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佛教總會‧DRBA Logo

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化老和尚講述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如來現相品第二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老和尚講述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如來現相品第二。

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在金剛經上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又有一個意思,「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如實就是一真法界的真理,「如」是諸法的本體。「來」是法的用,從體起用,所以叫如來。如是靜,來是動,而華嚴經的境界,是動靜一如,也就是動不礙靜,靜也不礙動;這種互相無礙的境界,就是如來。    

現相是佛所示現的相。佛本來是無相的,因為要教化一切眾生的緣故,所以在無相之中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這一品在華嚴經裏是屬於第二品,是說明如來因何現相的道理,所以叫如來現相品第二。    

如是靜,來是動。而華嚴經的境界,是動靜一如,動靜不二。也就是動不礙靜,靜不礙動,互相無礙,就是「如來」。    

又有一說,「如」是理解,「來」是事相。如是無所表,來是有所表。這也就是事不礙理,理不礙事,事理圓融。    

現在所講的如來現相,就是佛在菩提樹下初成正覺的時候,在菩提道場中的大眾海會,現出大威神通力不可思議的境界身,所以叫如來現相品。

爾時諸菩薩,及一切世間主,作是思惟。

就在這個時候,就是佛說如來現相的時候。一切諸菩薩和一切世間主,大家都生出一個念來,觀想佛的境界。譬如,為什麼佛能現相呢?他們想出十個問題來問佛。①云何是諸佛地?②云何是諸佛境界?③云何是諸佛加持?④云何是諸佛所行?⑤云何是諸佛力?⑥云何是諸佛無所畏?⑦云何是諸佛三昧?⑧云何是諸佛神通?⑨云何是諸佛自在?⑩云何是諸佛無能攝取?

承蒙佛的慈悲,詳細的為大眾解釋。

云何是諸佛地。    

現在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想要知道什麼是諸佛地?因為他們不明白諸佛地的境界,都要來參一參,想一想,「云何是諸佛地?」好像我們參禪的時候,參「念佛是誰?」是一樣的道理。

這個佛地,能生出一切眾生。菩薩、羅漢、緣覺、眾生都是從佛地所生出來。不但一切菩薩從佛地所生,就是一切諸佛也是從佛地所生。佛地是一切聖賢所住的地方,也是所修行的地方,是福慧具足的地;一定要福也具足,慧也具足,才能登到佛地。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尚且未能明白佛地的境界。我們現在講佛地,只能說其中一點的道理;究竟的佛地,是妙不可言。現在只講個大概,在後邊會有詳細的說明。

云何是諸佛境界。

現在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什麼是諸佛的境界。諸佛的境界,是無量無邊,猶如虛空一樣。虛空是什麼樣子,佛境界就是什麼樣子。所謂「若人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你想要認識佛境界,必須把意念清淨如虛空,在虛空中包羅萬象,山河大地、房廊屋舍,都在虛空中含藏著。所以說佛的境界,可以說沒有。沒有境界才是真正的境界。為什麼說沒有境界?因為不是一種境界,而是所有的境界。要把所有的境界都說出來,是說不完盡的,只可以說沒有境界。

好像虛空包含一切,沒有任何東西能跑出虛空之外。也可以說沒有任何境界能超出佛的境界。佛境界就是虛空,包羅萬象。

也就是「掃一切法,離一切相」。把一切法都掃除,把一切相都離開,統統都沒有了,就像虛空一樣。

在四十六卷上說:佛境界有十種:①一切諸佛一跏趺坐,徧滿十方無量世界②一切諸佛說一義句,悉能開示一切佛法③放一切光明,悉能徧照一切世界④於一身中,悉能示現一切諸身⑤於一處中,悉能示現一切世界⑥於一智中,悉能決了一切諸法無所掛礙⑦於一念中,悉能徧往十方世界⑧於一念中,悉現如來無量威德⑨於一念中,普緣三世佛及眾生心無雜亂⑩於一念中,與去來今一切諸佛體同無二。這是佛的境界。

云何是諸佛加持。

我們現在都是蒙佛加持,令我們菩提心相續,而不忘失。承佛的加持,令我們的一切一切吉祥如意,不過,我們不知道而已。

我們是處在佛的法身中,受佛的法薰陶,而不自知;若修成證果,或開五眼,就知道所有一切都是蒙佛的加持。這種加持力量,也是盡虛空徧法界。無論有情或無情的眾生,都得到佛的加持。

在五十八卷上說,佛加持有十種:①始能發菩提之心。②於生生中,持菩提心,令不忘失。③覺諸魔事,悉能遠離。④聞諸波羅蜜,如說修行。⑤知生死苦而不厭惡。⑥觀甚深法,得無量果。⑦為諸眾生說二乘法,而不證取彼乘解脫。⑧樂觀無為法,而不住其中,於有為無為不生二想。⑨至無生處而現受生。⑩雖證得一切智,而起菩薩行,不斷菩薩種。這十種是佛所加持的。

現在講一個公案,佛住世的時候,在瞻婆城中,有一位大富長者,在社會上很有地位,美中不足的事,就是沒有兒子,他發心供養六個外道,作為師傅,想求得兒子。不久他太太就有孕了。他很高興將太太懷孕的消息告訴六師。他又問六師:「他太太所懷的是男?是女?」六師說:「是個女孩子。」長者一聽說是女孩子,又憂愁起來:「將來無人繼承我的財產,因為女兒無權繼承遺產,我這樣多的財產如何處理?」

有位善知識來來拜訪他,見他愁眉不展的樣子,乃問:「你為何發愁?」長者說:「我太太懷孕,請問六師,都說是女孩。我年紀已老,無量的財產,將來如何處理?所以我很憂愁。」

這位善知識聽完之後,乃建議他說:「釋迦牟尼佛,有廣大神通,已開五眼,知道無量劫的因緣,你可以去佛所,請教於佛,乞佛指示。」 於是長者便到佛前,頂禮之後,乃請問佛:「乞求世尊慈悲,我太太懷孕,是男是女?請示知。」佛說:「你放心,一定是男孩子,而且相貌非常美好。」長者聽後,便歡天喜地回家去,將此消息告訴六師。這六個外道,生出嫉妒心,大家設計要害死長者之妻。於是用毒藥摻入一個菴摩羅果內,教長者拿回家去,給太太吃,並騙長者說:「若服此藥,你太太腹中的胎兒,女的也會變成男的,福慧無比,相貌端正。」長者信以為真,令其妻服之,不到片刻,其妻即死。在無可奈何之情況下,將其妻火葬。此時,釋迦牟尼佛在定中知道此事,即來墳場。長者見世尊,大發脾氣而說:「世尊!你是不是打妄語?說我太太會生男孩子,現在我太太死了,怎能生兒子?這怎麼辦?」佛很慈祥的安慰長者說:「當時,你只問我胎兒是男是女?可是你沒問我,你太太的壽命是長是短?現在你太太雖然死了,但是,我保證你還有個兒子。你如果不相信的話,去看你太太的身體便知。」這時,大火將長者之妻的肚皮燒裂,從腹中生出一個嬰兒,很自然的坐在火中。佛令長者到火中抱出嬰兒。此六師卻禁止長者的行動,不准到火中去。長者便說:「佛叫我入阿鼻地獄,所有的猛火,尚且不能燒身,何況世間的火,不足為畏。」於是走到火中,猶如入清涼大河水中,抱出嬰兒。小孩雖在大火中,但未受到絲毫的損害。長者將嬰兒交給佛,佛接過嬰兒之後,乃對長者說:「一切眾生的壽命,好像水上之泡沫,是無常。這個嬰兒,大火燒不死的因緣,是因為他以前所造不怕火燒的果報,所以火燒不死,非我所作。」長者請佛為嬰兒命名,佛說:「這個嬰兒生於猛火之中(火梵語叫樹提),應名樹提。」

云何是諸佛所行。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諸佛所行所作是什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行所作是教化眾生,令眾生齊成佛道。諸佛所行,恰到好處,既不會太過,也不會不及。諸佛有十種化而不會失時機:①一切諸佛成正覺不失時。②一切諸佛成熟有緣眾生不失時。③一切諸佛為眾生授菩提記不失時。④一切諸佛隨順眾生的心,來示現種種神通力不失時。⑤一切諸佛隨眾生的解,來示現種種佛身不失時。⑥一切諸佛住於大捨不失時。(無論什麼都能捨)⑦一切諸佛入諸聚落不失時。(不會提前去,也不會遲到去)⑧一切諸佛攝諸淨信眾生不失時。⑨一切諸佛調伏惡性眾生不失時。⑩一切諸佛現不思議諸神通不失時。總之,一切諸佛所行所作,都恰到好處,不左不右,正適其需,恰逢其時。不會太過或不及。

云何是諸佛力。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什麼是諸佛力。諸佛的力量,是無量無邊,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共有三種十力。在第一品中已講一種十力,現在簡單來淺釋其餘二種十力。

第二種諸佛十力:①廣大力量。②無上力量。③無量力量。④大威德力量。⑤難獲力量(不容易得到的力量)。⑥不退力量(不退菩提心的力量)。⑦堅固力量。⑧不可壞力量。⑨一切世間不思議力量。⑩一切眾生無能動力量。這是華嚴經的十種力,在下邊是華嚴經疏的十種力。

第三種諸佛十力:①身命不可壞力。②毛孔容持力。③毛持大山力(在佛毛端能現大山)。④定用自在力。⑤常徧演法力。⑥德相降魔力(佛的相貌有降魔作用)。⑦圓音徧徹力。⑧心無障礙力。⑨法身微密力。⑩具足行智力。在每種力中,有很多種的意思,在下邊經文中會有說明。

云何是諸佛無所畏。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什麼是諸佛的無所畏力。諸佛是無有所畏,一切眾生是有所畏。諸佛的無所畏,也是無量無邊。簡單來講,有十種無所畏:①聞持無所畏。②辯才無所畏。③二空無所畏(人也空,法也空)。④威儀無缺無所畏(有威可畏,有儀可奉)。⑤三業無過無所畏(身口意三業不犯過)。⑥外護無所畏(在外邊護持佛法,天魔外道不得便)。⑦正念無所畏(不畏遺忘)。⑧方便無所畏(不畏生死)。⑨一切智無所畏(不畏二乘)。⑩具行無所畏(具足六度萬行,修行圓滿)。這十種無所畏是大概的意思,若往廣闊來講,有無量無邊的道理。

云何是諸佛三昧。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諸佛的三昧是什麼。三昧譯為正定,不徧不邪為正,不思不想為定。又叫正受。佛的三昧,也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簡單來講,也有十種定:①一切諸佛,常在定中,於一念之間,徧往一切處,普徧為一切眾生,廣說妙法。②又能普徧為一切眾生,說無我際之法。③一切諸佛在定中能普徧進入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互相無有障礙。④一切諸佛,在正定一念中,能普徧進入十方廣大佛刹。⑤又能普徧現出無量種種的佛身。⑥又能隨順一切眾生種種心解,而現出三業(身、口、意)的清淨相。⑦一切諸佛,在正定一念中,為一切眾生說離開愛欲之法,得到真實的理體。⑧又能演說一切因緣生起的自性。⑨又能示現無量世間、出世間廣大莊嚴,令一切眾生常見佛。⑩令一切眾生都得到通達一切佛法的無量解脫,究竟能到無上的彼岸。

云何是諸佛神通。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什麼是諸佛的神通。羅漢的神通,已是不可思議,有千變萬化,一舉手、一投足,皆可使天地震動。菩薩的神通妙用,更妙不可言。至於諸佛的神通,更是無法可形容,簡而言之,舉出十種:

①他心智通:一切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悉見。為什麼佛能知眾生心?因為佛有他心的神通智慧。

②天眼智通:佛不但知道人間眾生的心,而且又知道天上眾生的心。怎能知道?因為佛有天眼智慧的神通。

③知過去劫宿住智通:佛知道無量大劫以前過去的事,這是宿住智慧的神通。

④盡未來際劫智通:佛不但知道過去世的事,又能知道未來的事,這是盡未來際劫智慧的神通。

⑤無礙清淨天耳智通:佛又有無所障礙而又清淨的天耳智慧的神通。

⑥無體性無動作往一切佛刹智通:佛不起於座,很自然的到一切諸佛國土去轉大法輪,教化眾生,因為佛有這種智慧的神通。

⑦分別一切言辭智通:無量數世界中的一切眾生,種種的言辭,佛分別的清清楚楚,因為佛有這種智慧的神通。

⑧無數色身智通:佛為教化眾生,而現出種種的妙色身,因為佛有這種智慧的神通。

⑨一切法智通:無論什麼法,都通達無礙。因為佛有這種智慧的神通。

⑩入一切滅盡三昧智通:於念念中,能入一切法滅盡定,因為佛有這種智慧的神通。

又有十種神通:①一切諸佛能於一塵中,現出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出興於世。②一切諸佛在一塵中,現出無量佛身轉大法輪。③一切諸佛在一塵中,令一切眾生受化調伏。④一切諸佛在一塵中,能現出無量諸佛國土。⑤一切諸佛在一塵中,為一 切菩薩授記。⑥一切諸佛在一念中,現出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所有諸佛。⑦一切諸佛在一念中,現出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所有世界種。⑧一切諸佛在一念中,現出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所有神通。⑨一切諸佛在一念中,現出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所有眾生。⑩一切諸佛在一念中,現出過去未來現在一切所有佛事。諸佛的神通妙用是說不盡的。

云何是諸佛自在。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什麼是諸佛的自在。諸佛的自在,既沒有限度,也沒有邊際。自在就是沒有煩惱。有煩惱就是不自在。這種麻煩,不是從外邊來的,而是從自心招來的。在四諦中的集,就是招感性,有了集就不能自在。沒有集,就能自在。

這個自在,就是沒有妄想。有了妄想,當然不自在。這個自在,就是沒有貪瞋癡。有了貪瞋癡,當然也不自在。只要得到一種自在,便得到種種自在。所謂「一自在一切自在;一不自在,一切不自在。」「一」是數目的開始。有了才有二,有二才有三,乃至到千千萬萬,越搞越不自在。若能得到一就自在,得不到一就不自在。究竟這個「一」是什麼?就是專一,沒有二心的意思。我們為什麼不能開悟?就因為不專一修行,三心兩意的在打妄想,心猿意馬栓不住,總想往外馳,如果能一心一意的去修行,一定會得自在。中國字的構造,含有很深的哲理。一心是「忠」,二心是「患」,仔細研究很有道理。

所謂「得一萬事畢」。這個「一」就是精髓,就是你的精、氣、神三寶的綜合體,你能守精不失,就得到一。我們修道究竟是修什麼?講經是講什麼?說法是說什麼?就是說這個「一」。在經典上特別提出「斷欲去愛」的法門,即是斷你的欲心,去你的愛心。這種欲愛是令你墮落的根源,也就是生死之根。所以在生命之輪(十二因緣)第一條就是無明(欲愛),如果你斷了無明,就不會產生其餘的因緣,也就沒有生死。我們修道就是在斷無明。這一點,大家要特別注意。

得到這個一,就是戒;守住這個一,就是定;明白這個一,就是慧。如果還沒有得到這個一,要趕快發懺悔心、發菩提心、發精進心。若不然,將來一定會墮落到地獄去。這不是威脅你們,而是實實在在的情形。事先對你們說明白,免得到時候又埋怨師父沒有說明白。希望各位!不要在糊塗中混日子,醉生夢死中過生活,不要認為一切都算了,不必去追尋真理。如果有這種思想,就是自暴自棄,不堪造就,等於行屍走肉,酒囊飯袋,穿衣服的架子,無有是處,這是很可憐的。

諸佛為什麼有大自在?因為已得到「一」了!他們持戒、修定、生慧,所以才得到自在。我們為什麼不自在?就因為沒有得到一。諸佛的自在也有十種:①眾生無礙自在用,②國土無礙自在用(國土可以隨便搬家),③法無礙自在用(佛說一切法,不離一切心),④身無礙自在用(隨緣應現,隨意應現),⑤願無礙自在用,⑥境界無礙自在用,⑦智無礙自在用,⑧神通無礙自在用,⑨神力無礙自在用,⑩十力無礙自在用。諸佛的自在,要往詳細來說,就是盡未來際也說不完,現在只是簡略說明一個大概。

云何是諸佛無能攝取。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都想知道什麼是諸佛無能攝取呢?無能攝取就是無法可以制服,無能可以破壞的意思。佛的神通力,不是天魔外道所能破壞的。這種無能攝取也是無量無邊,說不盡之多。簡單來說,有十種不可破壞的行門:

