能见到,有的众生见不到。为什么?因为有宿缘或现因的关係。故有智慧的众生能见到佛光,愚痴的众生就不能见到佛光。

宿缘有四种:①昔同业②爱其行③能随喜④但见所作。略释如下:

①昔同业:在往昔的时候,和佛在一起,作同样的工作,所以今生得见佛光。

②爱其行:佛在因地的时候,修行种种苦行。自己虽然不能修行,可是爱好而赞叹,有了这种宿缘的缘故,而能见到佛光。

③能随喜:能随喜作功德。例如有人造庙,便出钱出力,帮助造庙。有人建道场,便尽其所能,来援助完成,这才能见佛光。

④但见所作:在往昔见到诸佛菩萨在因地所修的行门时,虽然没有同业,没有爱其行,没有随喜,可是也没有反对。这样的情形,也有机会见到佛光。

现因有三种:①修广福②供多佛③求佛果。略释如下:

①修广福:就是修广大的福田,供养三宝,救济众生。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能修福田,就能见到佛光。

②供多佛:要恭敬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有此功德,也能见到佛光。

③求佛果:修道的目的,不是求人天的福报,而是为求无上的佛果。这样,也能见到佛光。

有这七种远缘近因,才能见到诸佛的光明。如果不具足这七种因缘,那是不会见到佛光。不见佛光有三种因,是那三种因呢?

①凡愚:凡庸愚痴的人,是没有机会见到佛的光明。为什么?因为没有智慧,所以不认识佛光。

②邪信外道:因为相信外道的邪知邪见谬论。这种人,是见不到佛光。

③劣解二乘:声闻和缘觉,虽然修行佛法,但是不了解佛法真实义,所以也不见佛光。

这三种人,好像无目的的盲人,不知佛光是什么的样子。我们就是这三种人之中的一份子,所以见不到佛光。要想见佛光的话,虽然没有宿缘,但修现因,也可以见到佛光。

佛现在所放的光明,有人见到,有人见不到,能见到的就因为有这种因缘,这是得到圆满大觉金仙的智慧自在,及神通妙用所表现的境界。

往昔同修于福业 及有爱乐能随喜
见其所作亦复然 彼于此光咸得见

佛在往昔时,为求无上正等正觉佛果,曾经捨身而不惜。为修福修慧,而忍人所不能忍的,让人所不能让的。因为修人所不能修的苦行,行人所不能行的功德,所以成就难成的佛果。

当时有缘的众生,受佛这种行为的感动,也同修福业,爱乐佛所修的行门,随喜赞叹佛的功德。因为有这种宿缘,所以见到佛光。这是佛自在神通的境界。

若有自修众福业 供养诸佛无央数
于佛功德常愿求 是此光明所开觉

假设有众生自修种种福业,必须先从供养诸佛开始,要供养没有数量的诸佛。不需要到十方去供养,诸佛就在面前。所谓「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假如有至诚恳切的心,来供养于佛,佛就接受你的供养。佛在那里?佛是尽虚空徧法界,无在无不在。若能诚心供养,处处都有佛,不诚心供养,那里也没有佛。

我们拜佛的时候,必须恭恭敬敬,不可东张西望,更不可敷衍了事。一边拜佛,一边打妄想,想入非非,这样怎会有感应道交呢?所以在拜佛的时候,要念这首偈颂:「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菩萨影现中。我身影现诸佛前,头面接足归命礼。」我们是能礼拜诸佛菩萨的众生,我们所礼拜是十方诸佛菩萨;这两种性都是空寂。有人说:「既然是空寂的,那么,我们就不要拜佛了!」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这是说本性是空的,但想要证得无为法,先要从有为法做起。没有证到空理的时候,不可存这种不正当的思想,要晓得真空是从妙有生出来的。虽然是性空寂,但是中间可有一种感应道交。这种感应道交很不可思议!你礼佛,佛受礼,能增加你的福慧。也就是说拜佛是感,受礼是应;这样,就是道交。我的道场,好像帝释天的如意珠,无论什么都能现出来。十方诸佛菩萨的法身,都在如意珠中现出来。我现在拜佛,我的身现于十方诸佛面前。我的头面接佛足,这是行归命礼。现在请大家注意!拜佛的时候,能专一其心,就有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的境界。

对于佛所有的功德,我们要发愿,向佛学习,成就佛所成就的功德。凡是佛所修的功德,我们都要作得到。因为能自修众福业,能供养十方无量诸佛,愿求佛功德,所以这种光明,能令开悟,遂心满愿。

譬如生盲不见日 非为无日出世间
诸有目者悉明见 各随所务修其业    

诸佛所放出的光明,照耀一切众生,可是有的众生能见到,有的众生见不到,为什么?因为有智慧的众生,才能见到佛光;没有智慧的众生,就见不到佛光。好像盲人,一出生就没有眼睛,根本没有见过太阳,并不是没有太阳出现在世间,一切有眼睛的人都能见到太阳的光明。这是各随各的所修福业,而能见到佛光。

大士光明亦如是 有智慧者皆悉见
凡夫邪信劣解人 于此光明莫能覩    

菩萨所放的光明,也和太阳光一样。有大善根大智慧的人,都能见到这种光明。所有愚痴的凡夫、邪信的外道、劣解的二乘人(他们虽然证果,可是智慧还不够。所以「有眼不见卢舍那,有耳不闻圆顿教」),这三种人,是见不到这种光明。

摩尼宫殿及辇乘 妙宝灵香以涂莹
有福德者自然备 非无德者所能处    

用摩尼宝所造的宫殿,所做的辇乘,都用妙宝和灵香来庄严来涂萤。这种宫殿和辇乘,有福德的人,自然而备。但绝不是无德行人所能居住的屋和所能乘的车。

大士光明亦如是 有深智者咸照触
邪信劣解凡愚人 无有能见此光明    

菩萨所放的光明,也是这样,能照触有大智慧的人。凡是邪信外道的人,信邪不信正,知见不正当,既自私又自利,没有正知正见,完全是邪知邪见。劣解的二乘人,也就是声闻缘觉,他们没有真正了解佛法。凡夫的愚痴人,也没有智慧,不明白佛法。这三种人,是不会见到这种光明。

若有闻此光差别 能生清净深信解
永断一切诸疑网 速成无上功德幢    

假设有人能见到这种光明,有种种不同的差别,而能生出清净的深信解,就能永远断绝一切疑惑网。如有怀疑心,就和佛法不相应,没有怀疑心,就很快成就无上佛果的功德幢。

有胜三昧能出现 眷属庄严皆自在
一切十方诸国土 佛子众会无伦匹    

有殊胜三昧的光明出现,照耀所有的眷属,都庄严自在。在十方一切诸佛国土中,佛的弟子,在佛的法会中没有可比拟的,这种功德是无量无边。

有妙莲华光庄严 量等三千大千界
其身端坐悉充满 是此三昧神通力    

有一朵大妙莲华,放出种种光明来庄严,这朵妙莲华有多大?有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大,佛端坐在大宝莲华上边,结双跏趺坐,是由于这三昧神通的力量。

