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Volume 3

宣化老和尚追思纪念专集 In Memory of the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

In Memory of the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

宣化老和尚 The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

中文 Chinese 英文 English

目录上一页下一页

大慈悲父
上人是一个以身作则、慈祥的长者,
凡事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陈秀菁

所谓“有眼不识卢舍那,有耳不闻圆顿教。”不知是福薄缘浅,或是业重障深,上人几次返台弘法都因故不能前往拜见,聆听法音,和宣公上人始终缘悭一面,此一大憾事也。

学佛十余年,哪里有讲经或法会;就往哪里跑,打了十余年的游击。在接触法界佛教印经会(以下简称法界)前,对上人的事迹略有所闻,知道上人是位旅美得道高僧,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常有信众前往要求加持。举凡各种疑难杂症,也都不药而愈,这是接触法界前对上人的所知所闻。因缘际会得以进入法界,得知法界为美国法界佛教总会在台湾的分支道场,负责弘扬宣公上人的法音与经书之流通,使其法音遍布世界各地。对法界的第一印象是,简单而不失庄严,法师行佛制:“衣不离体,日中一食,夜不倒单。”为一清净道场,更是修福修慧的好地方。到法界后,常利用假日前往参加法会共修或当义工,对佛法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一九九四年时,得知要恭请上人返台举办护国息灾大法会的消息后,终于可以见到上人了,那时心里很高兴,认为机不可失,这次无论如何一定要去见上人,心里这么盘算着。但是,经过几次开会后,得知上人不能返台,希望落了空,心里感到很失望。就自我安慰地想:“这次见不着就等下次;再不然,反正上人在美国,去美国不就看得见了。”想到这里,心里就释怀了些。抱着一丝希望渴望得见上人,这是那时候的心境。

对上人的法有较深入的了解,是始于一九九四年,当时在法界参与计算机中文输入,有《妙法莲华经浅释》、《大方广佛华严经经疏浅释》。所谓“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因为中文输入工作的缘故,有幸得闻上人所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这是最大的收获。有道是“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感谢诸佛菩萨慈悲加护,今生得获人身,得闻佛法,得遇明眼善知识,得以一偿夙愿。

上人很重视讲经说法,其所讲的都是大部的经典,都是大乘的经典,成佛的经典。《华严经》、《妙法莲华经》、《楞严经》,乃至于〈楞严咒〉,都是到法界后才有机会研读。在此之前,经是经,咒是咒。生平第一次持〈楞严咒〉、诵《华严经》是在一九九五年,法界连续几星期的持诵〈楞严咒〉与《华严经》,请明眼善知识常住于世。那时持诵得法喜充满,天真地以为如此可以使上人的身体好转。现在回想起来,以上人的修持又何须我们诵什么给他,那不过是给众生种成佛的因。

对于上人圆寂的消息,有的人说是入定,有的人以为是上人在考验弟子们,众说云云,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替众生扛太多的业力而走的。记得上人说:

人家一天吃三餐,活五十岁;
我们一天吃一 餐,可以活一百五十岁。

言犹在耳,却不得不面对此一残酷的事实。要大家持〈楞严咒〉,是因为只要世上有人会背诵〈楞严咒〉,妖魔鬼怪就不敢乱来,天地就增加一分正气,又可以化暴戾之气为祥和。《华严经》是经王之王,诵《华严经》可以对治我们的习气毛病,种成佛的因。上人之用心良苦,又岂是众生所能领悟!

上人讲经说法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对于人性之剖析是一针见血。对于讲经说法人才的培养,更是不遗余力,他说:

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讲经说法。

足见其为法忘躯的精神。

记得在一九九四年,要在四、五天内打完十篇《华严经疏》稿件(平时上班利用空余时间打,大概二天打一篇),好让法师带回美国。十篇稿件要在短时间内赶完,确有困难,只能尽量赶,能打几篇是几篇。在那四天中,从早打到晚,孩子的中餐、晚餐皆由其父代劳,就这么样赶着,皇天不负苦心人,总算如期完成,就兴冲冲地将打完的磁盘送到法界,一如往常般的先礼佛,就在第三拜将起身时,看见上人两眼炯炯有神开心地笑着,突如其来楞住了,却也更坚定信念,决心要把《华严经疏》完成。再者,左手腕上突出的骨头也不知道何时变平了,我想这大概是上人慈悲加护的力量吧!记得上人曾说:

有诚心就可以看得见你想看的。

这佛教就讲的一个“诚心”,心诚则灵,心诚则自然感应道交。未能皈依上人,一大憾事也,不免耿耿于怀,久久不能释怀。但见上人在《华严经疏》上说:

皈依,只要一次就可以。有的法师为了怕信 徒跑了,供养少了,所以都不据实以告。皈依 两次、三次那是佛教的败类。

心里释然得到解脱。上人慈悲愍念众生的精神,由此可见一斑。上人不贪图名闻利养,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六大宗旨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

在打稿件时,常听上人叫果宁、果护、果修、果地……那时只知道皈依上人的弟子法名是果字辈,直觉地以为“果”字是在家居士,“恒”字是上人的出家弟子。所以,由字里行间看见上人都是叫果什么的,而不是恒什么的,心里不免纳闷;“为什么上人都是叫果什么的,而不是恒什么的,难道上人的身旁都是在家居士吗?”一肚狐疑又得不到解答,纳闷不已,如此日复一日,总见上人这么叫着,终于忍不住问同修,同修也说不知道。就在几天后,有一天打字打到上人说:

果什么是皈依时取的法名,出家后又取个别号叫,恒什么的。

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哦,阴霾一扫而空,心里顿时欣喜若狂,久久不能自己,那时第一个感觉就是:“上人真是太厉害了,我心里在想什么他都知道。”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对上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就好像佛对众生说法,众生总以为佛是对自己讲的一样,我亦如是。虽知上人不是针对我讲的,但当时的感觉却好像是针对我讲的。套句上人的话:

我是一个很愚痴的人!

由讲经的稿件中,得知上人是一个以身作则、慈祥的长者,凡事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例如在东北时,参加道德会,那时的物质不是很丰裕,吃马铃薯时,上人叫大家要连皮一起吃下去,很多人偷偷地把皮吐掉,上人知道后也不多说,就将丢弃的马铃薯皮捡起来吃,那些人看了都很难为情,也就不敢再扔掉皮了。上人阐述佛法,为将正法发扬光大,敢说真话,不怕得罪人,不怕断了财源,不怕没人供养。上人说:

我最瞧不起有钱的人!

听了不禁为其捏把冷汗。有钱者财神也,人人争相巴结惟恐不及,又岂敢轻易罪之,其气节乃现。上人又说:

万佛圣城有很多博士、硕士、学士,
而我是无士。

我倒觉得上人的学问高深,见识广博,由自性所流露出来的智慧光更是无与伦比。譬如《妙法莲华经》的“莲华”二字,“华”通“花”,“莲华”是譬喻,以莲花作譬喻。为什么取莲花为喻?一般人一定以为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所以殊贵,故而雀屏中选。上人却有其独到的见解,上人说:

莲花是花果同时,花开就莲现,花落莲成。根在泥土表示一般凡夫,花梗表示二乘。凡夫着到“有”上,所以在泥土里,这就譬喻“有”,凡夫着于“有”。二乘就着到“空”上,所以这个茎在水里面,这表示“空”。莲花超出空、有,表示是一种中道了义,既不落于空,又不落于有,就是中道、了义。而花果同时表示因果不二,因也就是果,果也就是因,如是因,如是果。因是种佛的因,果就成了佛果,花果同时也表示开“权”显“实”。这花又有种种不同,有“谎花无果”──外道、“一花多果”──凡夫、“多花一果”──声闻乘、“一花一果”──缘觉乘、“先果后花”──初果须陀洹、“先花后果”──菩萨乘。这种种花都不能比喻这个妙法,唯独莲花是有花有果,花果同时,这表示“即实即权”,“为实施权,开权显实”。

这种精譬独到的见解更是前所未见。上人自性所流露出来的智能光是这么的朗朗明净,不禁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

欲续佛慧命,必须法轮常转,而法赖僧传,故上人非常重视僧伽的素质与培养,教育人才,使之成为有用的人。虽然上人的色身不在,但其法身是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在的,法师们就像是上人的化身。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缅怀师恩之余,要依法不依人,更要回光返照,返本还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上人说:

有大智慧,才不会做糊涂事。
不要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
师父下地狱,弟子向里拱。

但愿众生能依止善道,了生脱死,早证菩提,龙华三会再相逢。

或见师子吼  殊胜无比身  示现最后生  所说无非实

──《大方广佛华严经》〈光明觉品第九〉

▲Top

 

目录上一页下一页

法界佛教总会 . DRBA / BTTS / DR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