①一切諸佛在往昔因地修行的時候,都發堅固不可破壞的大願。佛所發的願,絕對不更改。發出什麼願,就行什麼願,不會打妄語,所謂「所言必行,言無有二」。

②要想圓滿一切功德,盡未來劫修菩薩的六度萬行,絕對不生懈怠的心,時時刻刻勇猛精進。

③為欲調伏一切眾生,所以分身無數,往不可說那樣多的世界去,為調伏剛強的眾生,永遠不停止這種工作。

④對於有信心的眾生和有毀心的眾生,用大悲心來普徧觀察。誰有信心,誰就早得到佛的加被;誰有毀心,誰就晚得到佛的加被。雖然時間有早晚,但是每個眾生都得到平等的加被,而沒有分別。

⑤從初發菩提心,到成佛的時候,始終是精進,終究不曾退失菩提心。

⑥從少而多,積集無量的功德,皆以回向一切智性。就是回向佛,因為佛佛道同,對於世間一切有為法,終無染著。

⑦在所有諸佛道場,修學身口意三業清淨的法。修行佛所修行的行門,又把一切所修行有功德,回向給一切智性(佛),所以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道。

⑧佛常常放大光明,此光平等普徧照耀一切處,又照一切諸佛所說的法,使令一切菩薩心裏皆得到清淨,而圓滿一切智。

⑨佛能捨離世間一切樂,也不貪世間的樂,也不染世間的樂。普徧願世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不執著一切戲論之法。不執著一切不究竟法。

⑩佛憐愍一切眾生,受種種的苦,佛要救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沒有苦只有樂。所以守護佛種(菩提心)修行佛所修行的境界,出離生死,到十力無所畏的果位。

前邊所講的是佛十種無能攝取,也就是十種不可壞的行願。

云何是諸佛眼。云何是諸佛耳。云何是諸佛鼻。云何是諸佛舌。云何是諸佛身。云何是諸佛意。云何是諸佛身光。云何是諸佛光明。云何是諸佛聲。云何是諸佛智。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提出前邊十個問題之後,現在又提出十個問題,來請問佛。     

什麼是諸佛眼?佛有五眼,就是天眼、肉眼、法眼、慧眼、佛眼。在華嚴經上講十眼,即是五眼再加智眼、光明眼、出生死眼、無礙眼、一切智眼,總共十眼。     

關於五眼,有首代表的偈頌:「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為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①【天眼通非礙】:天眼能看無障礙的東西,能上觀一切諸天,下視一切地獄。所以說天眼通非礙。

②【肉眼礙非通】:肉眼不是凡夫之眼,而是另外一雙眼,能看有障礙的東西。不但能看有形相物,又能看無形物,都看得非常清楚,這是比天眼高明。所以說肉眼礙非通。按字面來講肉眼,應是我們這對眼睛,而非神通眼。這樣的解釋就不對了。

③【法眼唯觀俗】:法眼能觀察世出世法,世間的俗諦也能認識,出世間的真諦也能認識。所以說法眼為觀俗。

④【慧眼了真空】:慧眼就是智慧眼,能明白真空妙有的道理,也就是明白中道了義,所以說慧眼了真空。

⑤【佛眼如千日】:佛眼好像千日那樣光明,照雖然有分別,但是本體是一個。這種圓滿的光明,普徧照於十方法界之內,沒有一個地方不含容這種光明。所以說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圓明法界內,無處不含容。

這是前五眼,還有後五眼:①智眼:能知一切事理無障礙。②光明眼:無論是什麼的光明,都能看得見。③出生死眼:這個眼,能觀了生脫死。④無礙眼:沒有一切障礙的眼睛。⑤一切智眼:又有一切智慧的眼睛。以上是諸佛十眼的簡略說明。

什麼是諸佛耳?即是耳能聽一切聲音,無論百千萬種的聲音,都能分別得清清楚楚。

什麼是諸佛鼻?即是鼻能分別一切諸法,用鼻根可以聞出來 。

什麼是諸佛舌?即是舌能辨別一切味,能演說一切法。所謂「出廣長舌相,徧覆三千大千世界。」

什麼是諸佛身?即是身能徧滿一切處,也就是盡虛空徧法界。佛有三身和十身。三身就是法身、報身、應身。十身就是菩提身、願身、化身、住持身、相好莊嚴身、勢力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

什麼是諸佛意?即是意能通達一切眾生的心意,眾生所想的事,佛都知道。以上是講諸佛的六根。

什麼是諸佛身光?佛的身光和光明不同,身光是接近於身;光明是徧照十方。

什麼是諸佛光明?佛所放的智慧光明,能照耀三千大千世界。

什麼是諸佛聲?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不需要翻譯,佛聲就有這樣的妙,無論距離多少世界,佛聲猶如在耳根一樣的清楚。

什麼是諸佛智?佛有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又有一切種智,還有無量的智慧。以上十問,在每一問題中,都有十種的解釋,到後邊會有圓滿的解答,現在述其概略。

唯願世尊。哀愍我等。開示演說。

一切菩薩和一切世間主說:「現在我們唯一的願望,是請世尊大發慈悲,哀憐愍念我們一切眾生,明顯的為我們開示,演說一切法,我們願聆聽慈音。」前邊二十個問題,佛在不思議品和離世間品中答覆。

又十方世界海一切諸佛,皆為諸菩薩說世界海。眾生海。法界安立海。佛海。佛波羅蜜海。佛解脫海。佛變化海。佛演說海。佛名號海。佛壽量海。    

世界因為太多,猶如大海,所以稱為「世界海」。又有十方世界海,在每一個世界中,有一位說法主,也就是教主,即是佛;在那裏轉大法輪,教化眾生。這一切諸佛,都為一切大菩薩說法,說世界有無量無邊,如同大海,所以稱為「世界海」。又說眾生也是無量無邊,如同大海,所以稱為「眾生海」。世界和眾生都在法界裏。法界是怎樣安立起來?法界猶如大海,所以稱「法界安立海」。在法界裏有很多的佛,佛猶如海之多,故稱為「佛海」。佛所說到彼岸的法門,猶如大海,故稱為「佛波羅蜜海」。又說佛得到解脫的法門,故為「佛解脫海」。佛有大神通變化海,故為「變化海」。佛演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之義理,猶如大海,故為「演說海」。每位佛都有自己的名號,積集如海,故為「名號海」。佛的壽命,如同大海一樣的廣大無邊,在華嚴經有壽量品,在法華經也有壽量品,都說佛的壽量無有窮際,所以稱為「佛壽量海」。

及一切菩薩誓願海。一切菩薩發趣海。一切菩薩助道海。一切菩薩乘海。一切菩薩行海。一切菩薩出離海。一切菩薩神通海。一切菩薩波羅蜜海。一切菩薩地海。一切菩薩智海。

在前邊是諸佛為一切菩薩說十種海。現在又為一切菩薩說另外十種海。這十種海,只說其大概的意思,等到後邊會詳細的說明。

什麼是一切菩薩誓願海?所有的菩薩,皆以四宏誓願為根本:①眾生無邊誓願度、②煩惱無盡誓願斷、③法門無量誓願學、④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天天作晚課時,都念一遍四宏誓願,但我們有沒有依照這四句誓願去修行?如果沒有的話,就是在佛前打妄語。將來的果報將不堪設想,一定會墮於三惡道。

【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包括人非人等,一切眾生有無量無邊之多。在每個眾生的身中,也有無量無邊的眾生。人就是一個大蟲子,在大蟲體內又有無量無邊小蟲子(細菌)。這些小蟲子寄存在大蟲的體內,仰仗大蟲的布施供養而生存。可是這種布施供養不是自動,或心甘情願,而是被動,出於強迫所逼。不布施是不行的。因為這些小強盜,是來搶奪你的血肉,可是又無法和他們脫離關係,因為沒有小蟲子,這個大蟲子也活不了,所以有互相幫助的因緣,大家共同生存。

每個大眾生,都養活無數的小眾生,好象獅子和龍,何其厲害,百獸俱畏,可是它們身上有無數小蟲子吃它的肉、喝它的血。因為無量眾生中又有無量眾生,所以說眾生無邊。雖然眾生無邊,但也要度眾生。怎樣來度化?所謂「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想教眾生開悟佛的智慧,首先要給眾生一點好處,令他發生好感,才有興趣,然後引進佛門,研究佛法。這是度眾生的方便法門。也就是用權巧方便法門來度一切眾生。

【煩惱無盡誓願斷】:修行佛法,要經得起考驗,要受得了考驗。凡是一切境界來了,無論是好的或是壞的,都是考驗。平等自己認為已經將一切看破又放下,覺得沒有執著了。結果境界一來,經不住誘惑,現出原形,被境界所轉。如果有定力,境界來了,心不動搖,好像沒有境界一樣,這樣才能轉境界,這種修行的功夫才是真正到家,才是真正看破放下。

譬如你在打坐用功的時候,來了一個境界,或是一個人,或是一個魔。手拿鋼刀要砍你的頭,這時,有定力的人是一副無所謂的態度,心想:「隨你的便,我不管,請你砍吧!反正生死是一樣,這是助我成道的好機會。」如果能這樣想,就不害怕了,這才是真正的功夫。

從前有個人,想出家修行,便道一間寺廟來問善知識(老和尚):「我出家可以嗎?」善知識說:「當然可以。但是有個條件,你能接受,才有資格出家。否則就不能出家。」這個人問:「什麼條件?」善知識說:「你如果誠心出家,就要聽我的指揮,我教你做什麼事情,你必須去做,不可違背。你能這樣,我便收你為徒弟」。這個人說:「我願意遵奉師父一切的指揮」。善知識又問:「你家中有些什麼人?」這個人說:「有父母、兄弟、姊妹、又有妻、又有子。他們都能自己生活,不需要我照顧,所以我想出家修行」。善知識又說:「現在我給你一把劍,你回家把家人統統殺死,你能做到嗎?」這個人說:「師父叫我這樣做,我就照師父的意思去做,絕對不違背」。善知識又說:「你將家人殺完之後,將這把劍掛在門後,回來就度妳出家」。這個人接劍之後,心在打妄想:「我怎麼可以殺死自己的親人?如果不這樣去做,善知識又不收我作徒弟」。正在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繼而一想:「位出家學道,只能如此。」於是把心一橫持劍回家,將家人全殺了,把劍掛在門後。然後回到善知識處,出家、修道。

這個人真的把全家殺了嗎?沒有。這是善知識的神通變化方便法門。來考驗這個人是否誠心出家?也就是令他斷了一切的親緣煩惱,心中清淨,有助成道。

當這個人持劍回家時,家人都在睡覺,他覺得是把家人殺死,其實是沒有殺,只不過,這是善知識的神通所現的境界。他按照善知識的吩咐,將劍掛在門後,即時返回寺廟。這把劍化成這個人,在門後上吊而死。

第二天早晨,家人起床之後,發現個人在門後上吊而死,留下很多珠寶,(善知識所變化的)家人認為他在外邊作強盜,搶來的珠寶,但又怕獲罪,所以上吊。於是乎,將珠寶作為生活之需,全家生活沒有問題。草草把屍體埋葬了。

他出家之後,以為家人都已被他殺死,乃下定決心用功修行,晝夜勤精進,不懈怠,不放逸。時時刻刻在提醒自己,如果不成道,怎麼能對得起被殺的家人?所以拼命地修行,完全沒有半點的煩惱和雜念。所謂「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十二年後,完成道業,得到無生法忍。這時,已得五眼六通,在定中知道家中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等,不但沒有死,反而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心想:「如果不是師父這樣的安排,我焉能開悟證果」。於是便到師父面前頂禮謝恩。

由此觀之,修道人沒有煩惱,才能成就道業,如有煩惱,道業就不會有所成就。修道人為什麼有欲心?因為有煩惱。為什麼會犯戒?因為有煩惱。煩惱是最害人的東西。為什麼會有煩惱?因為德行不夠,不能控制貪瞋癡的妄想,所以有煩惱。這是根本的問題,根本不解決,枝末是沒有用的。

【法門無量誓願學】:從抽象方面來說,法門是無量無邊,所以要發誓願來學它。具體上說,有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成佛的法門。修道人要選擇一種與自性相應的法門來專一修行,一門深入即可得解脫自在。所以修道人要發此誓願。

【佛道無上誓願成】:佛說的道理,是無上甚深微妙法,沒有比佛再高妙了。佛是三覺圓萬德備的聖人,我們要學佛,所以要發願修到三業清淨,證到三德圓滿。

凡是修行人,都要具足這四大誓願,才能成佛果。所以在晚課的時候,念到這四句誓願時,要在心中觀想,如何度眾生?如何斷煩惱?如何學佛法?如何成佛道?否則,口在念,心不觀,等於唱歌,了無實益。

一位菩薩發四個誓願,十位菩薩就發四十個誓願,乃至無數菩薩發無數誓願,猶如大海之多,所以稱為誓願海。

什麼是一切菩薩發趣海?即是一切菩薩求菩提道,猶如大海,故為發趣海。

什麼是一切菩薩助道海?即是積集菩提福智等資糧,來幫助修行成道業。

什麼是一切菩薩乘海?乘是運輸的工具,也就是車,即是將一切菩薩從因地載運到果地。

什麼是一切菩薩行海?即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行門。有這四無量心,再加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令眾生生親近之心,而信仰佛法。

什麼是一切菩薩出離海?即是永離業惑,而證得真理。也就是離苦海而得樂海。

什麼是一切菩薩神通海?菩薩的神通,廣大無邊,猶如大海,故稱為神通海。

什麼是一切菩薩波羅蜜海?就是修行到彼岸的法門。如前所講的十波羅蜜一樣。

什麼是一切菩薩地海?就是菩薩所修行的地位,如十信、十住、十行、十廻向、十地、等覺、妙覺。

什麼是一切菩薩智海?菩薩的智慧,猶如大海。 無論什麼法門,凡是無量無邊的情形,都用「海」字來形容其多的意思。

願佛世尊,亦為我等如是而說。    

唯願我佛世尊慈悲憐愍,為我們一切眾生,宣說這種道理。

世界海的問題,在華藏品中解答。眾生海的問題,在光明品中至十忍品中回答。世界安立海的問題,在世界成就品中答覆。佛海的問題,在不思議品中答。佛波羅蜜海的問題,在離世間品中答。佛解脫海的問題在入法界品中答。佛變化海的問題,在阿僧祇品中答。佛演說的問題,在四諦品中答。佛名稱海的問題,在名號品中答。佛壽量海的問題,在壽量品中答。其後十海的問題,在菩薩問明品以下,答十因問。

爾時諸菩薩威神力故。於一切供養具雲中。自然出音。而說頌言。

在這個時候,所有這些大菩薩,都有不可思議大威德神通力量。能在一切供養具雲裏邊,很自然的現出一種音聲,在這音聲中而說偈頌。有人在想:「這種供養雲怎會出音聲?」現在用科學來證明,這種境界並不出奇。譬如電視、收音機等,都可以將萬里以外的境界和音聲,傳到我們的耳根,歷歷分明如在面前。甚至其他星球的音聲和境界,坐在室內,都可以見得清楚,聽得清楚。我們人就有這種的神通,何況菩薩呢?其神通力更是妙不可言。在供養雲中現出說法音,是件平常事,不算是稀奇。等你開五眼時,無論看有形或無形,都無障礙,到那時候,便曉得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

供養具的意思,譬如解脫和尚讚歎佛所說的偈頌:「合掌以為華,身為供養具,善心誠實香,讚歎香煙布,諸佛聞此香,尋聲來相度,眾等勤精進,終不相疑誤。」

無量劫中修行滿 菩提樹下成正覺
為度眾生普現身 如雲充徧盡未來

佛在無量劫以前就修種種修福修慧的行門,福慧都修行圓滿,所以叫兩足尊。坐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成佛。為救度一切眾生,普徧示現妙色身,好像雲一樣,徧滿三千大千世界,盡未來際為眾生演說真實的妙法。

眾生有疑皆使斷 廣大信解悉令發
無邊際苦普使除 諸佛安樂咸令證

眾生有種種的疑惑,所謂「群疑滿腹,眾難填胸」。可是遇到佛,不能斷的懷疑都斷了,不能解決的困難也都解了。而令一切眾生發廣大的信解心,所謂「佛法如海,唯信可入」。有了信心,才能入佛法的大海。不但有信心,還要瞭解佛法的真實義,悉發大菩提心。又令眾生將無邊的苦,普徧滅除。諸佛是最安樂,也令眾生同樣得到安樂,就是佛的果位。

菩薩無數等剎塵 俱來此會同瞻仰
願隨其意所應受 演說妙法除疑惑

菩薩有無數量之多,等於刹海中的微塵(這是形容數量非常多)。這些菩薩,都來到菩提道場中,同時瞻仰佛。佛成佛時,放大光明,普徧十方法界,通知所有大菩薩,請一切諸佛,來菩提道場聽法。隨各人的根性而得應受的法益。演說妙法,來解除眾生的疑惑。