复有十刹微尘数 妙好莲华所围绕
诸佛子众于中坐 住此三昧威神力     

又有十个佛刹微尘数那样多的妙莲华,围绕著这朵大宝莲华的四周。所有佛的弟子,都端坐在这些莲华之上,住在这种三昧光明大威神力的里边。

宿世成就善因缘 具足修行佛功德
此等众生绕菩萨 悉共合掌观无厌    

在前生所成就的善因缘,已经具足修行圆满佛功德。这样的众生,围绕著放光的菩萨,全体合掌来观仰菩萨,没有疲倦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在往昔时,供养一切诸佛,向佛献华。曾用一条腿站在佛前,表示恭敬之意,站了七天七夜而不疲倦。

譬如明月在星中 菩萨处众亦复然
大士所行法如是 入此三昧威神力    

好像虚空中的明月,在繁星之中,菩萨在大会海众中,也是这样。菩萨所修行的法,也是这样,入到这种三昧光明大威神力的里边。

如于一方所示现 诸佛子众共围绕
一切方中悉如是 住此三昧威神力     

佛在一方所示现,所有的佛子,都来共同围绕于佛,不但一方是这样,十方世界也都是这样,都住在这种圆融无碍三昧光明大威神力的里边。

有胜三昧名方网 菩萨住此广开示
一切方中普现身 或现入定或从出    

有殊胜的三昧,名叫方网,所有的菩萨,都住在方网三昧中,广大的开示一切众生,令其觉悟。在十方世界中,菩萨都去现身,演说妙法,或者现入定的相,或者现出定的相,用种种三昧来教化十方众生。

或于东方入正定 而于西方从定出
或于西方入正定 而于东方从定出

修习禅定的功夫,最初得到轻安的境界,什么是轻安?就是觉得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心无贪瞋痴,把所有一切都停止了,例如脉搏停止了,心脏停止了,意念也停止了。这时候,好像拾得一把钥匙,把锁门的锁孔打开了。门被打开之后,智慧就现前,这种轻安的境界,只是将要入定前的方便程度而已,也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没有发生前的中道理体。

中道就是真空,也是妙有,能与真空和合,就会生出妙有;能与妙有和合,也就是真空,这时候,不落于空,也不落于有,所谓「不落二边。」在儒家说:「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表里精细无不到,而吾心知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有一天,豁然间而开悟,一切事理都贯通了。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贯什么?贯通这个理,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把所有的道理都能明白,那么,在万物的外表内里,精细粗糙的道理都洞悉无馀了。我们的心,知全体大用,没有不明白的。这就是禅定的一种功夫。

我记得在十六岁时,曾经作一首偈颂:「事欲求精,须用苦功,功夫既到,默然心通。」无论是什么事情,要想精通,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夫,不要贪求享受。不要怕苦,不要怕难,要把功夫作到家,在默默中自然而然就懂了,这是修禅很要紧的几句话。

有位菩萨或者在东方坐禅而入正定,可是这位菩萨在西方而从定出。从前在东北时,有几位同参,大家在一起打禅七,把门锁上。在外边有送饭送水,其中有一位同参,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就出去了,到四十里以外的地方去。这就是在东方入定,在西方出定的境界,自己的心要是入定,就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或者有菩萨在西方而入正定,可是在东方而从定出。这就是「无入而不自得焉。」遂心所欲,变化无穷,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境界。入定是妙不可言,出定也是妙不可言。所以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在定中都可以去一切处,这就是方网三昧。没有一个方,也没有一个不方,随心变化,感应道交。

或于馀方入正定 而于馀方从定出
如是入出徧十方 是名菩萨三昧力     

或者在其馀方入正定,又在其馀方而从定出。像这样入定出定不可思议的境界,徧满十方。因为这是菩萨的方网三昧力量,所以才能有这样的境界。

尽于东方诸国土 所有如来无数量
悉现其前普亲近    住于三昧寂不动     

在东方有无量恒河沙数那样多的诸佛国土,在每一个佛国土中,便有一位佛,所以佛的数量,也是无量恒河沙数那样多。菩萨在定中,悉现诸佛面前,普徧来东方亲近一切无量诸佛,但还是坐在那里入定,住在三昧中,本位寂然不动,这种境界,真是不可思议!

而于西方诸世界 一切诸佛如来所
皆现从于三昧起 广修无量诸供养     

就在西方所有一切的世界,一切诸佛的道场中,菩萨皆示现从三昧出定,广修供养诸佛、供养诸法、供养诸僧。

尽于西方诸国土 所有如来无数量
悉现其前普亲近 住于三昧寂不动     

菩萨能尽在西方一切诸佛国土,所有佛也是无数无量,也能现于诸佛道场前边,来亲近诸佛、供养诸佛。虽然如此,菩萨仍是住在三昧中,寂然不动。

而于东方诸世界 一切诸佛如来所
皆现从于三昧起 广修无量诸供养

就在东方所有一切诸佛世界,一切诸佛道场里,菩萨皆现出从三昧中出定,广修供养,供养无数无量三宝。

如是十方诸世界 菩萨悉入无有馀
或现三昧寂不动 或现恭敬供养佛    

在这样的十方世界,都是循环无端的互相供养,菩萨在入定中,供养诸佛,在出定中,也是供养诸佛,所以说菩萨悉入无有馀。或者现出三昧而寂然不动的样子。或者现出恭敬诸佛、供养诸佛的礼仪。

于眼根中入正定 于色尘中从定出
示现色性不思议 一切天人莫能知

有定力的人,能转境界,而不为境界所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门头,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境界,在中间又能生出六识,可是这六识有分别作用,而能作乱造反。但是帮助修道人,行菩萨道,证菩提果,也是这六根和六尘的作用。

菩萨修方网三昧法,在眼根中入正定,不被色尘所转。所谓「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的境界。又是「见事省事出世间,见事迷事堕沉沦」的境界。不被眼根所转,不被色尘所转,这就是在眼根中入正定,在色尘中从定出来,入定出定,不被境界所转,常在坚固定中,没有不定时。能示现色性,有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诸天人和世间人,都不能知道色尘的所以然处。

于色尘中入正定 于眼起定心不乱
说眼无生无有起 性空寂灭无所作    

在色尘中从定出来,又能在色尘中入正定。这是根尘无碍,互相圆融,所以能在眼根出正定,而心不杂乱。也就是不被境界转,而能转境界,说眼根本来是无所生,也无有起灭,因为性空寂灭,所以没有作用。

于耳根中入正定 于声尘中从定出
分别一切语言音 诸天世人莫能知    

菩萨能在耳根中入正定,又能在声尘中从定出来,能分别一切语言的音声,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所有诸天人和世间人,都不能知道声尘的所以然处。