云何了知諸佛地 云何觀察如來境
佛所加持無有邊 願示此法令清淨   

在供養具雲中說:怎樣能明瞭知道諸佛地呢?怎樣才能觀察如來境界呢?佛所加持雖然沒有邊際,但是主要的是什麼?大眾都願佛慈悲,顯明指示這種妙法,令一切眾生得到清淨的本體。

云何是佛所行處 而以智慧能明入
佛力清淨廣無邊 為諸菩薩應開示     

什麼是佛所行處呢?和菩薩所行處有什麼不同?佛的智慧又是怎樣?怎樣才能明白佛所行處?又怎樣進入佛所行處?佛的力是怎樣?佛的清淨是怎樣?是如何的廣大無邊?請佛為諸菩薩大眾開示一番,令大家明白,而依法修行。

云何廣大諸三昧 云何淨治無畏法
神通力用不可量 願隨眾生心樂說    

怎樣是佛的廣大三昧?又怎樣是佛清淨修治的無畏法?怎樣是佛的神通妙用?大概是沒有數量吧!願我佛隨順一切眾生所希望的,來為大眾解說一番,令其明瞭。

諸佛法王如世主 所行自在無能制
及餘一切廣大法 為利益故當開演    

諸佛都是法中之王,也像世間之主。佛的權力,超過一切,所以所行所作都自在,無人能制止,或能破壞。 以及其餘一切廣大的佛法,為利益眾生的緣故,諸佛應當為我們大眾開示演說。

佛眼云何無有量 耳鼻舌身亦復然
意無有量復云何 願示能知此方便    

佛的眼睛為什麼沒有量呢?佛的耳為什麼沒有量呢?佛的鼻為什麼沒有量呢?佛的舌為什麼沒有量呢?佛的身為什麼沒有量呢?佛的意為什麼沒有量呢?佛的六根都是無量的,這是怎麼回事呢?願佛慈悲,顯明指示在法會中的大眾,令其知這種方便法門。

如諸剎海眾生海 法界所有安立海
及諸佛海亦無邊 願為佛子咸開暢   

好像微塵數那樣多的刹海,和一切眾生海,以及盡虛空所有的法界是怎樣安立的,一切的佛海也有無量無邊。現在願佛慈悲,為佛弟子開示暢演這種海的境界,我們都願意聆聽妙法。

永出思議眾度海 普入解脫方便海
所有一切法門海 此道場中願宣說

如何能永遠超出思議眾度海?如何能普入解脫自在方便海?又如何修行所有的一切法門海?在道場中所有大眾,都在等待世尊宣說妙法。

這十首偈頌,是菩薩在供養具雲中所說的問題,也就是把前邊所問的四十個問題,又重新說一遍,令一切眾生在腦海中加深華嚴經所講的道理。一言以蔽之,就是講行菩薩道的行門。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即於面門眾齒之間。放佛剎微塵數光明。

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知道諸大菩薩心中所想念的事,即刻在鼻下齒上之間,放出佛刹微塵數那樣多的光明。每一道光明中的顏色都不同,有金色金光,白色白光,紅色紅光,黃色黃光,青色青光,種種色光而不相同。 佛為什麼要放光呢?因為佛在菩提樹下成正覺時,召請十方諸佛和一切菩薩,乃至諸天鬼神眾等,來到道場。好像我們請客,先發請帖,說明日期地址。佛放光代表請帖,請諸佛菩薩來參加吉祥盛會,所以十方菩薩都放種種供養雲,來請佛說法。

所謂眾寶華徧照光明。出種種音莊嚴法界光明。垂佈微妙雲光明。十方佛坐道場現神變光明。一切寶燄雲蓋光明。充滿法界無礙光明。徧莊嚴一切佛剎光明。迥建立清淨金剛寶幢光明。普莊嚴菩薩眾會道場光明。妙音稱揚一切佛名號光明。  

所說的光明有十種:①一切寶蓮花的光,普徧照耀十方的光明。②出種種妙音莊嚴法界的光明。③向下垂佈微妙雲的光明。④十方佛坐道場,現出不可思議神通變化的光明。⑤一切寶的光燄,結成雲蓋的光明。⑥普徧充滿十方法界,一切種種無礙的光明。⑦普徧莊嚴一切佛刹妙好的光明。⑧在莊嚴中的莊嚴,在清淨中的清淨,建立如金剛寶幢的光明。⑨普徧莊嚴一切菩薩眾會道場的光明。⑩出妙音稱揚一切佛名號的光明。這些光明,能令眾生得見而生恭敬心,並發菩提心。

如是等佛剎微塵數。一一復有佛剎微塵數光明以為眷屬。其光悉具眾妙寶色。普照十方,各一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

像前邊所說的光明,猶如佛刹海中的微塵那樣之多。在每一個佛刹的微塵數裏邊,又有佛刹微塵數的光明,來作為眷屬。在每道光明中又都具足無量的眾妙寶的顏色,這種寶光寶色又普徧照耀於十方,各有一億佛剎微塵數的世界海。

彼世界海,諸菩薩眾。於光明中。各得見此華藏莊嚴世界海。以佛神力。其光於彼一切菩薩眾會之前。而說頌言。     

在每一個世界海裏邊,都有菩薩,其數量無法可計。在佛所放齒光明之中,每位菩薩,無論離菩提道場有多少世界之遠,都能見到這種華藏世界海,如同在面前,這種境界是不可思議。佛以大威神力,將這種光明現於每位菩薩道場眾會之前,這些菩薩在光明中而說頌言。

無量劫中修行海 供養十方諸佛海
化度一切眾生海 今成妙覺徧照尊    

佛在往昔因地的時候,發菩提心來修行,經過無量劫,所修行的法門如海。其中法門是供養十方諸佛,用身、口、意三業來供養三寶。恭敬佛、禮拜佛為身供養。讚歎佛、歌頌佛為口供養。思惟佛、觀想佛為意供養。佛成佛之後,就要教化眾生,雖然眾生的數量猶如大海,可是佛還是要化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皆成妙覺(佛),而徧照法界的世尊。

毛孔之中出化雲 光明普照於十方
應受化者咸開覺 令趣菩提淨無礙

在佛身每一根毛孔中,都現出無量的化雲。在化雲中有光明,能普徧照於十方法界。應該受佛教化的眾生,統統開大覺悟而得到智慧,令其趣向菩提清淨無礙的道路,得到光明的果報。

佛昔往來諸趣中 教化成熟諸群生
神通自在無邊量 一念皆令得解脫    

佛在往昔的時候,為教化一切善根成熟的眾生。常在六道輪廻中轉來轉去。因為佛有無量無邊的自在神通力。所以在一念之中,皆令無量眾生得到解脫。

摩尼妙寶菩提樹 種種莊嚴悉殊特
佛於其下成正覺 放大光明普威耀    

用摩尼妙寶所莊嚴的菩提樹王,又用種種珠寶來莊嚴,顯得特別而殊勝。當佛在菩提樹王下成正覺時,就放大光明,普徧威耀於十方法界。

大音震吼徧十方 普為弘宣寂滅法
隨諸眾生心所樂 種種方便令開曉

佛的音聲,大如震吼,能徧滿十方法界。普為一切眾生弘揚宣說寂靜涅槃之法。隨順眾生心中所樂,而用種種方便法門,令眾生開悟得智慧。

往修諸度皆圓滿 等於千剎微塵數
一切諸力悉已成 汝等應往同瞻禮

佛在往昔所修到彼岸的法門,都修圓滿了。所修到彼岸法門,等於千劫微塵數那樣的多。佛所有的十力,都完全已成就了。你們大家應該往菩提樹下,一同瞻仰佛、禮拜佛。

十方佛子等剎塵 悉共歡喜而來集
已雨諸雲為供養 今在佛前專覲仰

十方的佛子,等如刹塵之多。他們歡喜而踴躍的來到菩提道場中集會。他們用種種雲供養佛。現在都在佛的金剛寶座前邊,專心覲仰佛、頂禮佛、恭敬佛。

如來一音無有量 能演契經深大海
普雨妙法應群心 彼兩足尊宜往見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一音散為無量音,無量音出於一音。可是無量眾生,能各解其意。佛能演說經典的妙義,這種義理深如大海。普雨妙法,是隨應眾生的心願所樂聽之法。釋迦牟尼佛,已成兩足尊;你們眾賢聖,應該去見佛。正是時機,不可錯過。

三世諸佛所有願 菩提樹下皆宣說
一剎那中悉現前 汝可速詣如來所

三世一切諸佛,所發種種的大願海。佛在菩提樹下,統統宣說出來。令眾生知道佛所發願,是成佛的願。佛在一刹那之間,將願海都宣說顯現出來。你們大家趕快到菩提樹下去,聽佛說妙法。

過去世的佛,是已經成就的佛。現在世的佛,是現今成的佛。未來世的佛,是當來成的佛。當來的佛,就是現在的眾生,現在的眾生,就是當來的佛。尤其是現在修行人,一定是當來佛。因為你在修成佛的法。

各位!人與人之間,切記!不要互相生煩惱。或者你看我不對,我看你不好。你們仔細來觀察,佛和佛相見時,都是互相恭敬,絕對不發脾氣。我們修道人,要把眾生當作未來的佛,如果對眾生發脾氣,等於對未來佛發脾氣一樣。如是思之,就沒有脾氣了。而且能和顏悅色對待一切眾生。

三世諸佛都發無量的願,我們修道人,一定要發願。發願成佛,就成佛。發願做鬼,就做鬼。成佛的願,就是「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同時也是四宏誓願:①「眾生無邊誓願度」。問問自己,度了沒有度?沒有度,就要度。②「煩惱無盡誓願斷」。問問自己,斷了沒有斷?沒有斷,就要斷。③「法門無盡誓願學」。問問自己,學了沒有學?沒有學,就要學。④「佛道無上誓願成」。問問自己,成了沒有成?沒有成,就要成。這樣反問自己,就是成佛願。做鬼的願,就是不守五戒,做十惡的事,損人利己,勾心鬥角,明爭暗奪,為目的不擇手段,以怨報德,過河拆橋,這是做鬼的條件。

毘盧遮那大智海 面門舒光無不見
今待眾集將演音 汝可往觀聞所說    

毗盧遮那是梵語,譯為「徧一切處」。是清淨法身佛,盡虛空徧法界,都是毗盧遮那佛法身所在之地。他的智慧猶如大海。現在,這位佛的面門放出萬丈霞光,沒有一個地方是看不見的。他正在等待一切菩薩眾會聚集,即將要宣揚—無上微妙法音。你們應當一起去瞻仰及聆聽他所演說的妙法。

爾時十方世界海一切眾會。蒙佛光明所開覺已。各共來詣毘盧遮那如來所。親近供養。

在這個時候,十方世界海中的每一個世界,都有佛坐道場,有大眾海會。他們承蒙釋迦牟尼佛從齒間所放出的光明。在光明中為他們說法,令其所聞而覺悟之後,各各同時來到娑婆世界的菩提樹下,釋迦牟尼佛所現的法身毗盧遮那佛的處所,來親近佛、供養佛。

所謂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東。次有世界海。名清淨光蓮華莊嚴。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摩尼瓔珞金剛藏。佛號法水覺虛空無邊王。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觀察勝法蓮華幢。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各現十種菩薩身相雲。徧滿虛空。而不散滅。

在我們華藏世界海的東邊,又有一個世界海,名叫清淨光蓮華莊嚴。在東方世界種中(世界也有種子,才能生出另外一個世界)。又有一個國土,名叫摩尼瓔珞金剛藏。在那個國土中有一位佛,佛號叫法水覺虛空無邊王。在那位佛的大眾海會中,有位菩薩中的大菩薩,名叫觀察勝法蓮華幢。他和東方世界海中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在一起,來到佛所。每位菩薩現出十種菩薩身相雲。微塵數的菩薩,所現微塵的十種雲。雖然徧滿虛空,但是互相交映,互相無礙,而不散滅,永遠存在虛空中,令一切眾生看得清清楚楚。

復現十種雨一切寶蓮華光明雲。復現十種須彌寶峯雲。復現十種日輪光雲。復現十種寶華瓔珞雲。復現十種一切音樂雲。復現十種末香樹雲。復現十種塗香燒香眾色相雲。復現十種一切香樹雲。

又現出來十種好象下雨一樣的一切寶蓮華光明雲,又現出來十種須彌寶峰雲,又現出來十種日輪光雲,又現出來十種寶華瓔珞雲,又現出來十種一切音樂雲,又現出來十種末香樹雲,又現出十種塗香燒香眾色相雲,又現出來十種一切香樹雲。

在前邊是十方中的東方菩薩所現種種的雲。本來在名相上看來,人人都明白,不需要再講。可是講經的規矩,即使明白,也要講一遍,若不明白,更應該講一遍。講得好,也要講一遍,講得不好,也要講一遍。不管明白不明白,講得好不好,講經的人,都要講一遍。不是說:「這一段經文,你們大家都明白了,不必再講了。」有人說:「不必講,法師你為什麼又要講?」你怎知道大家都明白?如有一人不明白,豈不是聽了一次糊塗經?就是所有的人,都明白經義,多講一遍,多聽一遍,在八識田中,多種一遍菩提種子,也是有益處的。

為什麼不講?就因為本身不明白,所以馬虎講過去。這是欺騙聽經人的行為。不管聽眾明白不明白?我的宗旨,知道多少就講多少,我不知道的,我就不講,我所知道的,我就講。我不會說:「你們大家都明白了,我不必再講」。為什麼我不講呢?因為我也不明白,所以我沒有法子講。我現在要照我要講的意思來講。講經還要照顧到聽經人的教育程度,如果咬文嚼字,雖然用優美的詞句,很動聽的言語,可是聽經的人聽不懂,那又有什麼用處呢?

講經的方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深者見深,淺者見淺,看法不同。各位!要學佛法,要真正明白佛經的道理,才算真明白。否則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或者一知半解,不知所以然,那是沒有用處的。

還有,我講經主張教人去身體力行。單單明白,不去修行,那是「說食不飽,畫餅充饑」而已。若是不明白,但肯努力修行,一定會成功,會證得道果。所以不要學口頭禪,不要學文字般若。能背誦幾部經典的注解,而不實地修行,那不是一位真正的法師,而只能說是一位口頭禪法師。這一點希望各位注意,不要作口頭禪法師,要作道德高尚的法師。

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諸供養雲。悉徧虛空。而不散滅。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像前邊所說有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供養雲。每位菩薩所現的供養雲,都是徧滿虛空。互相無障礙又無雜亂,各有各的雲,永遠不散滅。現出種種供養雲之後,所有的菩薩皆右繞三帀,向佛頂禮,以為供養。

這種種供養雲,為什麼不散呢?因為諸佛菩薩神力所加持,若不是諸佛菩薩的神通力量,早就應該散滅。但是這種種雲都停止在虛空中,永不散滅。不但在當時是這種情形,甚至如今,也是這樣子。這種境界,就是華嚴的境界。華嚴經的境界,是沒有法子可以想像的,也沒有法子可以講得出。那麼,無法可想、無法可講,就不想嗎?就不講嗎?不是的,在無法可想之情形下,也要想一想;在無法可講之情況下,也要講一講。講這個無法可想無法可講的講,也就是不說之說,不講之講,無可言說而言說。

無論什麼經典,能依照其法理去修行,就是真的。不依法修行,就是假的。沒有一部經是真的。為什麼?若是真的,為什麼不去做?為什麼做不到?想一想!如果會講經會說法,可是不修行不守戒律,是沒有一點用處的。假設用功修行,就是不會講經,也能得到好處。何況修行到了最高境界,自然而然就會講經說法。

有人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典,都是真的,怎說是假的?可是經雖然是真的,如果沒有人去用它,就是真的又有什麼用?要能去用它,才是真的。舉出一個譬喻,好像米飯,這是真的。若沒有人去吃飯,也變成假的,因為吃飯,可以治饑餓。所以我主張實實在在修行,知道經義,依法修行,雙管齊下,才能有立竿見影之效。

在明朝有位龍褲禪師,他是位目不識丁的和尚,只知修行,不會誦經。有一天,遇到一位善知識,指示修行法門,參「念佛是誰?」於是他到山洞去修行而得到開悟。後來到北京去為皇帝母親之亡魂作法會,超度皇母升天界,皇帝非常歡喜,賜褲一條,所以後人稱他為龍褲禪師。

這位龍褲禪師,已開五眼、證六通。他到皇宮的時候,皇帝要測驗他是否高僧,事先在宮門地下埋一部金剛經。他到門口時,合掌恭敬而不進門。皇帝知道他是高僧,又測驗他的定力如何?乃命兩名宮女為他淨身,而他若無其事,不動心,因此皇帝對他特別禮遇。

有一天,皇帝同他到御花園欣賞奇花異草,他無興趣,唯獨對園中寶塔感到興趣,皇帝特賜予他,他用神通力置於袖中,淩雲而去,這個公案,是說修行勝於一切。

我們能不能不為境界所轉?不能的話,要趕緊參「念佛是誰?」 虛雲老和尚說:「是口念?是心念?口念,為何睡覺不念?心念,為何死時不念?」所以大家參吧!不要打妄想。

神通有兩種:一為科學神通、一為自然神通。現在的無線電是科學神通,五百年後,更為進步,但是不能了生脫死。電視雷達之類的神通,雖然也有變化妙用,但這是人為的神通,而不是自然的神通。我們所求的是自然的神通,並不是人為的神通,所以不要欣賞電視的節目,因它能令你生退轉心。一旦,你能證得五眼的時候,便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境界,清清楚楚的現其前,那才是真享受。

即於東方。各化作種種華光明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    

一切菩薩,就在東方(這些菩薩沒有到華藏世界來,佛也沒有去到東方世界海,可是好像互相面對面一樣),各化做種種蓮華的大光明藏,變化為師子之座。每位菩薩,都在師子座上,結雙跏趺坐,現三昧相,聆聽佛演說大方廣佛華嚴經——一真法界的妙理。

此華藏世界海南。次有世界海。名一切寶月光明莊嚴藏。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無邊光圓滿莊嚴。佛號普智光明德須彌王。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普照法海慧。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各現十種一切莊嚴光明藏摩尼王雲。徧滿虛空而不散滅。    

在我們華藏世界海的南邊,又有一個世界海,名叫一切寶月光明莊嚴藏。在南方世界種中,又有一個國土,名叫無邊光圓滿莊嚴。在那個國土中有一位佛,佛號叫普智光明德須彌王。在那位佛的大眾海會中,有位大菩薩,名叫普照法海慧。他和南方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在一起,一同來到菩提道場。每位菩薩,各現出十種具足種種莊嚴光明藏摩尼王雲。雖然徧滿虛空,但是不相障礙,永遠存在,而不散滅,令一切眾生看得非常清楚。

復現十種雨一切寶莊嚴具,普照耀摩尼王雲。復現十種寶燄熾然稱揚佛名號摩尼王雲。復現十種說一切佛法摩尼王雲。復現十種眾妙樹莊嚴道場摩尼王雲。復現十種寶光普照現眾化佛摩尼王雲。復現十種普現一切道場莊嚴像摩尼王雲。復現十種密燄燈,說諸佛境界摩尼王雲。復現十種不思議佛剎宮殿像摩尼王雲。復現十種普現三世佛身像摩尼王雲。    

又現出來十種好像下雨般的一切寶莊嚴具,普徧照耀摩尼王雲。又現出來十種寶燄非常茂盛光,稱揚佛名號摩尼王雲。又現出來十種摩尼王雲中,而宣說一切佛法妙義摩尼王雲。又現出來十種所有菩提妙樹來莊嚴道場摩尼王雲。又現出來十種寶光普照法界,現出變化眾佛摩尼王雲。又現出來十種普現一切道場莊嚴像的摩尼王雲,又現出來十種密焰燈光中演說諸佛境界這種摩尼王佛,又現出來十種不思議佛刹宮殿像摩尼王雲,又現出來十種普徧現十方三世佛身像這種摩尼王佛。

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摩尼王雲。悉徧虛空而不散滅。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即於南方。各化作帝青寶閻浮檀金蓮華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    

像在前邊所說有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摩尼王雲,完全徧滿於虛空中,而不散滅,永遠存在虛空中。現出這種種摩尼王雲之後,這些菩薩,右繞三帀,向佛頂禮,以為供養於佛。就在南方,各化現帝青寶(帝釋天最名貴的青色摩尼寶)閻浮檀金蓮華藏(閻浮就是南贍部洲,也就是我們所在的世界。據說有檀金樹所結的果實,落在河中,其汁染沙成金。又一說,其葉落在河中,變成金子,這種金光,比一般普通金光要百萬倍)。這種師子之座,每位菩薩都在座上,結雙跏趺坐,現三昧相,聆聽毗盧遮那佛演說妙法。

此華藏世界海西。次有世界海。名可愛樂寶光明。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出生上妙資身具。佛號香燄功德寶莊嚴。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月光香燄普莊嚴。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各現十種一切寶香眾妙華樓閣雲。徧滿虛空而不散滅。    

在我們華藏世界海的西邊,又有一個世界海,名叫可愛樂寶光明。在西方世界種中,又有一個國土,名叫出生上妙資身具(就是五穀和水果一類的植物,能資養身體)。在那個國土中,又有一位佛,佛號名叫香燄功德寶莊嚴。在那位佛的大眾海會中,有位大菩薩,名叫月光香燄普莊嚴。他和西方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在一起,一同來到菩提道場。每位菩薩,各在虛空中現出十種一切寶香和妙華來莊嚴樓閣雲。有微塵數的菩薩,現出微塵數的樓閣雲而徧滿虛空,可是不雜亂,有條不紊,永遠不散滅。

復現十種無邊色相,眾寶王樓閣雲。復現十種寶燈香燄樓閣雲。復現十種一切真珠樓閣雲。復現十種一切寶華樓閣雲。復現十種寶瓔珞莊嚴樓閣雲。復現十種普現十方一切莊嚴光明藏樓閣雲。復現十種眾寶末間錯,莊嚴樓閣雲。復現十種周徧十方,一切莊嚴樓閣雲。復現十種華門鐸網樓閣雲。    

在虛空中又現出十種無邊色相,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邊妙好色相這種樓閣雲。在虛空中又現出十種寶燈,有種種香華燄這種樓閣雲,在虛空中又現出來十種一切真珠所鑲這種樓閣雲。在虛空中又現出來十種一切寶和華所莊嚴樓閣雲。在虛空中又現出來十種一切妙寶所編的瓔珞來莊嚴這種樓閣雲。在虛空中又現出來十種普徧現於十方一切妙寶莊嚴光明藏這種閣雲樓。在虛空中又現出來十種眾寶末和其他真珠末,互相間錯而輝映,既美麗又莊嚴這種樓閣雲。在虛空中又現出來十種一切妙寶來莊嚴,而周徧十方一切處這種閣雲樓。在虛空中又現出來十種一切妙華、一切門戶、一切金鐸(在門上所掛的大型金鈴)、一切寶網來莊嚴這種樓閣雲。

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樓閣雲。悉徧虛空而不散滅。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即於西方。各化作真金葉大寶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    

像在前邊所說有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樓閣雲,都普徧充滿於虛空,可是不散滅,這些微塵數菩薩,現出微塵數那麼多樓閣雲之後,又右繞三帀,向佛頂禮叩拜,以為供養於佛。就在西方,這些菩薩,各化現真金葉大寶藏師子之座,每位菩薩都在座上,結雙跏趺坐,現三昧相,一心一意聽佛說法。

此華藏世界海北。次有世界海。名毗瑠璃蓮華光圓滿藏。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優缽羅華莊嚴。佛號普智幢音王。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師子奮迅光明。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各現十種一切香摩尼眾妙樹雲。徧滿虛空而不散滅。    

在我們華藏世界海的北邊,又有一個世界海,名叫毗瑠璃蓮華光圓滿藏。在北方世界種中,又有一個國土,名叫優缽羅華莊嚴。在那個國土中,又有一位佛,佛號普智幢音王。在那位佛的大眾海會中,有位大菩薩名叫師子奮迅光明。他和北方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在一起,一同來到菩提道場。每位菩薩各現出來十種一切香摩尼眾妙樹雲,徧滿在虛空,而不散滅。

復現十種密葉妙香莊嚴樹雲。復現十種化現一切無邊色相樹莊嚴樹雲。復現十種一切華周布莊嚴樹雲。復現十種一切寶燄圓滿光莊嚴樹雲。復現十種現一切栴檀香菩薩身莊嚴樹雲。復現十種現往昔道場處不思議莊嚴樹雲。復現十種眾寶衣服藏如日光明樹雲。復現十種普發一切悅意音聲樹雲。    

各現出來十種密密的樹葉,發出微妙不可思議的香氣,又非常莊嚴的樹雲。各現出來十種變化無邊的種種色相,又美麗又莊嚴的樹雲。各現出來十種一切妙華周布而莊嚴的樹雲。各現出來十種一切寶焰圓滿光而莊嚴的樹雲。各現出來十種一切栴檀香,在香中又現出菩薩身而莊嚴的樹雲。各現出來十種佛在往昔修行的道場、供養三世一切諸佛的道場、說法的道場,種種不可思議而莊嚴的樹雲。各現出來十種眾寶所制的衣服藏,如同太陽光明的樹雲。各現出來十種普徧發生一切令人聞之,心而悅意的音聲樹雲。

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樹雲。悉徧虛空而不散滅。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即於北方。各化作摩尼燈蓮華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    

像前邊所說有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樹雲,徧滿於虛空,永不散滅。這些微塵數菩薩,在現出微塵數樹雲之後,即向右繞三帀,向佛頂禮,作為供養。就在北方,這些菩薩各現出摩尼寶燈蓮華藏師子之座。每位菩薩皆在其座上,結雙跏趺坐,現三昧相,一心一意聆聽佛說法。

此華藏世界海東北方。次有世界海。名閻浮檀金玻璃色幢。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眾寶莊嚴。佛號一切法無畏燈。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最勝光明燈無盡功德藏。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各現十種無邊色相寶蓮華藏師子座雲。徧滿虛空而不散滅。

在這個華藏世界海的東北方,有一個世界海,名叫閻浮檀金玻璃色幢。在那個世界種中,有一個國土,名叫眾寶莊嚴。在那個國土中,有位佛,佛號叫一切法無畏燈。在那位佛的大眾海會中,有位大菩薩,名叫最勝光明燈無盡功德藏。他和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一同來到佛前。每位菩薩,各現出十種無邊色相寶蓮華藏的師子座雲,徧滿於虛空中,而不散滅。

復現十種摩尼王光明藏師子座雲。復現十種一切莊嚴具種種校飾師子座雲。復現十種眾寶鬘燈燄藏師子座雲。復現十種普雨寶瓔珞師子座雲。復現十種一切香華寶瓔珞藏師子座雲。復現十種示現一切佛座莊嚴摩尼王藏師子座雲。復現十種戶牖階砌及諸瓔珞一切莊嚴師子座雲。復現十種一切摩尼樹寶枝莖藏師子座雲。復現十種寶香間飾日光明藏師子座雲。    

又現出十種摩尼王光明藏師子座雲。又現出十種一切莊嚴具和種種裝飾品,非常美麗而又莊嚴的師子座雲。又現出十種一切妙寶所作鬘和燈燄藏的師子座雲,又現出十種普雨一切寶珠瓔珞來莊嚴的師子座雲,又現出十種有香有華有眾寶有瓔珞的師子座雲,又現出十種諸佛座莊嚴摩尼王藏的師子座雲,又現出十種門窗臺階砌成和一切瓔珞所莊嚴的師子座雲,又現出十種摩尼寶樹的枝和莖藏的師子座雲,又現出十種眾寶和眾香互相間飾,好像太陽光明藏的師子座雲。

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師子座雲。悉徧虛空而不散滅。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即於東北方。各化作寶蓮華藏摩尼光幢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    

像前邊所說有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師子座雲,徧滿在虛空中,可是永不散去又永不消滅。這些菩薩現出種種師子座樹雲之後,往右繞三帀,向佛頂禮,以為供養。就在東北方,這些菩薩,各又現出寶蓮華藏摩尼光幢所變化的師子之座。每位菩薩在其座上,結雙跏趺坐,現三昧相,一心一意地聆聽佛說妙法。

此華藏世界海東南方。次有世界海。名金莊嚴瑠璃光普照。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清淨香光明。佛號普喜深信王。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慧燈普明。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各現十種一切如意王摩尼帳雲。徧滿虛空而不散滅。

在這個華藏世界海的東南方,有一個世界海名叫金莊嚴瑠璃光普照。在那個世界種中,有一個國土,名叫清淨香光明。在那個國土中,有一位佛,佛號叫普喜深信王。在那位佛的大眾海會中,有一位大菩薩,名叫慧燈普明。他和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在一起,一同來到佛所。每位菩薩,各現出十種一切如意王摩尼的帳雲,普徧充滿於虛空中,互相輝映,又不雜亂、又不散滅。

復現十種帝青寶一切華莊嚴帳雲。復現十種一切香摩尼帳雲。復現十種寶燄燈帳雲。復現十種示現佛神通說法摩尼王帳雲。復現十種現一切衣服莊嚴色像摩尼帳雲。復現十種一切寶華叢光明帳雲。復現十種寶網鈴鐸音帳雲。復現十種摩尼為臺,蓮華為網帳雲。復現十種現一切不思議莊嚴具色像帳雲。    

又現出十種帝青寶種種華莊嚴的帳雲,又現出十種一切香摩尼帳雲,又現出十種眾寶燄燈的帳雲。又現出十種示現十方三世一切佛神通說法摩尼王的帳雲,又現出十種一切衣服莊嚴身體摩尼的帳雲,又現出十種一切寶華叢放出很多光明的帳雲。又現出十種用七寶所造的寶網,和種種金鈴木鐸發出微妙音的帳雲。又現出十種用摩尼寶所砌的台,用蓮花所做的網帳雲。又現出十種一切不可思議莊嚴具色像的帳雲。

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眾寶帳雲。悉徧虛空而不散滅。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即於東南方。各化作寶蓮華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

像在前邊所說有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眾寶帳雲,完全徧滿虛空,永不散去又不消滅。現出這種帳雲之後,一切菩薩都右繞三帀,向佛頂禮,作為供養。就在東南方,這些菩薩,各又現出寶蓮華藏所變化師子之座。每位菩薩在其座上,結雙跏趺坐,現三昧相,一心一意地聆聽佛說法。

此華藏世界海西南方。次有世界海。名日光徧照。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師子日光明。佛號普智光明音。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普華光燄髻。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各現十種眾妙莊嚴寶蓋雲。徧滿虛空而不散滅。

在這個華藏世界海的西南方,有一個世界海,名叫日光徧照。在那個世界種中,有一個國土,名叫師子日光明。在那個國土中,有一位佛,佛號叫普智光明音。在那位佛的大眾海會中,有一位大菩薩,名叫普華光燄髻。他和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在一起,一同來到佛所。每位菩薩,各現出十種用眾妙寶所莊嚴的寶蓋雲,普徧充滿於虛空,互相無障礙,而不散滅。

復現十種光明莊嚴華蓋雲。復現十種無邊色真珠藏蓋雲。復現十種一切菩薩悲愍音摩尼王蓋雲。復現十種眾妙寶焰鬘蓋雲。復現十種妙寶嚴飾垂網鐸蓋雲。復現十種摩尼樹枝莊嚴蓋雲。復現十種日光普照摩尼王蓋雲。復現十種一切塗香燒香蓋雲。復現十種栴檀藏蓋雲。復現十種廣大佛境界普光明莊嚴蓋雲。    

又現出十種光明莊嚴華蓋雲,又現出十種無邊顏色真珠藏的蓋雲,又現出十種在雲中發出一切菩薩悲愍的音聲摩尼王的蓋雲,又現出十種眾寶火燄結成花鬘的蓋雲,又現出十種一切妙寶來莊嚴校飾垂網鐸的蓋雲,又現出十種摩尼寶樹的枝來莊嚴的蓋雲,又現出十種日光普照摩尼王的蓋雲,又現出十種一切塗香燒香種種香的蓋雲,又現出十種栴檀香藏的蓋雲。又現出十種廣大佛境界,普徧來莊嚴的蓋雲。

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眾寶蓋雲。悉徧虛空而不散滅。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即於西南方。各化作帝青寶光燄莊嚴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

像在前邊所說有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眾寶蓋雲,完全徧滿虛空,不散開不消滅。這些菩薩現出這種蓋雲之後,都向右繞三帀,向佛頂禮,作為供養。就在西南方,這些菩薩,各又現出帝青寶光燄莊嚴藏所變化師子之座。每位菩薩皆在其座上,結雙跏趺坐,現三昧相,一心一意地聆聽佛說法。

此華藏世界海西北方。次有世界海。名寶光照耀。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眾香莊嚴。佛號無量功德海光明。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無盡光摩尼王。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各現十種一切寶圓滿光雲。徧滿虛空而不散滅。