于声尘中入正定 于耳起定心不乱
说耳无生无有起 性空寂灭无所作    

从声尘中入正定,在耳根中出正定,而心不离乱,还在定中。说耳根本来无所生,也无有起灭,因为性空寂灭,所以没有作用。

于鼻根中入正定 于香尘中从定出
普得一切上妙香 诸天世人莫能知     

菩萨能在鼻根中入正定,又能在香尘中从定出来,普徧得到一切无上的妙香,所有诸天人和世间人,都不能知道香尘的所以然处。

于香尘中入正定 于鼻起定心不乱
说鼻无生无有起 性空寂灭无所作    

在香尘中入正定,在鼻根中出正定,而心不杂乱,还在定中。说鼻根本来是无所生,也没有起灭,因为性空寂灭,所以没有作用。

于舌根中入正定 于味尘中从定出
普得一切诸上味 诸天世人莫能知    

菩萨能在舌根中入正定,又能在味尘中从定出来,普徧得到一切无上的妙味,所有诸天人和世间人,都不能知道味尘的所以然处。

于味尘中入正定 于舌起定心不乱
说舌无生无有起 性空寂灭无所作    

在味尘中入正定,在舌根中出正定,而心不杂乱,还在定中。说舌根本来是无所生,也没有起灭,因为性空寂灭,所以没有作用。

于身根中入正定 于触尘中从定出
善能分别一切触 诸天世人莫能知     

菩萨能在身根中入正定,又能在触尘中从定出来,善能分别一切触性,所有诸天人和世间人,都不能知道触尘的所以然处。

于触尘中入正定 于身起定心不乱
说身无生无有起 性空寂灭无所作    

在触尘中入正定,在身根中出正定,而心不杂乱,还在定中。说身本来是无所生,也没有起灭,因为性空寂灭,所以没有作用。

于意根中入正定 于法尘中从定出
分别一切诸法相 诸天世人莫能知     

菩萨能在意根中入正定,又能在法尘中从定出来,能分别一切诸法相,所有诸天人和世间人,都不能知道法尘的所以然处。

于法尘中入正定 从意起定心不乱
说意无生无有起 性空寂灭无所作

在法尘中入正定,在意根中出正定,而心不杂乱,还在定中。说意根本来是无所生,也没有起灭,因为性空寂灭,所以没有作用。

以上是说诸根诸尘无所障碍,互相圆融。入三昧正定,依报无碍,正报无碍,依正二报,互相无碍的境界。

童子身中入正定 壮年身中从定出
壮年身中入正定 老年身中从定出     

菩萨能在一切处入正定、一切时入正定、一切境界入正定,这是彼此无碍,互相圆融的境界,所谓「一入一切入,一切入一入。」在童男身或童女身入正定,在壮年身中从定出来。在壮年身中入正定,在老年身中从定出来。这是彼此无碍,人我无碍,依正无碍的境界。

老年身中入正定 善女身中从定出
善女身中入正定 善男身中从定出    

菩萨在老年身中入正定,在善女身中从定出来。在善女身中入正定,在善男身中从定出来。

善男身中入正定 比丘尼身从定出
比丘尼身入正定 比丘身中从定出     

菩萨在善男身中入正定,在比丘尼身中从定出来。在比丘尼身中入正定,在比丘身中从定出来。

比丘身中入正定 学无学身从定出
学无学身入正定 辟支佛身从定出

菩萨在比丘身中入正定,在有学无学身中从定出来。在有学无学身中入正定,在辟支佛身中从定出来。

阿罗汉分为四个果位:初果罗汉为见道位,二果和三果罗汉为证道位,以上是有学位,四果罗汉是无学位。有学位,就是还有所学、有所修。无学位,就是无所学、无所修。这时候,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辟支佛译为缘觉,有佛出世,而悟道者,为缘觉,因为修十二因缘法而觉悟的。无佛出世而悟道者,为独觉,因为在深山穹谷中,自己修行,「春观百花开,秋覩黄叶落」,观察生生灭灭,一切都是无常,而觉悟的。

辟支佛身入正定 现如来身从定出
于如来身入正定 诸天身中从定出    

菩萨在辟支佛身中入正定,现出如来身从定出来。在佛身中入正定,在诸天身中从定出来。这种境界,不是诸天和凡夫所能明白的。

诸天身中入正定 大龙身中从定出
大龙身中入正定 夜叉身中从定出    

菩萨在诸天身中入正定,在大龙身中从定出来。大龙身中入正定,在夜叉身中从定出来,天龙和夜叉是互相无碍、互相圆融,这种境界是微妙不可思议的。

夜叉身中入正定 鬼神身中从定出
鬼神身中入正定 一毛孔中从定出    

菩萨在夜叉身中入正定,在鬼神身中从定出来。在鬼神身中入正定,在一根毛孔中从定出来。

一毛孔中入正定 一切毛孔从定出
一切毛孔入正定 一毛端头从定出     

菩萨在一根毛孔中入正定,能在一切毛孔中从定出来。在一切毛孔中入正定,能在一毛端头从定出来。这是「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的境界。

一毛端头入正定 一微尘中从定出
一微尘中入正定 一切尘中从定出    

菩萨在一毛端头入正定,在一粒微尘中从定出来。在一粒微尘中入正定,在一切微尘中从定出来。这是依正二报无碍的境界。一毛端是正报,一微尘是依报。

一切尘中入正定 金刚地中从定出
金刚地中入正定 摩尼树上从定出    

菩萨在一切微尘中入正定,在金刚地中从定出来。在金刚地中入正定,在摩尼宝树上从定出来。

摩尼树上入正定 佛光明中从定出
佛光明中入正定 于河海中从定出

菩萨在摩尼宝树上入正定,在佛光明中从定出来。在佛光明中入正定,在河海中从定出来。

于河海中入正定 于火大中从定出
于火大中入正定 于风起定心不乱

菩萨在河海中入正定,在火大中从定出来。在火大中入正定,在风大中出正定,而心不杂乱,如如不动,了了常明。

于风大中入正定 于地大中从定出
于地大中入正定 于天宫殿从定出     

菩萨在风大中入正定,在地大中从定出来。在地大中入正定,在天宫殿从定出来。

于天宫殿入正定 于空起定心不乱

菩萨在天宫中入正定,在空出正定,而心不杂乱,这都是依正二报互相无碍的境界。

是名无量功德者 三昧自在难思议
十方一切诸如来 于无量劫说不尽    

这都是作无量功德而成就的三昧。这些三昧,都是自在无碍,不可思议的境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共同演说此法,在无量劫中也说不尽。

一切如来咸共说 众生业报难思议
诸龙变化佛自在 菩萨神力亦难思

十方一切诸佛,都说这种法,众生的因果业报是不可思议的。诸龙的变化有佛神通的自在力,菩萨的神通力,也是不可思议的。

龙有神通力,能变化大身,徧满虚空;能变化小身,如一粒微尘。忽现忽隐,变化无穷。龙在因地时,修行是「乘急戒缓。」很急切修大乘法,非常精进,而求得神通。但因为不注意戒律,不认真严守戒律,所以堕落畜生道,作为龙身。

欲以譬喩而显示 终无有喩能喩此
然诸智慧聪达人 因于譬故解其义     

这两种神力,想用譬喩来显示说明白,始终没有那个譬喩能来譬喩这种神通变化的境界。可是有智慧聪明通达的人,因为用譬喩的缘故,所以能了解这种义理。

声闻心住八解脱 所有变现皆自在
能以一身现多身 复以多身为一身

声闻执著八解脱,就是解脱其繫缚的八种禅定,所有变化示现也很自在,能用一身而现出多身,又能将多身变为一身。千变万化,不能穷尽,这种境界不可思议。

八解脱:①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②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③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④空无边处解脱⑤识无边处解脱⑥无所有处解脱⑦非想非非想处解脱⑧灭受想定身作证具住。

于虚空中入火定 行住坐卧悉在空
身上出水身下火 身上出火身下水     

罗汉在虚空中能入火定,行住坐卧都在虚空中,现出十八变。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或者身上出火,身下出水。这种变化,真是不可思议!