在這個華藏世界海的西北方,有一個世界海,名叫寶光照耀。在那個世界種中,有一個國土,名叫眾香莊嚴。在那個國土中,有一位佛,佛號叫無量功德海光明。在那位佛的大眾海會中,有一位大菩薩,名叫無盡光摩尼王。他和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在一起,一同來到佛所。每位菩薩各現出來十種一切寶圓滿光雲,普徧於虛空,而不散滅。  

復現十種一切寶焰圓滿光雲。復現十種一切妙華圓滿光雲。復現十種一切化佛圓滿光雲。復現十種十方佛土圓滿光雲。復現十種佛境界雷聲寶樹圓滿光雲。復現十種一切瑠璃寶摩尼王圓滿光雲。復現十種一念中現無邊眾生相圓滿光雲。復現十種演一切如來大願音圓滿光雲。復現十種演化一切眾生音摩尼王圓滿光雲。

又現出十種一切寶焰的圓滿光雲,  又現出十種一切妙華的圓滿光雲,又現出十種一切化佛的圓滿光雲,又現出十種十方佛土的圓滿光雲,又現出十種佛境界雷聲寶樹的圓滿光雲,又現出十種一切瑠璃寶摩尼王的圓滿光雲。又現出十種在一念之中,現出無邊眾生相的圓滿光雲。又現出十種演說三世諸佛所發大願音的圓滿光雲,又現出十種演化一切眾生音摩尼王的圓滿光雲。

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圓滿光雲。悉變虛空而不散滅。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即於西北方。各化作無盡光明威德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

像在前邊所說有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圓滿光雲,完全徧滿虛空,也不散開,也不消滅。永久存在虛空中。這些菩薩現出這種雲之後,乃向右繞三帀,向佛頂禮,作為供養。就在西北方,這些菩薩各現出無盡光明威德藏所變化的師子之座。每位菩薩安坐其座,結雙跏趺坐,現三昧相,一心一意地聆聽佛說法。

此華藏世界海下方。次有世界海。名蓮華香妙德藏。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寶師子光明照耀。佛號法界光明。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法界光焰慧。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各現十種一切摩尼藏光明雲。徧滿虛空而不散滅。    

在這個華藏世界海的下方,有一個世界海,名叫蓮華香妙德藏。在那個世界種中,有一個國土,名叫寶師子光明照耀。在那國土中,有一位佛,佛號是法界光明。在那位佛的大眾海會中,有位大菩薩,名叫法界光焰慧。他和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在一起,一同來到佛所。每位菩薩各現出來十種一切摩尼藏這種光明雲,普徧於虛空,而不散滅。    

復現十種一切香光明雲。復現十種一切寶燄光明雲。復現十種出一切佛說法音光明雲。復現十種現一切佛土莊嚴光明雲。復現十種一切妙華樓閣光明雲。復現十種現一切劫中諸佛教化眾生事光明雲。復現十種一切無盡寶華蘂光明雲。復現十種一切莊嚴座光明雲。

又現出十種一切香的光明雲,又現出十種一切寶焰的光明雲,又現出十種一切諸佛演說妙法音的光明雲,又現出十種一切諸佛國土清淨而莊嚴的光明雲,又現出十種一切妙華樓閣的光明雲。又現出十種一切無量劫中,所有佛如何教化眾生事的光明雲。又現出十種一切無盡寶華蘂的光明雲,又現出十種一切莊嚴法座的光明雲。

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光明雲。悉徧虛空而不散滅。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即於下方。各化作寶燄燈蓮華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座。

像在前邊所說有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光明雲,完全徧滿虛空,既不散開,又不消滅。這些菩薩現出這種光明雲之後,乃右繞三帀,向佛頂禮,作為供養。就在下方,這些菩薩,各又現出寳燄燈蓮華藏所變化師子之座。每位菩薩安坐其上,結雙跏趺坐,現三昧相,一心一意地聆聽佛說法。  

此華藏世界海上方。次有世界海。名摩尼寶照耀莊嚴。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無相妙光明。佛號無礙功德光明王。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無礙力精進慧。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來詣佛所。各現十種無邊色相寶光焰雲。徧滿虛空而不散滅。    

在這個華藏世界海的上方,有個世界海,名叫摩尼寶照耀莊嚴。在那個世界種中,有一個國土,名叫無相妙光明。在那個國土中,有一位佛,佛號是無礙功德光明王。在那位佛的大眾海會中,有位大菩薩,名叫無礙力精進慧。他和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在一起。一同來到佛所。每位菩薩各現出來十種無邊色相寶的光焰雲,普徧於虛空,永不散滅。

復現十種摩尼寶網光燄雲。復現十種一切廣大佛土莊嚴光燄雲。復現十種一切妙香光燄雲。復現十種一切莊嚴光燄雲。復現十種諸佛變化光燄雲。復現十種眾妙樹華光燄雲。復現十種一切金剛光燄雲。復現十種說無邊菩薩行摩尼光燄雲。復現十種一切真珠燈光燄雲。

又現出十種摩尼寶網的光燄雲,又現出十種一切廣大佛土莊嚴的光燄雲,又現出十種一切妙香的光燄雲,又現出十種一切莊嚴的光燄雲,又現出十種諸佛變化的光燄雲,又現出十種眾妙樹華的光燄雲,又現出十種一切金剛的光燄雲,又現出十種說無邊菩薩行摩尼光燄雲,又現出十種一切真珠燈的光燄雲。

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光燄雲。悉徧虛空而不散滅。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即於上方。各化作演佛音聲光明蓮華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

像在前邊所說有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光燄雲,完全徧滿虛空,既不散開,又不消滅。這些菩薩現出這種光燄雲之後,乃右繞三帀,向佛頂禮,作為供養。就在上方,這些菩薩,各又現出演佛音聲的光明蓮華藏而變化的師子之座。每位菩薩安坐其上,結雙跏趺坐,現三昧相,一心一意地恭聆佛說法。

如是等,十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中,有十億佛剎微塵數菩薩摩訶薩。一一各有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眾,前後圍繞。而來集會。是諸菩薩,一一各現世界海微塵數種種莊嚴諸供養雲,悉徧虛空而不散滅。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隨所來方,各化作種種寶莊嚴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

像前邊所說,有十億佛刹微塵數世界海,在其世界海中,又有十億佛刹微塵數的菩薩中的大菩薩。每一位大菩薩,各擁有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眾。這些菩薩前後圍繞這位大菩薩,一同來到釋迦牟尼佛成正覺的菩提樹下大眾法會中,恭聆佛演說大方廣佛華嚴經的妙法。

一切諸菩薩,各現出無量無邊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種種妙莊嚴供養雲。每一種雲,都徧滿虛空,永不散滅。那麼,一種雲徧滿虛空,就不可以容納其他的雲嗎?要是以凡夫的知見來講,是不可以的。按照華嚴經的境界來講,是可以的,因為華嚴境界是圓融無礙。這種雲徧滿虛空,那種雲也徧滿虛空,互相無障礙。你也不會障礙我的供養雲,我也不會妨礙你的供養雲。雲和雲絕對不會互相破壞。每一種雲,都是完整的。這種境界,我們凡夫不容易明白。

舉出一個譬喻來說明這個道理。我們佛堂裏有很多電燈,互相充滿這個佛堂。這個燈光照滿佛堂,那個燈也照滿佛堂,光與光互相輝映,你的光照著我的光,我的光照著你的光。這是光光相照,光光充滿,才能顯出格外的光明。這種供養雲,雖然有微塵數那樣多,但是互不相礙,所以徧滿虛空而不散滅。

這些菩薩,現出這種莊嚴供養雲之後,右繞佛三帀,向佛頂禮,作為供養。十方所來的菩薩,各隨其來的方向,各化現作種種妙寶,來莊嚴師子之座。每位菩薩安坐其座上,結雙跏趺坐,現三昧相,一心一意地恭聆佛說法。

我們在打坐的時候 ,最好結雙跏趺坐的姿勢,容易入定。從前有位趕經懺的和尚,專替死人誦經為業,他不認真修行法門,更談不到參禪打坐。有一天,替喪家做完超度亡魂之事後,正逢夜半,天黑月暗。他急返廟中,走到半途,天忽降劇雨。這和尚發現前邊的橋下可以避雨。便走到橋下,發覺有一大石,可以當坐。此時,他心血來潮,結雙跏趺坐而休息。忽見從前面來了兩個鬼,甲鬼對乙鬼說:「前邊有座金塔(雙跏趺坐)我們去參拜」。於是便到經懺和尚前頂禮叩拜。過了不久,和尚感覺腿酸,便換了姿勢,把腿的部位變動了。乙鬼抬頭一看,金塔變成銀塔了(單跏趺坐)。於是詫異地說:「剛才明明是金塔,現在為何變成銀塔?」甲鬼說:「不管金塔銀塔都要拜。」二鬼繼續拜下去,虔誠地拜。這時這位和尚又覺腿疼,便換了部位,把雙腿都放下來。二鬼一看,銀塔變成泥塔(普通姿勢)了!二鬼乃大怒,舉拳要打和尚。他深恐被鬼打,便急忙恢復雙跏趺坐,又現出金塔之相,於是二鬼又繼續拜下去。可是雨下個不停,和尚不敢換姿勢。就在此時,和尚豁然大悟,從此之後,便放棄趕經懺的工作,乃專心參禪,而得成就。後稱他為鬼逼禪師。

如是坐已。其諸菩薩,身毛孔中。一一各現十世界海微塵數一切寶種種色光明。一一光中,悉現十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     

結雙跏趺坐之後,這些菩薩都現出神通,在他們身上所有的毛孔中,每一根孔中,都現出十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一切寶種種色的光明。在每一種光明之中,皆現出十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都坐在蓮華藏師子座之上。

此諸菩薩,悉能徧入一切法界諸安立海所有微塵。彼一一塵中,皆有十佛世界微塵數諸廣大剎。一一剎中,皆有三世諸佛世尊。此諸菩薩,悉能徧往,親近供養。    

前邊這些菩薩,他們的神通變化都是不可思議,智慧更是不可思議的,所以能普徧進入一切法界諸安立海所有微塵之中。在每粒微塵中,就有十個無量無邊的佛世界,在佛世界中,有微塵數廣大的佛刹。在每一佛刹中,皆有三世諸佛在那裏轉大法輪,教化眾生。雖然佛刹好像微塵數那樣的廣大,可是這些菩薩都能分身徧往佛所,親近一切諸佛、供養一切諸佛。

於念念中。以夢自在示現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

什麼是菩薩?就是覺有情。他覺悟一切有情,也就是有情眾生裏邊的一位覺悟者。他覺悟了之後,以自己所覺悟的道理,再去覺悟一切眾生,覺悟一切有情,所以說菩薩是有情之中一個覺悟者。菩薩又是位覺悟一切有情者,所以叫菩薩。

念念之中,就是在前念後念之中,念念相續、念念不間斷。為什麼?因為菩薩用種種方便法門來教化一切眾生,所以用夢自在示現法門,來教化不自在的眾生,令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眾生,明白這個道理而開悟。

什麼是夢自在?因為眾生太愚癡,有時對他說法,他不相信。菩薩要度這個眾生,就在夢中示現種種方便法門,為他說法。因為他醒時,性情剛強而不相信,可是在夢裏,他會相信的。所以菩薩在夢中示現,來教化眾生。

我們人都是在做夢,所謂「人生一場夢,人死夢一場,夢裏身榮貴,夢醒在窮鄉。朝朝是作夢,不覺夢黃梁。夢中若不覺,枉作夢一場!」我們來時不知怎樣來?去時不知怎樣去?在夢中,又發財又當官,即富即貴。生活環境非常的富裕。於是在夢中貪戀這種境界,一切都放不下——家也放不下、國也放不下、人也放不下、己也放不下。等夢醒時,還是一個我,什麼也沒有了,仍在窮鄉。天天在作夢,這個黃梁夢始終不醒。如果不醒,就枉然作了一場的夢。這是人生如夢的境界。

若是對人說:「人生如夢」。他絕對不相信。因為他還在夢中,尚未清醒哩!所以不承認自己在作夢。好像有人在夢中,夢想自己做了皇帝,有三宮六院,很多美人陪伴,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這時候,若有人對他說:「先生!你現在當皇帝,有大權勢,有大威風。但這不是真的,你是在作夢呢!」這個做夢人,才不會相信,他認為這一切是真實的。等夢醒時,原來是夢。

我們修道人,也是這樣的情形。在沒有開悟之前,就是在作夢,一切都是虛妄不實。等開悟時,回頭一看——啊!原來我是在作夢呀!現在夢醒了,沒有什麼可執著,沒有什麼可貪戀的,原來如此。

念念中,以示現一切諸天歿生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

菩薩在念念之中,沒有為自己的利益打算,不是計度從那個眾生能得到什麼樣的利益,才去教化這個眾生。菩薩沒有這種思想。他們是大公無私、一律平等的;為教化眾生,寧可忘掉自己的生命。過去念、現在念、未來念,沒有一念不是為教化眾生,所以在念念中示現一切諸天生死的法門。也就是諸天怎樣生到天上去?又怎樣死去?菩薩示現這些法門,令世界海微塵數的眾生,發菩提心,修無上道,而能開悟,將來得菩提果。

怎樣能生到諸天?諸天就是欲界六天——四天王、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作十善的功德就能得生諸天,所謂「身口意三業清淨」。諸天又怎樣死的?天上的年壽也有限,如果精進修禪,可以上生;假設只追求快樂,而不修行,將來就會墮落在五趣中。當天人發生五衰現象時,就是證明死期到了。何為五衰現象?

①天人所戴的花冠,是自然而有的,其花非常美豔。恒放芬芳氣味,永不凋謝。等到要死時,其花冠自然萎謝,也不莊嚴了。

②天人所穿的衣服,非常清潔,永不用洗濯,所謂「天衣無縫」,也是自然而得的。等到要死時,其衣服便有塵垢。

③天人是不出汗的,所以身體非常清淨。等到要死時,從兩腋中汗出如雨。

④天人身有香味,是自然從皮膚散放出來。等到要死時,不但無香,反而放臭,其他天人皆掩鼻而過,不敢接近。

⑤天人在常定中,修習禪那。一旦發現花冠凋落、衣服染污、兩腋汗出、身放臭味,自知死之將至,乃不安於座。站起來感覺不舒服,坐下去又覺得不自在。如是者站起坐下,坐下站起,心如火焚。就一念無明,便墮於六道中。這是五衰現象大概的情形。

菩薩為什麼要示現諸天生歿的境界呢?因為令眾生見到這種境界之後,發覺悟之心。啊!原來天人也是無常的,也有生死。我還是不要生天了。倒不如趕快學習佛法、念佛打坐,可以生極樂世界去,或常寂光淨土去——這才是究竟安樂!

念念中,以說一切菩薩行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

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在念念之中要說一切菩薩所行的行門。菩薩修什麼行門呢?菩薩所修的是六度萬行,來利益眾生、教化眾生、覺悟眾生、令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每一個行門,都是這樣。因為菩薩是大慈大悲,他願意所有的眾生都成佛,因此先行菩薩道,然後再成佛。所以他們說出菩薩所行的行門,為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的眾生。

①修布施的行門。菩薩是常常布施,而不慳貪。不能說我的錢不能布施給你,而你的錢應該布施給我,這種思想是不對的。要把自己的內財外財一切都布施——捨人所不能捨的財物,做人所不能做的事情,這才是真布施。

②修持戒的行門。菩薩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善人。我們要學習菩薩的精神,若有過失應當立刻改正,若無過應該嚴守不犯。

③修忍辱的行門。菩薩是忍受一切淩辱,而不發脾氣。忍辱行門不是口頭上說就算了,而是教人真真實實去做。譬如,有人罵你,你也歡喜。有人打你,你也不發脾氣。有人殺你,你也忍耐被殺。這才是菩薩所行的行門。

④修精進的行門。菩薩是時時刻刻精進,沒有向後退的思想,不像我們一曝十寒的修法,只有五分鐘的精進心,怎能有成就?

⑤修禪定的行門。菩薩是修禪定、觀照、攝心法門,令自己的心定而不散亂。所以我們天天參禪打坐,就是收心,也就是使其不生妄想。何時無妄想,何時便開悟。

⑥修般若的行門。菩薩具有道種智,就是知道一切種種差別的道法。把前邊五度都修到圓滿時,才能產生般若的智慧。有了智慧之後,更能向前精進。所謂「五度如盲,般若如目」。如果沒有智慧,那是盲修瞎煉,得不到利益。開了智慧眼之後,才能明白一切法。

六度是菩薩所修的行門。雖然菩薩修萬行,但此法是基本行門。這六度法修成圓滿後,其他萬行自然也會圓滿。所謂「一通一切通」。大乘法就是六度萬行,為人不為己。菩薩為度眾生,願意放棄成佛的機會。就是到了常寂光淨土去,也會倒駕慈航,再來到世間度眾生。好象虛雲老和尚,就是乘願再來的大菩薩。

念念中,以普震動一切剎歎佛功德神變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    

菩薩在前念、今念、後念之中,能普徧震動一切刹海。以震動刹海的力量,來讚歎佛功德。雖然震動,但無危險,不會造出災害。這是菩薩所修神通變化的法門,以來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的眾生。

念念中,以嚴淨一切佛國土,顯示一切大願海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    

行菩薩道的菩薩,在念念中,都為一切眾生著想,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沒有忘掉眾生。在念念中,以莊嚴清淨一切諸佛國土,明顯地指示出佛的一切大願海的法門,來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的眾生。

念念中,以普攝一切眾生言詞佛音聲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    

菩薩在前念、後念、今念、未念之中,能普徧攝持一切眾生的言詞和佛的音聲,演說這種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的眾生。

念念中,以能雨一切佛法雲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

菩薩在每一念中,以能雨一切佛法雲這種法門,來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的眾生。

念念中,以光明普照十方國土,周徧法界,示現神變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    

菩薩在念念之中,以光明普徧照耀十方國土,周徧法界,示現神通變化的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的眾生。

念念中,以普現佛身充徧法界,一切如來解脫力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

菩薩在念念之中,以普徧示現佛身,充滿法界,演說一切佛的解脫力的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的眾生。

念念中,以普賢菩薩建立一切眾會道場海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    

教化眾生的菩薩,在過去念、現在念、未來念、念念之中,乃用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建立所有的法會和道場。如是者像海一般多的法門,來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的眾生。

如是普徧一切法界,隨眾生心,悉令開悟。     

像前邊諸大菩薩,他們所演說的種種法門,都普徧於一切法界,隨順眾生的心念,完全令眾生開悟。

念念中,一一國土,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墮惡道者,永離其苦。     

所有的菩薩,在每一念之中,每一個國土裏邊,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那樣多的眾生,若有墮落在三惡道裏,令他們永遠離開痛苦,而得到快樂。

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住邪定者,入正定聚。     

又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那樣多的眾生,若有住在邪定裏,教他們能入正定而得正受。

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隨其所樂,生於天上。

所有的菩薩,時時刻刻不忘利益眾生,所以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那樣多的眾生,都得到解脫。眾生各有其根性,有的眾生歡喜學佛法,有的眾生歡喜學外道。不論是佛教或是外道,菩薩皆用方便法,隨順眾生之所樂而教化之。沒有善根者,令其種善根;已種善根者,令其增長;已增長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其解脫,而生於天上。本來,天上不是究竟的,天福享盡,就會墮落。但是這是一步一步向上升,慢慢地會超出三界,證入涅槃。

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安住聲聞辟支佛地。

又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那樣多的眾生,先令其生天,然後令其安住聲聞和辟支佛的果位上。

什麼是聲聞?就是聞佛所說法的聲音而悟道的比丘,證得羅漢果位。    

什麼是辟支佛?譯為緣覺。在無佛出世時,修道者「春覩百花開,秋觀黃葉落」而自悟道,所以稱為獨覺。有佛出世時,觀十二因緣法而悟道者稱為緣覺。

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事善知識,具眾福行。

所有的菩薩,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那樣多的眾生,事奉善知識,這樣才能具足眾福行。修行人,一定要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為什麼?因為善知識(正知正見)能增加你的道業,消除業障。惡知識(邪知邪見)能消滅你的道業、增加業障。所以修行必須親近善知識,才能獲得法益。好像善財童子,為求菩薩行而參五十三位善知識,歷經一百一十城,所謂「百城煙水」,最後得到圓滿的答案,而證得菩薩最高之果位。

修行人,要福慧雙修。福是在外邊修的,慧是在裏邊修的。修福是為利益眾生,這樣,福報便一天比一天增加。修慧是要勤學般若,這樣,智慧便一天比一天增加。為求無上道,要事奉善知識,把自己的內財和外財都供養善知識。好像佛在因地的時候,在雪山修道,為求半句偈,將生命供養給羅刹鬼。這種為法忘軀的精神多麼偉大!

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發於無上菩提之心。    

菩薩又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那樣多的眾生,發廣大無上的菩提道心。什麼是菩提道心?就是四大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趣於菩薩不退轉地。

所有的菩薩,因為行菩薩道,而證得菩薩位。他們願意將證得果位的方法告訴一切眾生,令他們也得這種好處。於是令如須彌山微塵數那樣多的眾生,都得到菩薩不退轉的地位。不退轉有三種:①念不退:菩薩的念是不退菩提心,時時刻刻加強菩提心,難行能行,難忍能忍。②行不退:菩薩修行大乘法門,行菩薩道,無論遇到如何的困難,也不生退轉心。不像舍利弗(佛的大弟子,其智慧第一,學小乘法)行菩薩道,不久便生退轉心。③位不退:菩薩是從十信而修到等覺位,不退做二乘人。菩薩發大菩提心,所謂「初發心時,便成正覺」。這是頓悟的法門。

美國人多數不歡喜頂禮。可是你們不但願意頂禮佛,更能恭敬師父—這就是好的佛弟子。出家之後,又願意作早晚功課、嚴守戒律、日中一食、夜不倒單、參禪打坐、誦經持咒,行人不願行的事,做人不願做的事—這就是修行。要有慈悲心、憐憫心、同情心,來救護眾生、利益眾生。眾生有困難的時候,要盡力幫助解決困難。這就是行菩薩道。一言以蔽之,處處為眾生,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得淨智眼,見於如來所見一切諸平等法。     

所有的菩薩,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那樣多的眾生,得到清淨的智眼,也就是佛眼,能見到佛所見的一切平等法。佛見一切眾生都是佛。為什麼?因為平等。成佛便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成魔王便看一切眾生都是魔王。

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安住諸力諸願海中,以無盡智而為方便,淨諸佛國。

所有的菩薩,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那樣多的眾生,安住在十力諸願海中。這些菩薩以無窮盡的智慧,發出方便的法門,來清淨莊嚴一切諸佛國土。

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眾生,皆得安住毗盧遮那廣大願海,生如來家。

所有的菩薩,各令如須彌山微塵數那樣多的眾生,安住在毗盧遮那佛廣大願海中,生於如來家,作為法王子。

爾時諸菩薩光明中,同時發聲,說此頌言。

在這個時候,所有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從他們所發的光明中,同時發出聲音,說出這些頌言。

諸光明中出妙音 普徧十方一切國
演說佛子諸功德 能入菩提之妙道

在無量無邊的菩薩所放的光明中,又發出微妙不可思議的音聲。這種音聲,是盡虛空、徧法界的。在十方諸佛國土裏,都能聞到這種演說一切諸法的音聲。令一切佛子,明白修諸法的功德,證入菩提之妙道。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

劫海修行無厭惓 令苦眾生得解脫
心無下劣及勞疲 佛子善入斯方便    

每一位佛,要經過劫海那樣長的時間修行,才能成佛。雖然那樣長的時間,但不厭倦,時時刻刻修行。為什麼?因為發願要度顚顚倒倒的眾生,令受苦的眾生得到解脫。使他們沒有自卑感的思想,也不存不如人和勞疲的妄想。所有的佛弟子都能善入這種方便門。

釋迦牟尼佛,在三祗修福慧,百劫種相好。經過三大阿僧祇(譯為無央數)劫,來修福修慧;又在百劫中種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如是者功德圓滿,才成正覺。雖然經過如此長時間的修行,但不厭煩又不疲倦,反而勇猛精進而不退轉。不像我們修行,修行不到三天,便生退轉心,要向後轉。啊!我修了三年,或者修了五年,但是我一點成就也沒有。這就是生厭倦心。 那麼,你不修又怎麼會有成就呢?不要著急,功到自然成,要記住「欲速則不達」的道理。高樓大廈是從一塊磚一塊磚砌成的,不是憑空而起的。要腳踏實地去修行,不可好高騖遠。羅馬不是一天建造成的。

我們修行不要有自私心,不要一切為自己。我們應該發願,為救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修道人的天職。也不要生倦怠心,念佛覺得念了很多,或者覺得誦經誦了很多,覺得拜佛拜了很多,覺得坐禪坐了很久。如果有這種想法,要趕快糾正過來。否則會浪費時間,結果一無所得。

盡諸劫海修方便 無量無邊無有餘
一切法門無不入 而恒說彼性寂滅    

用盡諸劫海的時間,來修方便法門。在這無量無邊的時間,也沒有剩餘的。所有八萬四千法之中,每一個法門,佛都要修行,而常演說寂滅性。所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一切法的本來,都是寂滅的,沒有什麼形相。

三世諸佛所有願 一切修治悉令盡
即以利益諸眾生 而為自行清淨業

三世一切諸佛所發的的願,一切修行治理都要使其圓滿。就是以願力去利益眾生,而為自己來修行清淨的善業。

一切諸佛眾會中 普徧十方無不往
皆以甚深智慧海 入彼如來寂滅法    

在一切諸佛眾會裏邊,普徧十方,我也去參加這些法會。菩薩運用甚深的智慧海,以證入佛所說寂滅的妙法。

一一光明無有邊 悉入難思諸國土
清淨智眼普能見 是諸菩薩所行境

每位菩薩所放的光明是沒有邊際的。這種光明,完全普徧進入不可思議的諸佛國土。他們以清淨智慧眼,普徧見到一切眾生,令他們得到光明普照。這是一切菩薩所行的境界。

菩薩能住一毛端 徧動十方諸國土
不令眾生有怖想 是其清淨方便地

菩薩能在一毛端示現,在一毛端又能示現菩薩。這是小中現大、大中現小的道理。菩薩雖然在一毛端居住,而能普徧震動十方諸佛國土,可是不會令眾生有恐怖的念頭。這就是諸菩薩清淨的方便地。

小中見大,譬如把一面大鏡子,懸在高處,可以從鏡中觀望很遠的境界,境界會出現在鏡中。大中現小,在遠處望鏡子,在鏡中也現出所映照的境界。就是這種物理,並非高深莫測的玄理。

一一塵中無量身 復現種種莊嚴剎
一念沒生普令見 獲無礙意莊嚴者

在每一粒微塵中的菩薩,都有無量無邊的身,在微塵中又現出種種莊嚴的佛刹。在一念之中,或者死或者生,皆令一切眾生普徧見到。菩薩得到無礙的智慧,莊嚴相好的身。

三世所有一切劫 一剎那中悉能現
知身如幻無體相 證明法性無礙者

過去劫、現在劫、未來劫,所有三世一切劫。就在一刹那的時間,把三世時間都現出來了,令眾生知道身體本來是虛妄幻化,而沒有一個實在的體相。

普賢勝行皆能入 一切眾生悉樂見
佛子能住此法門 諸光明中大音吼

普賢菩薩所修特別殊勝的行門,一切眾生都能入,並且完全願意看見這種勝行。佛的弟子才能居住在這個法門。在這些光明之中,發出一種豪邁廣大的音聲吼叫。

爾時世尊,欲令一切菩薩大眾,得於如來無邊境界神通力故。放眉間光,此光名一切菩薩智光明普照耀十方藏。其狀猶如寶色燈雲,徧照十方一切佛剎。

在這個時候,佛想令一切菩薩和大眾,都得到佛的無邊神通境界力量。因而在眉間放出一種光。這個光的名字,叫一切菩薩智慧光明普照耀十方藏。這光的形狀,猶如種種寶色燈雲。它能普徧照耀十方一切諸佛的刹土。

其中國土,及以眾生,悉令顯現。又普震動諸世界網。一一塵中現無數佛。

在佛刹中的國土和一切眾生,完全顯現出來,又能普徧震動所有世界網。在每一粒微塵中,又現出無數無量諸佛,在那裏轉大法輪,教化眾生。

隨諸眾生性欲不同,普雨三世一切諸佛妙法輪雲,顯示如來波羅蜜海。又雨無量諸出離雲,令諸眾生,永度生死。復雨諸佛大願之雲。顯示十方諸世界中,普賢菩薩道場眾會。    

佛隨順一切眾生不同的根性和欲望,普徧雨三世一切諸佛妙法輪雲,且很明顯地示現佛的波羅蜜海的法門。又雨無數量諸出離雲,令一切眾生永離生死的苦海。又雨一切諸佛大願之雲。如是者明顯示現於十方一切世界中,和在普賢菩薩一切的道場眾會裏。

作是事已。右繞於佛,從足下入。

在前邊從眉間放光,照耀無量世界海諸佛國土,現出一切菩薩、一切眾生、一切寶雲。在寶雲中又說法,來教化眾生。又顯示普賢菩薩道場眾會。做種種不思議事之後,這種光右繞於佛,從佛足下,又回到佛身中。

爾時佛前有大蓮華,忽然出現。其華具有十種莊嚴,一切蓮華所不能及。    

這個時候,在佛的前邊,有一朵大蓮華,忽然出現。這朵大蓮華,具有十種妙好莊嚴,非一般蓮華所能比擬。所有的蓮花,沒有比它更清淨更莊嚴了。

所謂眾寶間錯以為其莖。摩尼寶王以為其藏。法界眾寶普作其葉。諸香摩尼而作其鬚。閻浮檀金莊瑩其臺。妙網覆上,光色清淨。    

所說用世界上一切的眾寶,互相間錯來作為大蓮華的莖。用摩尼寶王來作為大蓮華的藏,用法界眾寶來作為大蓮華的葉,用一切香摩尼寶來作為大蓮華的鬚。用閻浮檀金來莊嚴其臺,在這朵大蓮華的上面,又有一個妙網羅,這蓮華的光色和妙網的光色都非常清淨,一塵不染。

於一念中,示現無邊諸佛神變。普能發起一切音聲。摩尼寶王,影現佛身。於音聲中,普能演說一切菩薩所修行願。    

就在一念之中,能示現無量無邊諸佛的神通變化,又普徧能發起一切的音聲。在摩尼寶王中,能影現出佛的身相。在音聲之中,能普徧演說一切菩薩所修的種種行門和所發的種種願力。

此華生已,一念之間,於如來白毫相中,有菩薩摩訶薩,名一切法勝音。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眾,俱時而出。

在這朵大蓮華生出之後,於一念頃,在佛兩眉中間,有白毫相—在這相中,有位大菩薩,他的名字叫一切法勝音。他和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眾,同時一起在白毫相中出現。

右繞如來,經無量帀,禮佛足已。時勝音菩薩,坐蓮華臺。諸菩薩眾,坐蓮華鬚,各於其上,次第而坐。

這些菩薩,向右繞佛,經過無量無邊帀之後,頂禮於佛足。拜完之後,這時,一切法勝音大菩薩便坐在蓮華臺上,其餘世界海微塵數菩薩,都坐在蓮華鬚上,很整齊而有次序地排坐。

其一切法勝音菩薩,了深法界,生大歡喜。入佛所行,智無疑滯。入不可測佛法身海。往一切剎諸如來所。身諸毛孔,悉現神通。念念普觀一切法界。十方諸佛共與其力,令普安住一切三昧。盡未來劫,常見諸佛無邊法界功德海身。乃至一切三昧解脫神通變化。    

這位一切法勝音菩薩,他明瞭甚深法界之法,所以生出大歡喜。他能入佛所修行的法門。他的智慧是通達無滯礙,對佛法一點疑惑也沒有。他已入不可測量佛的法海,普變前往一切國土諸佛的道場。這位大菩薩全身一切的毛孔中,都能出不可思議的神通。他在前念今念後念,普徧觀察一切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共同賜予他十力,令普徧安住於一切正定中。盡未來劫,常見到諸佛無邊法界的功德海身,乃至一切三昧、解脫、神通變化,都是和佛一樣的,沒有高下。

即於眾中,承佛威神,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這位一切法勝音大菩薩,即時在大眾中,仰承佛的大威神力,能普徧觀察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因緣,而說出這偈頌。

佛身充滿於法界 普現一切眾生前
隨緣赴感靡不周 而恒處此菩提座    

佛的法身是無在無不在,所以充滿於法界,普徧現於所有眾生的前邊。佛隨順眾生的因緣,現出感應,無不周徧。然不離本座而常常坐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