如是皆于一念中 种种自在无边量
彼不具足大慈悲 不为众生求佛道     

像这样十八变的神通,在一念之中,都能现出来。而有种种自在神通力,无量无边那样的多。因为罗汉不具足大慈悲心,他们是自了汉,只知道为自己求解脱,不肯为众生说求佛道的法。

尚能现此难思事 况大饶益自在力

罗汉尚且能现出这种难思议的境界,何况发大菩提心,而来饶益一切众生的菩萨,更有大自在神通的力量,更是不可思议。

譬如日月游虚空 影像普徧于十方
泉池陂泽器中水 众宝河海靡不现     

菩萨时时刻刻发大悲心,利益众生。好像日月在虚空,它的影像,能普徧于十方世界。凡是有泉、池、陂(蓄水的地方)、泽、器等,有水的地方,或在众宝中,或在河海中,都能现出日月的影像,所谓「千潭有水千潭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总而言之,什么地方有水,就现出日月的影像,没有不现的情形。我们的心若是清净,佛菩萨的影像也会现出来。

菩萨色像亦复然 十方普现不思议
此皆三昧自在法 唯有如来能证了     

菩萨的色像,和日月的影光一样,在十方世界中,能普徧现出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就是菩萨所得到的三昧自在法。诸天和凡夫是不能晓得这种境界,唯有佛才能证知了解这种境界。

如净水中四兵像 各各别异无交杂
剑戟弧矢类甚多 铠冑车舆非一种    

好像在净水中,显现出象、马、车、兵四种的影像。虽然各有不相同的形相,但是清清楚楚,没有夹杂。这四种兵,有的手持宝剑,有的手持方天化戟,有的手持弓箭,有的手持矛盾,种类甚多,而不相同。有的身穿铠甲,头戴钢盔,这是保护身体。有的站立在战车上,一车有四兵卒,面向四方,抵抗敌人。远者用箭射,近者用剑刺。在弔古战场文说:「白刃交兮宝刀折,两军触兮生死决。」这是形容战争的残酷。

随其所有相差别 莫不皆于水中现
而水本自无分别 菩萨三昧亦如是    

这四种兵像,随其所有相形,而有差别,无不是都在水中现出来。可是在水的本体是没有分别的。因为水是无心,所以不分别这是像兵,那是马兵等,菩萨所现的三昧,也是这种道理。

海中有神名善音 其音普顺海众生
所有语言皆辩了 令彼一切悉欢悦     

在大海中有位海神,名叫善音,他的音声,能普徧随顺海里的众生。像大海那样多的众生,所有的音声语言,他都能辨别清楚,而能了解其意。令一切众生,都生出欢悦之心。

彼神具有贪恚痴 犹能善解一切音
况复总持自在力 而不能令众欢喜     

这位海神,并没有断尽贪瞋痴的心,尚且还能了解一切音声和语言。何况有总持自在神通力的菩萨,怎能不令一切众生生出欢喜心呢?行菩萨道的菩萨,处处都令众生欢喜。

有一妇人名辩才 父母求天而得生
若有离恶乐真实 入彼身中生妙辩

有一位妇人,名叫辩才。她善于辩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辩才无碍的天才。不但她自己善于辩论,而且也教他人也能辩才无碍。她的父母,乃是乞求梵天而生出她的。

假设有人想要离开三恶道,欢喜乐求真实法者,向她学习,一定能生出微妙的辩才。也就是令愚痴的人,会生出智慧。这就是说法利生,令众生得利益。

彼有贪欲瞋恚痴 犹能随行与辩才
何况菩萨具智慧 而不能与众生益     

这位辩才妇人,她是普通的凡夫,而非圣人。根本没有断除贪欲、瞋恚、愚痴;她还有贪欲之念,恨人之心,无明之火,可是她有辩才无碍的本领。谁能随她同行,或接近她,谁就得到她所传授辩才无碍的法。何况行菩萨道的菩萨?一切都是利益众生;菩萨已经断了贪瞋痴,又具足大智慧、大悲心,怎能不给众生利益呢?菩萨一定会给众生利益,菩萨是为人不为己,一切为众生著想,没有半点的企图。

譬如幻师知幻法 能现种种无量事
须臾示作日月岁 城邑丰饶大安乐     

譬如魔术师,他善知道魔术的法,虽然虚妄不实,可是一般人见之,却信以为实。这位魔术师能变化出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能使一刹那间变为很长的时间。例如,他用催眠术,令你睡觉,就在一两秒钟的时间,你觉得已过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像在梦中,发大财,富有四海,得到大安乐。

幻师具有贪恚痴 犹能幻力悦世间
况复禅定解脱力 而不能令众欢喜     

这位幻术师,他是凡夫,仍有贪瞋痴三毒的心。可是他尚能用幻术的力量,来令世间人生欢喜心。何况菩萨又有禅定解脱的力量,怎能不令众生生欢喜心呢?行菩萨道的菩萨,处处为利益众生,一定会令众生得到欢喜。

天阿修罗斗战时 修罗败衂而退走
兵仗车舆及徒旅 一时窜匿莫得见

阿修罗有四种生:化生是天界的阿修罗;胎生是人间的阿修罗;卵生是畜生的阿修罗;湿生是饿鬼的阿修罗。阿修罗有时属于三善道(天、人、阿修罗),有时属于四恶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六道之中,处处都有阿修罗的存在。

什么是阿修罗?一言以蔽之,凡是爱好斗争者,就是阿修罗。好像军队中的官兵,常常作战,这是善性阿修罗。好像强盗中的土匪,用暴力去抢夺人家的财物,这是恶性的阿修罗。在天上的阿修罗,常和帝释天斗争。为什么?因为阿修罗王欲统理诸天(三十三天),所以想推翻帝释天,取而代之,来作天主。可是多数是失败而退走。阿修罗能将所有的兵器,如车与辇等,以及一切军旅,在一时之间,隐藏起来,窜匿无踪,使帝释天无法能找得到。

彼有贪欲瞋恚痴 尚能变化不思议
况住神通无畏法 云何不能现自在     

天上的阿修罗,还有贪瞋痴的心,没有完全断除;虽然生到天上,还有斗争心。他们尚且还有变化不可思议的境界,何况住在神通无所畏法的菩萨,怎能说他们不能现出自在神通呢?菩萨一定会现出自在神通妙用的力量。

释提桓因有象王 彼知天主欲行时
自化作头三十三 一一六牙皆具足     

释提桓因,就是帝释天。他有一隻大象王。牠虽然是象,可是有神通,能知释提桓因想到什么地方去,这时候,便自动来到其面前。这隻象王,能变化作三十二个头,每个头有六牙,都具足无缺。

一一牙上七池水 清净香洁湛然满
一一清净池水中 各七莲华妙严饰    

在象头每一颗牙上,都有七个大池水。其水清净而香洁,其味芬芳,湛然而满。在每个清净池中的水,各有七朵大宝莲华,来庄严修饰这个宝池。

彼诸严饰莲华上 各各有七天玉女
悉善技艺奏众乐 而与帝释相娱乐    

在池水中诸庄严修饰的妙莲华,在每朵莲华的上面,都有七个天上的玉女,在那莲华上表演种种技艺,或演奏种种音乐,来和帝释天共同娱乐,令帝释天生欢喜心。

彼象或复捨本形 自化其身同诸天
威仪进止悉齐等 有此变现神通力    

这隻象王,或者又捨本来的形相,自化其身,和诸天一样,威仪进止,也和诸天相等。牠有这种变化神通的力量。

彼有贪欲瞋恚痴 尚能现此诸神通
何况具足方便智 而于诸定不自在    

这隻象王,牠也有贪欲瞋恚愚痴,尚且能现出这种神通变化,何况具足方便智的菩萨,怎能在诸定中不自在呢?一定会得到游戏三昧,一切都在自在之中。

如阿修罗变化身 蹈金刚际海中立
海水至深仅其半 首共须弥正齐等     

阿修罗也有神通。所变化的身体,脚能蹈在金刚际海中而站立;海水虽深,仅到他的半身。他的头与须弥山相齐,一样的高。

彼有贪欲瞋恚痴 尚能现此大神通
况伏魔怨照世灯 而无自在威神力    

阿修罗的贪瞋痴完全没有破除,又有很重的婬欲心。因为往昔修大乘法,所以有大神通。何况能降伏一切天魔外道,又能消除一切怨仇,而能成为照耀世间的明灯,令黑暗的世界现出光明的菩萨,那能没有自在大威神力呢?他们一定会有这种大威神力的。

天阿修罗共战时 帝释神力难思议
随阿修罗军众数 现身等彼而与敌

帝释天和阿修罗作战的时候,帝释天的神通力量是不可思议的。随著阿修罗军队的数量有多少,他就是现出多少身来和阿修罗军队作战,最后将阿修罗兵战败,弃甲而逃。 阿修罗为什么常和帝释天作战?因为帝释天在往昔时,想把反对他的人,完全消灭,所以常与人斗争,因此之故,就有阿修罗来找他的麻烦,来斗争他。他在往昔修种种功德,所以有神通,他认为冤仇宜解不宜结,是和平的真谛,因此他和阿修罗王女儿结婚。这样,就能化干戈为玉帛,所以古时,皇帝都是採取和亲政策。

诸阿修罗发是念 释提桓因来向我
必取我身五种缚 由是彼众悉忧悴

有很多的阿修罗,生出这种的念头:释提桓因向我来作战,一定要勇猛作战,如果战败,释提桓因必取我身上的五种缚,那么,就是贪瞋痴慢疑五种基本烦恼的绳子被解开了。因为阿修罗就是用这五种力量来作战,如果没有这五种缚,那么,就没有力量来作战,所以他们不愿意解脱。

又有一个讲法,战败者必定投降,那么,战胜的释提桓因必令我们受五戒,就是杀盗婬妄酒,这样以来,就被五戒的绳子所缚,而不得自由,因为这种关係,所以要作战到底;否则,就失去不守规矩的自由。如果犯戒,要受惩罚。所以阿修罗众,都忧心如焚,面目憔悴。

帝释现身有千眼 手持金刚出火燄
被甲持杖极威严 修罗望见咸退伏    

帝释天和阿修罗兵战争时,现出千眼的形相身,手持金刚宝杵,在宝杵放出火燄,身披铠甲,头戴钢盔,而持军杖,极有威严。阿修罗兵一见帝释天这种大威武的法相,就生出畏惧心,临阵脱逃,而被降伏了。

彼以微小福德力 犹能摧破大怨敌
何况救度一切者 具足功德不自在     

释提桓因的福德力很微小,可是也能摧破最大敌人阿修罗的侵犯。何况能救度一切众生的菩萨,已具足圆满所有的功德,怎能得不到自在三昧呢?菩萨的功德是最伟大的,一定会得到大自在。

忉利天中有天鼓 从天业报而生得
知诸天众放逸时 空中自然出此音    

忉利天译为三十三天。在东方有八天,在南方有八天,在西方有八天,在北方有八天,在中央有一天,合计为三十三天,在三十三天中有一个无形无相的天鼓,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这是天人的业报所感,才生出这个天鼓。天人常在禅定中,时时是静而无杂念,如有放逸时,天鼓便不击自鸣,从虚空中自然发生警告的音声,而说:「修行人,不可有妄想!」

一切五欲悉无常 如水聚沫性虚伪
诸有如梦如阳燄 亦如浮云水中月    

所有一切财色名食睡的五欲,都是无常的,好像水上所积聚的泡沫一样,都是虚伪不实的东西,根本没有实体。一切有为法,好像梦幻泡影,又好像大地的阳燄,也好像空中的浮云,又好像水中的月亮;都是虚妄的,不可贪恋。

放逸为怨为苦恼 非甘露道生死径
若有作诸放逸行 入于死灭大鱼口    

放逸就是不守规矩。修行人,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都要守规矩。例如,打坐时,必定要端然正坐。或向前俯,或向后仰,都是放逸。不能摄收身心,妄想重重,也是放逸。所以普贤菩萨说:「但念无常,愼勿放逸。」放逸就是怨贼,也是苦恼根,这不是修甘露的道场,也不是修生死的途径。换言之,不是了生脱死甘露法门的道场,假设有人作种种放逸的行为,将来会被海中大鱼所吞,或被无常鬼所擒。

世间所有众苦本 一切圣人皆厌患
五欲功德灭坏性 汝应爱乐真实法     

从天鼓所发出的音声,是演说世间所有一切的根本,就是由五欲(也可以说是色声香味触五尘)而生出来。所以一切圣人(证得道业者),都不欢喜五欲之乐,而生厌离。五欲是功德的灭坏性。一有点功德,就被它破坏了,你们大家要注意!应该爱乐真实的法,不要贪求五欲之乐。

三十三天闻此音 悉共来升善法堂
帝释为说微妙法 咸令顺寂除贪爱

在三十三天的天众,听到天鼓自然说法的音声,大家便自动都来到释提桓因说法的道场——善法堂,聆听帝释天演说甚深微妙法,使令诸天众都依法修行,除去贪爱之欲。

彼音无形不可见 犹能利益诸天众
况随心乐现色身 而不济度诸群生

诸天众虽然能听见天鼓自然发出的音声,可是看不见天鼓的形相。天鼓犹能利益诸天众,何况能随其心乐而现色身的菩萨,岂能不救济度脱诸群生呢?那些行菩萨道的菩萨,一定会发大慈大悲的心,来普度众生、广济众生,绝对没有问题。菩萨的工作,就是救众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令众生得到常乐我净的涅槃四德。

天阿修罗共斗时 诸天福德殊胜力
天鼓出音告其众 汝等宜应勿忧怖     

好勇斗狠的阿修罗,常和帝释天斗争,正在作战时,因为诸天有殊胜的福德力,所以天鼓便发出一种自然的音声,告诉诸天众说:「你们大家,要沉著应战,不要生忧怖心,你们一定会胜利的,阿修罗一定会失败的。」天鼓常常给天兵天将打气加油,令他们勇敢作战,而得到最后胜利。

诸天闻此所告音 悉除忧畏增益力
时阿修罗心震惧 所将兵众咸退走     

一切诸天众,听见天鼓所说的音声,便解除忧畏心,而增强作战的力量,勇气百倍,向前杀敌。这时,阿修罗兵听到天鼓声,反而受震惊,而生出恐惧心,所有的阿修罗将兵众,统统退缩而逃。所谓「弃甲曳兵」,也就是丢盔掉甲,战败而逃走。