如來一一毛孔中 一切剎塵諸佛坐
菩薩眾會共圍繞 演說普賢之勝行    

在佛身每一毫毛孔之中,有一切刹塵那樣多的佛,在那裏坐道場。所有菩薩的大眾,在法會中共同圍繞於佛,佛在演說普賢菩薩的殊勝行門。

如來安處菩提座 一毛示現多剎海
一一毛現悉亦然 如是普周於法界

佛常處於菩提樹下的菩提座。在每一根毛孔中,示現無量無邊的刹海。不但能在一根毛孔中現出諸佛國土,而是在每一根毛孔中,都能現出這種境界。像這樣普徧而圓滿於十方法界。

一一剎中悉安立 一切剎土皆周徧
十方菩薩如雲集 莫不咸來詣道場    

在每一個佛刹中,佛都在菩提樹下坐道場,所有的佛土,都有佛在那裏說法。十方所有的菩薩,好像雲湧一般集聚一起,沒有一位菩薩不來到佛的道場聽法。

一切剎土微塵數 功德光明菩薩海
普在如來眾會中 乃至法界咸充徧    

有一切刹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每位菩薩都有大功德和大智慧,所以才能大放光明。這些菩薩不但充徧微塵數的刹土,乃至盡虛空徧法界,沒有一個地方不充徧菩薩的光明。

法界微塵諸剎土 一切眾中皆出現
如來分身智境界 普賢行中能建立    

一個世界的微塵數,就已算不出其數量。若是盡虛空徧法界的微塵,更是無法計算。可是在每一粒微塵中,再作為一個刹土,在這個刹土中,又有無量無邊的微塵;在每粒微塵中,又有眾會;在一切眾會中,又出現佛菩薩。無量無邊的佛菩薩能分身智慧神通的境界,在普賢菩薩所修行的行門中能建立、能成就。

一切諸佛眾會中 勝智菩薩僉然坐
各各聽法生歡喜 處處修行無量劫

在所有一切諸佛大眾海會中,勝智菩薩僉然端坐,每位菩薩聽法之後,都生大歡喜,生生世世、時時處處都在修行,如是者修行經無量的時間。

已入普賢廣大願 各各出生眾佛法
毗盧遮那法海中 修行克證如來地     

這位殊勝智慧的菩薩,已進入普賢菩薩的廣大願海中,每位菩薩都出生於一切佛法,在毗盧遮那佛法海願中,他們修行而克證佛的地位。

普賢菩薩所開覺 一切如來同讚喜
已獲諸佛大神通 法界周流無不徧    

普賢菩薩所修的十大願王,而所開覺的一切菩薩,所有三世一切諸佛,共同讚歎而歡喜。這位勝智菩薩,已經獲得諸佛的大神通。他在十方法界周而復始,輪流來教化眾生,幫助佛揚化,沒有一個地方他不到的。

一切剎土微塵數 常現身雲悉充滿
普為眾生放大光 各雨法雨稱其心

一切刹土微塵數的世界,常常化現身雲,這種雲完全充滿所有的刹土。普徧為一切眾生放大光明。各雨眾生應得的法雨,不多不少,恰到好處,令眾生稱心滿意。

在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東北方、東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下方、上方這十方,有十位大菩薩,說出下邊的百首偈頌,來讚歎佛的功德和佛的境界。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名觀察一切勝法蓮華光慧王。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在這個時候,在大眾海會中,又有一位大菩薩,名叫觀察一切勝法蓮華光慧王。他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因緣,而說偈頌。

如來甚深智 普入於法界
能隨三世轉 與世為明導    

這位大菩薩說:「佛的智慧是甚深而微妙,普徧示現入於法界,隨著三世來轉大法輪,教化眾生。在所有的世界中,佛是一位最明白的大導師。」

諸佛同法身 無依無差別
隨諸眾生意 令見佛色形    

十方三世諸佛,同是一個法身。佛是互相無依又無差別。不是說這位佛依賴那位佛,那位佛又依靠這位佛。因為互不依賴,所以沒有彼此分別。佛是隨順一切眾生的心意,而令一切眾生得覩佛的色身形相。

具足一切智 徧知一切法
一切國土中 一切無不現    

所有佛都是具足一切種智,普徧知道一切諸法實相,徹法底源。在所有諸佛國土中,眾生都能清清楚楚的見到這些佛的出現。

佛身及光明 色相不思議
眾生信樂者 隨應悉令見

佛的法身和所放的光明,有種種的顏色和種種的相好,都是不可思議,是眾生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所以眾生信仰於佛、歡樂於佛。隨所應見,都見到了,所謂「感應道交」。佛本來是平等的,但是有善根的眾生,才能看見佛。若是沒有善根的眾生,便無法看見佛。因為機緣不成熟,也就是根基不夠。好像電視機一樣,若找不到頻道,畫面便不會出現。

於一佛身上 化為無量佛
雷音徧眾剎 演法深如海    

在一佛身上,能變化無量佛。說法的音聲有如雷音,普徧於一切佛刹,令一切眾生都聞到。佛所演說的妙法,既深且廣,猶如大海。

一一毛孔中 光網徧十方
演佛妙音聲 調彼難調者

在佛身上每一根毛孔中,所放出的光明,在虛空中交織成網。這個光明網,能徧滿十方法界,在光中演說佛的妙音聲,令剛強難調難伏的眾生,反迷歸覺,離苦得樂。 這種妙音聲,和佛說法的音聲一樣,好像錄音帶能重播一次。佛說法是令眾生改惡向善,發菩提心,同證佛道。

如來光明中 常出深妙音
讚佛功德海 及菩薩所行    

在佛放的光明中,常常演說甚深微妙的法音。這種妙音聲,都是讚歎佛所修的一切功德,猶如大海。不但讚歎佛、讚歎法、讚歎僧,而且在光中又讚歎一切菩薩所修難行能行的行門。

佛轉正法輪 無量無有邊
所說法無等 淺智不能測    

佛轉正法輪的目的,是為令一切眾生開正知正見,而除去邪知邪見。正知正見是正法。邪知邪見是邪法。正法是無量沒有邊際,所說的正法是無等倫,超出外道的邪法。外道的法不能和佛法來比較,有天淵之別,淺智的人,不能明白佛法的真理,所以不能依法修行。

一切世界中 現身成正覺
各各起神變 法界悉充滿

佛在十方所有一切世界中,現佛身而成正覺。每位佛都有自己的神通變化。這種神變,都充滿十方法界。令一切眾生聞法開悟,而證佛果。

如來一一身 現佛等眾生
一切微塵剎 普現神通力    

在佛的每個分身,又現出諸佛坐在道場,其數量等於眾生。在所有十方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刹土,都有佛普徧示現神通力。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名法喜慧光明。承佛威神。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在這個時候,在大眾海會中,又有一位大菩薩,他的名字叫法喜慧光明。他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因緣,而說出偈頌。

佛身常顯現 法界悉充滿
恒演廣大音 普震十方國    

佛的法身,常常顯現在眾生心中。所有十方法界,都充滿佛的法身,在法界常演說廣大法音。這種法音,普徧震動十方國土,令一切眾生都覺悟。

如來普現身 徧入於世間
隨眾生樂欲 顯示神通力    

佛的法身,是無大無小,無去無來,大如法界,小似微塵。佛身是徧滿一切處,無現無不現,無來亦無去,所以普徧充滿於世間。佛是隨順眾生的樂欲,而顯示神通力。也就是說眾生希望什麼,佛就示現什麼,顯現大威神力來加持眾生。

佛隨眾生心 普現於其前
眾生所見者 皆是佛神力    

佛是應眾生的機,隨眾生的心,普徧現於眾生前。眾生所見的佛,都是佛神通變化的力量所成就的。

光明無有邊 說法亦無量
佛子隨其智 能入能觀察   

佛的光明是無邊際,佛常演說妙法,而其數無量。佛的弟子,隨著佛的智慧,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得到妙觀察智。

佛身無有生 而能示出生
法性如虛空 諸佛於中住    

佛的法身,是無生無滅,而是隨順眾生的境界示現出生。佛的法性,猶如虛空。一切諸佛都住在法性中,也就是住在虛空中。

無住亦無去 處處皆見佛
光明靡不周 名稱悉遠聞    

佛沒有來也沒有去,沒有去更沒有來。在每一個地方,都能見到佛。佛所放的光明,是周徧一切處。佛的名稱,無論在多遠的地方,都能得聞。

無體無住處 亦無生可得
無相亦無形 所現皆如影    

佛的法身,是沒有體相。因為沒有體相,所以沒有住處。也沒有生、也沒有滅、也沒有相、也沒有形,所現的是法身,如泡如影。泡影是虛妄,佛的法身確實存在,不過看不見而已。

佛隨眾生心 為興大法雲
種種方便門 示悟而調伏    

佛能隨順眾生的心,而興起大法雲,所有種種的方便法門,都是指示眾生、開悟眾生、調伏眾生。

一切世界中 見佛坐道場
大眾所圍繞 照耀十方國    

在十方一切世界中,一切眾生都見到佛在坐道場,又有十方諸菩薩聖眾圍繞於佛。佛的光明普徧照耀十方法界一切國土。

一切諸佛身 皆有無盡相
示現雖無量 色相終不盡    

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身,都有無盡的相好光明。佛所示現的身,雖然是無量,可是本有的報身,不會沒有了。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名香燄光普明慧。承佛威神,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在這個時候,在大眾海會中,又有一位大菩薩,名叫香燄光普明慧。他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因緣,而說出偈頌。

此會諸菩薩 入佛難思地
一一皆能見 一切佛神力    

在這個法會中,一切諸大菩薩,他們進入佛難思的地位。每一位菩薩,都能見到一切諸佛所有的神通力量。

智身能徧入 一切剎微塵
見身在彼中 普見於諸佛     

佛的智慧身,能普徧入於一切微塵的世界中。每位眾生,都能見到佛身在他所住的世界,並見諸佛在說法。他們面對於佛,而聆聽諸佛宣揚妙法。

如影現眾剎 一切如來所
於彼一切中 悉現神通事    

佛的法身,好像影子,能現於一切國土,所有佛的處所。在一切眾生中,又現出神通事來教化眾生。

普賢諸行願 修治已明潔
能於一切剎 普見佛神變    

普賢菩薩所發的十大願王,以及其他種種修行法門,所修行和調治已經圓明而潔淨。在所有諸佛刹土裏,都普徧見到佛的神通變化。

身住一切處 一切皆平等
智能如是行 入佛之境界    

佛的法身是住在一切處,所謂「無在無不在」。一切眾生,能平等得到佛光普照。佛的智慧能這樣修行,來教化眾生,那麼,一切菩薩都入到佛的境界。

已證如來智 等照於法界
普入佛毛孔 一切諸剎海    

所有的菩薩,都已經證得佛的智慧,都放光普照於法界,又普徧入到佛身的每一根毛孔中,也入到一切刹塵海中。

一切佛國土 皆現神通力
示現種種身 及種種名號    

所有一切佛國土,皆現出佛的神通變化力。又示現種種的身,和種種的名號。佛有十身,又有十名號。

能於一念頃 普現諸神變
道場成正覺 及轉妙法輪    

佛能在一念之間,而普徧現出一切神通變化。佛坐在菩提道場成正等正覺,和轉妙法輪、教化眾生。

一切廣大剎 億劫不思議
菩薩三昧中 一念皆能現     

在一切廣大無邊的刹土中,經過億劫之時間,也就是不思議劫。所有的菩薩應該得到的三昧,在一念之中,都能現出來。

一切諸佛土 一一諸菩薩
普入於佛身 無邊亦無盡

所有一切諸佛國土,每一位菩薩,普徧入於佛身的毛孔中。這些菩薩如世界海微塵數那樣之多,所以說無邊也無盡。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名師子奮迅慧光明。承佛威神,徧觀十方,而說頌曰。

在這個時候,在大眾海會中,又有一位大菩薩,名叫師子奮迅慧光明。他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因緣,而說出偈頌。

毗盧遮那佛 能轉正法輪
法界諸國土 如雲悉周徧    

毗盧遮那譯為徧一切處,是佛的法身。這位佛,常轉正法輪而不絕,在所有法界諸佛國土,佛的法身如雲,悉能周徧。

十方中所有 諸大世界海
佛神通願力 處處轉法輪    

在十方法界中,所有一切大世界海,因為佛的神通願力的緣故,所以在每一個世界中,都轉大法輪,教化眾生。

一切諸剎土 廣大眾會中
名號各不同 隨應演妙法    

所有一切諸佛刹土中,有廣大無邊的法會。在法會中有佛菩薩和眾生。所有的佛,其名號各不相同,皆隨應眾生的機緣而演說妙法。

如來大威力 普賢願所成
一切國土中 妙音無不至    

佛有大威神力,這是普賢菩薩的願力所成就。所有一切國土中,佛說法的妙音,沒有不周徧的。

佛身等剎塵 普雨於法雨
無生無差別 現一切世間    

每位佛的法身,等於刹塵那麼之多。(刹塵就是無量無邊諸佛的刹土,在每一刹土中又有無量無邊的微塵)。佛為教化一切眾生,而普徧降下法雨,來滋潤眾生。佛是不生不滅沒有分別,普現於十方一切世間。

無數諸億劫 一切塵剎中
往昔所行事 妙音咸具演    

有無數億劫海,在一切所有塵刹中。佛在往昔所修行種種的法門、種種的境界,在微妙的法音中,都具足演說出來。

十方塵國土 光網悉周徧
光中悉有佛 普化諸群生    

十方所有微塵數那樣多的國土,有佛所放的光明網,周徧諸佛國土。在每道光中,都有佛示現。光中所化的佛,普徧教化一切眾生。

佛身無差別 充滿於法界
能令見色身 隨機善調伏    

佛的法身,雖然沒有差別,可是佛的法身,能充滿法界,也能令眾生見到佛的色身。隨順眾生的根性,善用方便法門來調伏剛強的眾生。

三世一切剎 所有眾導師
種種名號殊 為說皆令見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刹土,所有眾生的大導師—就是佛。佛有種種的名稱,各不相同。為眾生說法,令眾生見到佛的妙色身。

過未及現在 一切諸如來
所轉妙法輪 此會皆得聞    

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一切諸佛。每一位佛所轉的妙法輪,在菩提道場法會中,都能聞三世諸佛所演說的妙法。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名法海慧功德藏。承佛威神,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在這個時候,在大眾海會中,又有一位大菩薩,名叫法海慧功德藏。他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因緣,而說出偈頌。

此會諸佛子 善修眾智慧
斯人已能入 如是方便門     

在菩提道場法會中,一切佛弟子,都善修般若波羅蜜法門。這些佛弟子,已經能入智慧之門。像這種方便法門,他們都瞭解明白了。

一一國土中 普演廣大音
說佛所行處 周聞十方剎    

每一位佛,在每個國土中,普徧演說不思議廣大的妙法。就是說佛在過去世中,如何修行、如何發願、如何成佛,這種廣大音,能周徧於十方諸佛刹土。

一一心念中 普觀一切法
安住真如地 了達諸法海    

每一位眾生,在他們的心念中,普徧觀察一切法。他們都安穩的住在真和法性之地,明白一切諸法實相的法海。

一一佛身中 億劫不思議
修習波羅蜜 及嚴淨國土    

在每位佛身上的毛孔中,現出無量諸佛刹土。佛在過去經過億劫長的時間,所修的法門是不可思議。未來所度的眾生,也是不可思議。佛在往昔因地的時候,所修一切波羅蜜法和供養諸佛,莊嚴清淨諸佛國土,這種行門是無量無邊的。

一一微塵中 能證一切法
如是無所礙 周行十方國    

一切諸佛,能在每一粒微塵中,小中現大,大中現小,而證一切佛法。像這樣無所障礙的境界,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明白的。佛能周行到十方國土去教化眾生。

一一佛剎中 往詣悉無餘
見佛神通力 入佛所行處    

在每個佛刹中,佛都去教化眾生。一切眾生見到佛神通力,皆能入佛所修行的法門。佛的神通就是這樣不可思議。

諸佛廣大音 法界靡不聞
菩薩能了知 善入音聲海    

所有諸佛演說妙法之音聲,是廣大無邊的。好像電臺一樣,向外廣播,無論離佛多遠,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但是要有收音機(修行)才能收聞佛音。在十方法界的一切眾生,沒有不聞這種佛的廣大音。一切菩薩皆能了知佛的境界,善入佛說法的音聲海中,而接受妙法。

劫海演妙音 其音等無別
智周三世者 入彼音聲地    

佛在劫海那樣長的時間,來演說妙法,其音聲是平等而無分別。好像天降雨一樣,普徧滋潤一切眾生,令各得其應得的法雨。其智慧能周徧通達於三世:過去世是怎樣而過去?現在世是怎樣為現在?未來世是怎樣成未來?這個智慧通達於三世的人,能入佛說法音聲之境界地。