甘露妙定如天鼓 恒出降魔寂静音
大悲哀愍救一切 普使众生灭烦恼

修甘露妙定的菩萨,好像天鼓一样,恒常放出降魔的寂静音声。有大悲心的菩萨,有哀愍救护众生心,能普徧令所有的众生,完全把无明烦恼消灭除尽,身心清净。

在经文上,处处教我们断烦恼,可是我们处处找烦恼,正和经义恰好相反,背道而驰,越跑离家越远,不知回头,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什么时候知道回头,就到返本还原的境界,也就是童真入道,证果在望。年老修道,是可望而不可即。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差不多是这种情形,所以古人说:「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

帝释普应诸天女 九十有二那由他
令彼各各心自谓 天王独与我娱乐    

帝释天普徧应诸天女的要求,和她们在一起娱乐。天女有多少?有九十二那由他那样之多。帝释天有神通力,由一身变化九十二那由他身,令那些天女各各在心中这样的想:帝释天单独和我一人共同娱乐。

如天女中身普应 善法堂内亦如是
能于一念现神通 悉至其前为说法     

帝释天应现九十二那由他身,和九十二那由他天女在一起娱乐,令她们生欢喜心,帝释天在善法堂演说妙法,也像这样,能令一切众生感觉只为他一人说法,而生喜悦心。帝释天能在一念之中,现出大神通,变化无量身,到所有天人面前,为他说妙法。

帝释具有贪恚痴 能令眷属悉欢喜
况大方便神通力 而不能令一切悦     

帝释天尚具足贪欲、瞋恚、愚痴的心,可是他能令所有天女眷属都生欢喜,何况有大方便大神通力量的菩萨,怎能不会令一切众生都欢悦呢?菩萨有慈悲心肠,一定能令众生得到快乐。

他化自在六天王 于欲界中得自在
以业惑苦为罥网 繫缚一切诸凡夫    

他化自在天王,是住在欲界天顶,也就是第六层天。他在欲界中得到自在,可是他的思想不清净,有婬欲的念头。他利用众生起惑造业受报这种业惑苦的因果,来作为罥网。把一切愚痴的凡夫,统统繫缚在生死网中,而不得解脱。

彼有贪欲瞋恚痴 犹于众生得自在
况具十种自在力 而不能令众同行    

他化自在天王,他不但有婬欲心,而且还有三毒心,可是他却有神通,能把凡夫网在业惑苦的网中。何况具足十种自在力的菩萨,怎能不令一切众生同他在一起修行呢?一定会的!

三千世界大梵王 一切梵天所住处
悉能现身于彼坐 演畅微妙梵音声     

管理三千大千世界的大梵王,他能在一切梵天所住的地方,在一念之间,能现身于所有梵天众坐前,演畅一切微妙不可思议的梵音声,为他们转大法轮,教化他们精进修禅定。

彼住世间梵道中 禅定神通尚如意
况出世间无有上 于禅解脱不自在     

大梵天王,他在色界中修行清净道,他的禅定功夫和神通妙用,尚且能称心如意,何况修行出世法的菩萨,对禅定解脱,那有不自在的道理?一定会自在的。

摩醯首罗智自在 大海龙王降雨时
悉能分别数其滴 于一念中皆辨了    

摩醯首罗就是大自在天的天王,他住在色界的顶天,也就是色究竟天。他的智慧很自在,遂心如意,变化无穷。在大海龙王降雨的时候, 所降的雨滴有多少,他在作意(定中)时,完全能分别清楚,也就是在一念之中,就辨明了知了。

无量亿劫勤修学 得是无上菩提智
云何不于一念中 普知一切众生心    

行菩萨道的菩萨,在无量劫中,就勤修学习佛法,得到无上菩提的智慧。怎能说不能在一念之中,而普徧知道一切众生的心呢?

众生业报不思议 以大风力起世间
巨海诸山天宫殿 众宝光明万物种    

众生因为起惑造业受报的缘故,所以在六道轮迴中转来转去,永不休止。这种业报是不可思议的。以大业风的力量,生出世间一切法。有巨大的海,又有巨大的山,及一切天宫殿,众宝光明,万物种等,都是由业风所成就。

亦能兴云降大雨 亦能散灭诸云气
亦能成熟一切穀 亦能安乐诸群生     

这种大业风的力量,也能兴起一切大云,而降一切大雨。也能把一切云气散灭,也能成熟一切五穀杂粮,也能教一切众生得到安乐,发菩提心,勤修佛道,广度众生。

风不能学波罗蜜 亦不学佛诸功德
犹成不可思议事 何况具足诸愿者    

这种业风力,虽然能成就世间的万事万物,但是不能学习波罗蜜的法门,也不能学习佛所行的一切功德。可是它能成就这种不可思议的事物,何况具足一切大愿的菩萨?他们发四大宏誓愿,以及其他一切诸愿,这种菩萨,更能成就不可思议的事。

男子女人种种声 一切鸟兽诸音声
大海川流雷震声 皆能称悦众生意     

男人有男人的声音,女人有女人的声音,老人有老人的声音,儿童有儿童的声音。种种的声音,都可以分别清楚。一切飞禽走兽的声音,各不相同。大海的声音,河川的声音,也是不同。雷震的声音,有的是大声,有的是小声,也不相同。可是每一种音声,都能令众生出生喜悦快乐的心。

况复知声性如响 逮得无碍妙辩才
普应众生而说法 而不能令世间喜    

行菩萨道的菩萨,况且又知道声性如响,已经得到无碍三昧的妙辩才,普徧应一切众生的机缘,而演说一切妙法,来教化众生,他怎不能令世间一切众生欢喜呢?一定会皆大欢喜的!

海有希奇殊特法 能为一切平等印
众生宝物及川流 普悉包容无所拒    

大海虽然是无情众生,但是有希奇殊胜的妙法。它能海印发光,作为一切平等印,所有一切万物的境界,俱平等印在海中。就是一切众生和一切宝物都印在大海中,以及一切大川小流,都流入大海中。而大海都能包容,永不拒绝。

无尽禅定解脱者 为平等印亦如是
福德智慧诸妙行 一切普修无厌足

得到无尽禅定智慧和解脱三昧的菩萨,能平等教化一切众生,而没有分别心,好像大海不拒细流一样。修菩萨道的菩萨,修一切福德,修一切智慧。所谓「福慧双修。」修福是利于人,修慧是利于己。如果只知利人,而不知利己,就是有福无慧;如果只知利己,而不知利人,就是有慧无福。怎为利益自己而修慧?就是研究一切经典,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怎为利益他人而修福?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去做。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尽力而为之,而不计较报酬,或另有企图。总而言之,只知弘法利生,而不存名闻利养之心。

菩萨勤修一切般若智慧,六度万行。八万四千法门,每一门都修圆满,没有讨厌和知足的时候,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大海龙王游戏时 普于诸处得自在
兴云充徧四天下 其云种种庄严色    

大海中的龙王,能在游戏神通的时候,普徧于一切处都得到自在。所兴起的云,能充满于一四天下,也就是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这四天下所兴起的云,有种种庄严的妙色,非常的美丽。

第六他化自在天 于彼云色如真金
化乐天上赤珠色 兜率陀天霜雪色    

在欲界第六天,名叫他化自在天,在此天所兴起的云色,好像真金色一样。在化乐天所兴起的云色,好像赤珠色一样。在兜率天所兴起的云色,好像霜雪色一样。

夜摩天上瑠璃色 三十三天码碯色
四王天上玻瓈色 大海水上金刚色    

在欲界第三层夜摩天,所兴起的云色,好像瑠璃色一样。在三十三天上所兴起的云色,好像码碯色一样。在四王天上所兴起云色,好像玻瓈色一样。在大海水上所兴起的云色,好像金刚色一样。

紧那罗中妙香色 诸龙住处莲华色
夜叉住处白鹅色 阿修罗中山石色    

在紧那罗所住的地方,所兴起的云色,好像妙香色一样。在诸龙所住的地方,所兴起的云色,好像莲华色一样。在夜叉所住的地方,所兴起的云色,好像白鹅色一样。在阿修罗所住的地方,所兴起的云色,好像山石色一样。

鬱单越处金燄色 阎浮提中青宝色
馀二天下杂庄严 随众所乐而应之     

在北俱卢洲的地方,所兴起的云色,好像金燄色一样。在南赡部洲的地方,所兴起的云色,好像青宝色一样。在东胜神洲和西牛贺洲,这两个地方所兴起的云色,是杂庄严色。这都是随顺众生所喜乐,而应现各种的云色。

又复他化自在天 云中电耀如日光
化乐天上如月光 兜率天上阎浮金     

大海的龙王,他神通广大,到处兴起大云,云的颜色各不相同,又能到处现出大光明。在他化自在天的云中,所闪耀的电光,好像太阳光一样。在化乐天的云中,所闪耀的电光,好像月光一样。在兜率天的云中,所闪耀的电光,好像阎浮金光一样。

夜摩天上珂雪色 三十三天金燄色
四王天上众宝色 大海之中赤珠色     

在夜摩天上的云中,所闪耀的电光,好像珂雪色一样。在三十三天上的云中,所闪耀的电光,好像金燄色一样。在四王天上的云中,所闪耀的电光,好像众宝色一样。在大海之中的云,所闪耀的电光,好像赤珠色一样。

紧那罗界瑠璃色 龙王住处宝藏色
夜叉所住玻瓈色 阿修罗中码碯色     

在紧那罗所住的地方,云中的电光,是瑠璃色。在龙王所住的地方,云中的电光,是宝藏色。在夜叉所住的地方,云中的电光,是玻瓈色。在阿修罗所住的地方,云中的电光,是码碯色。

鬱单越境火珠色 阎浮提中帝青色
馀二天下杂庄严 如云色相电亦然     

在北俱卢洲的地方,云中的电光,是火珠色。在南赡部洲的地方,云中的电光,是帝青色。在东胜神洲和西牛贺洲,这两个地方的云中,闪耀的电光,是杂色庄严。好像云色一样,随顺众生心所喜乐,而应现各种的电光色。

他化雷震如梵音 化乐天中大鼓音
兜率天上歌唱音 夜摩天上天女音

大海龙王所兴起的云色,闪耀的电光色,乃至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所以在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演说妙法。说人为什么做人?狗为什么做狗的因果。人因为在过去生中,尽做人事,所以做人。狗因为在过去生中,尽做狗事,所以做狗。其馀种类,都是这种道理。

我们修行人,要明白因果,不可错因果。一定要相信因果报应是千真万确的事,丝毫不爽。切记!不可随便乱讲是非的话,或者不守规矩,这是错因果,将来一定会堕地狱无疑。

在他化自在天的雷声,好像清净的梵音。在化乐天的雷声,好像大鼓的音声。在兜率天的雷声,好像唱歌的声音。在夜摩天的雷声,好像天女的音声。

于彼三十三天上 如紧那罗种种音
护世四王诸天所 如乾闼婆所出音     

在忉利天上的音声,好像紧那罗所奏出种种庄严的法乐。这种音声,能令众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在四王天上的音声,好像乾闼婆所奏出种种的音乐,能令闻者生喜悦心。

海中两山相击声 紧那罗中箫笛声
诸龙城中频伽声 夜叉住处龙女声    

在大海中的音声,好像两山同相撞的声音。在紧那罗中的音声,好像箫笛的声音。在诸龙城中的音声,好像频伽鸟鸣的声音。在夜叉所住处的音声,好像龙女唱歌的声音。

阿修罗中天鼓声 于人道中海潮声    

在阿修罗中的音声,好像天鼓的声音。在人道中的音声,好像海潮的声音。一样的雷震声,所闻各有不同。这是众生的业报,不同的缘故,所以各有各的音声。

他化自在雨妙香 种种杂华为庄严
化乐天雨多罗华 曼陀罗华及泽香    

在他化自在天上,常雨妙香及种种杂华,来为庄严。在化乐天上,常雨多罗华、曼陀罗华、泽香华来作庄严。

兜率天上雨摩尼 具足种种宝庄严
髻中宝珠如月光 上妙衣服真金色     

在兜率天上,常雨摩尼,具足种种宝来为庄严,在髮髻中有宝珠,放出光明,如同月光,有最上等的妙衣服,是真金的颜色,灿烂夺目,十分美丽。

夜摩中雨幢旛盖 华鬘涂香妙严具
赤真珠色上好衣 及以种种众伎乐    

在夜摩天上,常雨宝幢、宝旛、宝盖等,又有种种的华鬘,又有种种的涂香,又有种种微妙庄严的器具,又有种种赤真珠色的上等好衣,又有种种的伎乐,来庄严夜摩天的境界。

三十三天如意珠 坚黑沉水栴檀香
鬱金鸡罗多摩等 妙华香水相杂雨    

在忉利天上,常雨如意珠,又有坚固黑色的沉水栴檀香,又有鬱金香、鸡罗香、多摩香等,又有妙华和香水,在虚空中,常相杂雨,来庄严忉利天的境界。

护世城中雨美饍 色香味具增长力
亦雨难思众妙宝 悉是龙王之所作     

在四王天的城中,常雨美饍,色香味具足,引诱多食,可以增长体力,这种美饍,既有营养,又有香味。我们虽然吃不到,可是现在听到这段经文,应该觉得很饱。为什么?因为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的缘故。也雨种种不可思议的妙宝,这种境界,都是大海龙王神通变化之所作。

又复于彼大海中 霔雨不断如车轴
复雨无尽大宝藏 亦雨种种庄严宝   

又在大海中,常霔雨不断,好像车轴一样,转来转去,终不停止,又雨无尽大宝藏,也雨种种庄严宝,好像下雨一般,从空而落,其数如雨滴之多。

紧那罗界雨璎珞 众色莲华衣及宝
婆利师迦末利香 种种乐音皆具足     

在紧那罗的世界,常雨璎珞,又有种种颜色的莲华衣和妙宝,又有婆利师迦华香及茉莉华香,又有种种音乐的声音,一切都具足,而且又圆满。

诸龙城中雨赤珠 夜叉城内光摩尼
阿修罗中雨兵仗 催伏一切诸怨敌    

在诸龙的城中,常雨赤珠。在夜叉的城中,常雨摩尼宝。在阿修罗中,常雨兵仗,能催伏一切的怨恨敌人。

欝单越中雨璎珞 亦雨无量上妙华
弗婆瞿耶二天下 悉雨种种庄严具    

在北俱卢洲的空中,常雨妙璎珞,也雨无量上等的妙华。在东胜神洲和西牛贺洲,常雨种种妙庄严具。

阎浮提雨清净水 微细悦泽常应时
长养众华及果药 成熟一切诸苗稼

在南赡部洲的空中,常雨清净水,很微细的雨水,及时而降,令人喜悦。这种细雨,能长养一切华、果、药,及五穀草树等,成熟一切所有的苗稼。

在什么地方就雨什么宝,这是众生的业感所成就,才有这种的境界。

我们研究佛法,要相信义理。义理圆满,就是佛说;义理不圆满,就是魔说,这是最好的选择法,不要研究那句经文是佛说的,那句经文是弟子说的。孟子曾经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在书经上的记戴:「武王伐纣,血流漂杵。」武王伐纣,是智人伐不智人,那有血流漂杵这种事!所以信书不如无书,我们可以这样说:「尽信经,则不如无经。」每部经典中,最重要的义理,只有一点点。能把重要的义理记在脑海里,就够用了。无论那部经典,都有它的价值,它的重要性,只要知道重要性,那是最要紧的,不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俗语说:「贪多嚼不烂」,食古不化,无有用处。

佛将入涅槃的时候,有弟子问佛:「世尊,你说那些经典,怎么办呢?」佛说:「我连一个字也没有说过,从什么地方来的经典?」佛说法四十九年,有三百馀会,怎能说没有说一个字呢?那么,佛是不是在打妄语?不是的!这个意思,就是教人不要执著在经典上,告诉人要扫一切法,要离一切相,不著一切相。

如是无量妙庄严 种种云电及雷雨
龙王自在悉能作 而身不动无分别

像在前边所说无量的妙庄严,都是庄严佛土的表现,有种种的云、电、雷,雨等,这都是大海龙王的自在神通所变化,这些境界,都能做到,而本身不动,又无分别,就能成就这种微妙而庄严的境界。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在演说妙法,所谓「水流花间,风吹行树」都在演法音,若是认识,就是妙法。一切众物,表里精粗,都在说法,若是不明白这种妙法,就是佛说出的法,也不认识。古德说:「青青翠竹,总是真如;鬱鬱黄花,无非般若。」这就是无情说法。

我常说:「谁讲的法有道理,我就相信谁;谁讲的法没有道理,我就不相信谁。我是信真理,不信文字的,文字仅是显理的工具。」

彼于世界海中住 尚能现此难思力
况入法海具功德 而不能为大神变    

龙王在世界海中住,尚且能现出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而有这种的力量,何况行菩萨道的菩萨,能深入经藏,得到如海的智慧,已进入法海中,又具足诸佛的功德,怎不能为大神通变化呢?一定会有这种的神通妙用。

彼诸菩萨解脱门 一切譬喩无能显
我今以此诸譬喩 略说于其自在力     

一切菩萨所修的解脱门,用一切所有的比喩,也不能把它显露明白,也不能将它说尽。贤首菩萨说:「我现在用这种种的比喩,不过是略略说明自在神通力而已。」

第一智慧广大慧 真实智慧无边慧
胜慧及以殊胜慧 如是法门今已说     

有第一智慧或广大智慧的菩萨,才能明白这种道理;有真实智慧或无边智慧的人,才能相信这种道理。有特胜智慧或殊胜智慧的菩萨,才能了解这种道理,像前边所说种种智慧的法门,我现在已经说完了。

此法希有甚奇特 若人闻已能忍可
能信能受能赞说 如是所作甚为难     

这种法,是稀有的法,也是奇特的法。假设有人听到这种法,能忍可于心,悟无生法忍。没有丝毫的怀疑心,就能相信这种法、接受这种法、赞叹这种法。若能这样去做,是一件很难为稀有的事。

世间一切诸凡夫 信是法者甚难得
若有勤修清净福 以昔因力乃能信     

世间一切愚夫愚妇,若能相信这种微妙法,则甚为难得。假设有人能勤修清净福,皆是往昔所修的因力和功德,所以才能相信这种妙法。

一切世界诸群生 少有欲求声闻乘
求独觉者转复少 趣大乘者甚难遇     

所有一切世界的诸群生,很少有人想求声闻乘。求独觉的人更为少。趣向大乘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甚为难遭遇。

趣大乘者犹为易 能信此法倍更难
况复持诵为人说 如法修行真实解     

趣向大乘的人,难遭难遇,就算很容易,可是相信贤首菩萨所说的妙法,是加倍的困难。相信就不容易,况且又能持诵,又能为人解脱,那更不容易了。又依法修行,且真实去了解,那么比前边所说的更是不容易了!

有以三千大千界 顶戴一劫身不动
彼之所作未为难 信是法者乃为难    

假设有一个人,能把三千大千世界,顶戴头上,经过一个劫的时间,而身体不动,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样做也不算是难,可是能相信这种法的人,乃是最难,因为贤首菩萨所说华严经的道理太微妙了,所以令人不能相信。

有以手擎十佛刹 尽于一劫空中住
彼之所作未为难 能信此法乃为难    

假设有一个人,用手来擎住十个佛刹那样多的世界,穷尽一个劫的时间,站在虚空中,而身体不会摇动。这是根本不可能,无人能办得到的事情,可是,这样做尚不算是难。但是相信这种法最难,因为这种是不可思议的妙法,它的境界太玄太妙了,非一般凡夫的智慧力所能达到,所以不会相信。

十刹尘数众生所 悉施乐具经一劫
彼之福德未为胜 信此法者为最胜    

假设有一个人,能在十佛刹微尘数那样多的众生面前,每人布施所喜乐的资生之具,经过一个劫的时间,这种福德是无量,可是还不算最殊胜的。相信这种妙法的福德才是最殊胜的。换言之,相信这种法比布施的福德,要胜过千百万亿倍。

十刹尘数如来所 悉皆承事尽一劫
若于此品能诵持 其福最胜过于彼    

假设有一个人,能在十佛刹微尘数如来面前,在每位佛供养四事:①饮食②衣服③卧具④汤药,来承事于佛、恭敬于佛、亲近于佛。如是者经过一个劫的时间,已经种了很多的福报。但若有人能诵持贤首品的偈颂,所得的福德最为殊胜,超过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福德。

时贤首菩萨说此偈已。十方世界六反震动。魔宫隐蔽。恶道休息。十方诸佛普现其前。各以右手而摩其顶。同声赞言。善哉善哉。快说此法,我等一切悉皆随喜。

在这个时候,贤首菩萨说完前边三百五十九半首偈颂之后。在十方世界的大地,有六反震动。就是震、吼、击,这是属于声。动、涌、起,这是属于形。这六种现象,表示庄严。这时候,魔王的宫殿也隐蔽起来了。三恶道也休息了,停止工作。十方诸佛,一起普现于贤首菩萨面前。每位佛都举起金色的右臂,伸手摩贤首菩萨的头顶,异口同声来赞叹:「善哉!善哉!快说此法,我们大家都来随喜。」

▲Top

法界佛教总会‧DRBA / BTTS / DRBU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