眾生所有音 及佛自在聲
獲得音聲智 一切皆能了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說法的言語,一切眾生皆能聽得懂,不需要翻譯。換言之,一切眾生的言語,佛都會說。佛說法是自在的音聲,無論那一類眾生,聞之皆得到自在,又能獲得語言的智慧。因為有了智慧,所以佛說一切法,眾生皆能深入而瞭解。

從地而得地 住於力地中
億劫勤修行 所獲法如是    

從初地就能證得一切地的境界。又能住於佛十力的地位。要經過億劫那樣長的時間,勤加修行,才能明白一切法、證得一切智。所獲得的法,好像前邊那樣不可思議。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名慧燈普明。承佛威神,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在這個時候,在大眾海會中,又有一位大菩薩,名叫慧燈普明菩薩。他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因緣,而說出偈頌。

一切諸如來 遠離於眾相
若能知是法 乃見世導師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遠離一切眾相,就是了達無相。雖然無相,可是無所不相。若能明白這種佛法,就能真正見到世尊、真正見到導師。

菩薩三昧中 慧光普明了
能知一切佛 自在之體性    

菩薩是住在正定正受裏邊。他們的智慧光,能照明一切世界。又能知道一切佛的境界,自在的體性。這種體性是如如不動,了了常明的。

見佛真實體 則悟甚深法
普觀於法界 隨願而受身    

若能見到佛的真實體性相,就會明白佛的甚深微妙法,便能普徧觀察於一切法界。願到那個法界去,便能隨著願力而受身。

從於福海生 安住於智地
觀察一切法 修行最勝道    

佛是從福海中所生出,安穩住在智慧之地。佛能觀察一切法的實相,而修行最殊勝的法門。

一切佛剎中 一切如來所
如是徧法界 悉見真實體     

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刹土中,一切諸佛的道場,像這樣能徧滿於法界,完全見到佛的真實體。

十方廣大剎 億劫勤修行
能遊正徧知 一切諸法海    

在十方廣大無邊的刹土中,佛在億劫長的時間裏,精進地勤修行,才能成正徧知(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明白諸法實相的道理。

唯一堅密身 一切塵中見
無生亦無相 普現於諸國    

佛唯一的金剛堅密身,在十方法界微塵中,都能見到。佛這種堅密身,無生亦無相。但是還普徧地示現真實體,在所有國土中的道場,轉大法輪,教化一切眾生。

隨諸眾生心 普現於其前
種種示調伏 速令向佛道    

佛是隨順眾生的心願而示現,凡是有緣的眾生,都能見佛、聞法、睹僧,三寶是普現於眾生面前的。佛用種種方便法門來調伏一切眾生,令他們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能依法修行,而證佛道。

以佛威神故 出現諸菩薩
佛力所加持 普見諸如來    

因為佛大威神力的緣故,在佛毛孔中所放的光明,又現出一切諸菩薩。佛以十力來加持所有的菩薩,令他們普徧見到一切諸佛。

一切眾導師 無量威神力
開悟諸菩薩 法界悉周徧    

一切所有的眾導師,都有無量無邊大威神力。佛加持一切諸菩薩,令他們開悟。開悟的菩薩,才能到十方法界去弘揚佛法,教化眾生。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名華燄髻普明智。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在這個時候,在大眾海會中,又有一位大菩薩,名叫華燄髻普明智。他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因緣,而說出偈頌。

一切國土中 普演微妙音
稱揚佛功德 法界悉充滿    

在一切諸佛國土中,普徧演說微妙不可思議的妙法音,稱揚讚歎諸佛所有的功德。在十方法界中,都充滿讚歎佛的音聲。

佛以法為身 清淨如虛空
所現眾色形 令入此法中    

佛有三身:一為法身、二為報身、三為應身,又為化身。法身是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報身是圓滿報身盧舍那佛。應身是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毗盧遮那佛以法為身。法身是清淨猶如虛空,但虛空又包羅萬象,在虛空中現出一切形形色色,令一切眾生能入這法體中,得到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

若有深信喜 及為佛攝受
當知如是人 能生了佛智    

假設有眾生能生出深大的信心,歡喜佛法,而和佛有緣,必為佛所攝受。應當知道這一類的眾生,能生出明瞭佛的智慧。

諸有少智者 不能知此法
慧眼清淨人 於此乃能見    

一切愚癡的人,他們不能明白這種法的道理。有智慧眼的人,是清淨無染,沒有雜念的,才能明白這種法的道理。

以佛威神力 觀察一切法
入住及出時 所見皆明了    

以佛的大威神力,才能觀察一切法。就是在觀察或不觀察的時候,所見的法,皆能明白而瞭解。

一切諸法中 法門無有邊
成就一切智 入於深法海    

在所有一切諸法中,法門是沒有邊際的。能成就眾生的一切智慧,而進入深廣的法海。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安住佛國土 出興一切處
無去亦無來 諸佛法如是

佛是安穩住在諸佛國土中。佛的法身,出興於一切處,既沒有去,也沒有來;諸佛的法身也是這樣子。

一切眾生海 佛身如影現
隨其解差別 如是見導師    

所有一切眾生,猶如大海。佛身在眾生海中影現,好像太陽光映照在大海一樣。隨眾生所明白所瞭解的不同,而見到導師來教化。也就是說瞭解深的眾生,所得到的法益就深;瞭解淺的眾生,所得到的法益就淺。

一切毛孔中 各各現神通
修行普賢願 清淨者能見    

佛在每根毛孔中,都現出十方世界微塵國土。諸佛就在諸國土裏說法,教化眾生。每一根毛孔中,諸佛又大現神通,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修普賢行願。誰能一心清淨,誰就能見到佛。

佛以一一身 處處轉法輪
法界悉周徧 思議莫能及    

佛的每一個法身,於處處都轉大法輪,教化眾生,在十方法界完全周徧。這種境界,不是眾生的心思和言議所能及的。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名威德慧無盡光。承佛威神,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在這個時候,在大眾海會中,又有一位大菩薩,名叫威德慧無盡光。他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徧觀察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因緣,而說出偈頌。

一一佛剎中 處處坐道場
眾會共圍繞 魔軍悉摧伏

在每一個佛刹中,都有佛在菩提樹下坐道場。幫助佛來宣揚佛法的菩薩,共同讚歎佛、圍繞佛。他們把所有魔軍都摧伏了。

佛身放光明 徧滿於十方
隨應而示現 色相非一種    

每位佛身,皆放大光明,而充徧於十方法界。隨順眾生的感應,而示現不同的因緣。佛所現的色身不同,應以何身得度者,便現何身來為眾生說法。

一一微塵內 光明悉充滿
普見十方土 種種各差別

每個國土中的微塵,佛光都充滿。能令眾生普徧見到十方國土。種種的差別,各顯現出來。

十方諸剎海 種種無量剎
悉平坦清淨 帝青寶所成     

在十方諸佛刹海中,又有種種無量的刹土,這些所有刹海的國土,都是平坦而清淨、都是帝青寶所成就的。

或覆或傍住 或似蓮華合
或圓或四方 種種眾形相    

這種世界,或是覆蓋的、或是傍住的。或者好像蓮華合起來、或像圓形、或像方形,有種種不同的形相。

法界諸剎土 周行無所礙
一切眾會中 常轉妙法輪    

所有十方法界的諸佛國土,都有佛在周行教化,而無所障礙。佛在每個國土的法會中,常轉妙法輪,來教化眾生。

佛身不思議 國土悉在中
於其一切處 導世演真法    

佛的法身是妙不可言。所有國土,佛都在說妙法。在所有一切處,佛皆演說真實不可思議的法,也就是無上甚深微妙法。

所轉妙法輪 法性無差別
依於一實理 演說諸法相    

佛所轉的妙法輪,其根本法性是沒有分別。什麼是根本法性?就是依於一個真實的道理,來說一切諸法實相。

佛以圓滿音 闡明真實理
隨其解差別 現無盡法門    

佛用圓滿的妙音,闡揚說明真實的道理。隨順眾生的根性,而說眾生不明白的道理,現出無窮無盡的法門。

一切剎土中 見佛坐道場
佛身如影現 生滅不可得    

在一切諸佛刹土中,都見到佛在那裏坐道場。佛身如月光,映現在水中。眾生心水能清淨,佛身自然現其中。沒有貪瞋癡的妄想,心水就能一塵不染的清淨。佛身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名法界普明慧。承佛威力。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在這個時候,在大眾海會中,又有一位大菩薩,名叫法界普明慧。他仰承佛的大威神力,普遍觀察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因緣,而說出偈頌。    

菩薩是屬於大乘法,羅漢是屬於小乘法。羅漢分為四果:證得初果羅漢,是見道位,已斷三界的八十八品見惑。證得二果羅漢,是修道位,已斷欲界思惑前六品。證得三果羅漢,也是修道位,已斷欲界思惑後三品。以上三個果位是有學位。證得四果羅漢,是證道位,也是無學位,已斷三界九地八十一品思惑。菩薩分為五十一位,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從十住的初住位開始,斷一分無明惑,即證得一分法身,便升一位。如果把無明惑都斷了,便是妙覺,也就是佛位。

在佛教中,本來沒有大小乘之分別,只有一乘,也就是佛乘。佛最初說大方廣佛華嚴經的時候,十方菩薩來到菩提道場,聆聽佛宣說妙理。可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的境界太小了,不能接受這種菩薩之法門。他們雖然身在大眾法會中,可是「有眼不見盧舍那,有耳不聞圓頓教」。盧舍那佛是現千丈身,但小乘人只看到佛現丈六老比丘相,所以謂不見。華嚴的境界是一真法界的道理,小乘人當然聽不懂,他們是人空法不空的修行者,所以不聞。因為不見不聞,所以小乘人認為沒有華嚴經,也不相信華嚴經有圓融無礙、重重無盡的境界。

小乘人只知道有自己,不知道有他人,所以自覺不覺他、自度不度人、自利不利人。這和大乘菩薩的行門,恰好相反。菩薩是自覺而覺他、自度而度他、自利而利他,甚至為了眾生而忘了自己。總之,菩薩發心是利益眾生,羅漢發心是利益自己。大乘和小乘,根本沒有一個界線,就要看發心如何?發心利於人就是大乘,發心利於己就是小乘。這樣的分別,比較清楚,令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容易懂得羅漢和菩薩不同之點就在此。

華嚴經是講菩薩所修的行門—如何發菩提心?如何行菩薩道?如何教化眾生?當然和小乘的思想有所不同。所以小乘不贊成此法,不承認此經,認為不是佛說。現在提醒大家,這是佛金口所言,並非偽造。

如來微妙身 色相不思議
見者生歡喜 恭敬信樂法

佛的法身是微妙不可思議,佛的色身也是微妙不可思議。無論那一類眾生,凡是見到佛身,都生出歡喜。因為佛光普照,只要是有緣的眾生,被佛光所照,便信仰佛、恭敬佛、供養佛,然後歡喜樂聞佛法,而信受奉行。

佛身一切相 悉現無量佛
普入十方界 一一微塵中

佛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所以佛身是相好光明而莊嚴。不但在每一相中,都現出無量無邊佛,就是在每一根毛孔中,也現出無量無邊刹土。這些無量佛,普入十方法界,在法界中每一粒微塵裏弘揚妙法,教化法界裏無量眾生。

十方國土海 無量無邊佛
咸於念念中 各各現神通

十方所有諸佛國土,其數猶如大海之多。在每一個佛刹中,都有一位佛,在那裏教化眾生,所以說無量無邊佛。諸佛都在念念之中,而到各各佛刹中,顯現神通來教化眾生。

大智諸菩薩 深入於法海
佛力所加持 能知此方便

有大智慧的菩薩,他們都能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是由於諸佛的力所加持,他們才能知道這種方便法門。

若有已安住 普賢諸行願
見彼眾國土 一切佛神力

假設要有眾生發菩提心,已經安於菩提行上,並且安住於普賢諸願行,就能見到一切諸佛國土,也能見到一切諸佛神通力。

若人有信解 及以諸大願
具足深智慧 通達一切法

我們修道人,最要緊要有信心,然後再要具足解、行、證。這是四步驟,缺其一是不能成就道業的。有了信心之後,就要發大願,發願之後,要研究經典,依法去修行,然後才能證到果位。所以要有信解和大願。如能具足深般若智慧,這樣便能通達明瞭一切諸法實相的道理。

能於諸佛身 一一而觀察
色聲無所礙 了達於諸境    

能在諸佛的法身,一一觀察諸佛成佛的道理。在這境界中,色和聲皆無所障礙,所以能明瞭而通達於諸佛的境界。

能於諸佛身 安住智所行
速入如來地 普攝於法界    

菩薩能於一切諸佛身,安住在佛的智慧和佛所修行處,能迅速進入佛的地位,普徧教化法界眾生,而攝受同成佛道。

佛剎微塵數 如是諸國土
能令一念中 一一塵中現    

諸佛的刹土,有微塵數那樣多,在每一粒微塵中,又現出一切諸佛國土。菩薩能在一念之中,在每粒微塵現出一切諸佛刹土。在諸佛刹土的每粒微塵中,又現出諸佛刹土。

一切諸國土 及以神通事
悉現一剎中 菩薩力如是    

一切諸佛國土和一切諸佛神通妙用的境界,完全現於一個諸佛刹中。菩薩的力量,也能這樣子。也就是得到諸佛加持的力量,才能如此。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摩訶薩,名精進力無礙慧。承佛威神,觀察十方,而說頌曰。

在這個時候,大眾海會中,又有一位大菩薩,名叫精進力無礙慧。他仰承佛大威神力,普徧觀察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的因緣,而說出偈頌。

佛是三覺圓。什麼是三覺?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凡夫是顚倒而沒有覺悟,這是不覺。二乘人有自覺。凡修行四諦法和十二因緣法而開悟者,這是自覺。自己雖然覺悟了,但不願去教化眾生,令眾生也得到覺悟,所謂「摩訶薩不管他,彌陀佛各顧各」,不發菩提心,願作自了漢。菩薩不但能自覺,又能覺他。菩薩有慈悲心腸,不獨善其身,反而將自己所得的法益,全盤托出,而不保留,來教化眾生。菩薩願一切眾生都得到覺悟,希望和眾生一起成佛道,這是覺他。也就是兼善天下的思想。

佛最初說法時,不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的法。如果說出來,會把聽法的眾生嚇跑了。因為眾生自己不知有成佛的機會,認為佛才能成佛。假設對眾生說:「你可以成佛」。他絕對不會相信,以為不合理,成佛沒有眾生的份。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佛說華嚴經時,沒有人去聽法。就是有人聽,也不會瞭解這種妙法。

以後說阿含經,專為小乘人說的法,講人空法不空的道理。說完小乘法,又說方等經,就是大乘法之開始,講識有性空的道理。說完方等經之後,又說般若經,專講空的道理。在這四十年之間,始終沒有說人人可以成佛。到最後講法華經時,開權顯實,把以前所講的方便法,都不要了,而說實實在在的一乘法,就是真空妙有的道理。所以在法華會上,佛告訴大眾說:「你們都可以成佛,就是一切眾生,也可以成佛。」佛這樣宣說之後,法會頓時起了反應,有五千比丘退席。為什麼?因為他們不相信眾生能成佛。他們的理由是:佛以前沒有說人人可成佛,現在又說人人可成佛——究竟那個是對?因此起了疑惑,即時退出法會。

釋迦牟尼佛當時說法,就有這種情形發生。因為大乘法是不可思議的妙法,不容易令人相信。所以五千增上慢的比丘,因為不相信佛所說的法而退席。

現在有人不相信大乘法。好像錫蘭、緬甸、泰國這些國家,所行持的佛法,雖然不錯,但是固步自封,劃出界線,不肯研究大乘法。可以說:小乘法太保守,大乘法太開明。如果能折衷,共同來研究真理,互相無執著,綜合真理,流通於世,這樣便能續佛慧命;佛法才能發揚光大,利益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

一切經典,都是佛金口所言,又何必分大乘和小乘?如此佛教不幸,演變成空有之爭。在印度小乘有二十宗之多,在中國大乘有八宗之多,各立門戶,互相諍論,甚至分河飲水,有水火不容之勢。直到今天,仍有此現象。尤其是禪淨空有之爭,互相誹謗,反而失去佛陀當初說法的一番用心。我們身為佛的弟子,應該反省一下,生大慚愧心,不要再辜負本師一片苦心。應該團結一致,共同為佛教而努力,將佛法廣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去,令大家和平相處,沒有貪瞋癡之心。這樣,世界才會真正無戰爭,永遠是極樂世界。

佛演一妙音 周聞十方剎
眾音悉具足 法雨皆充徧

當初佛演說一音法的時候,眾生隨順種類而各得其解,而明白真實的道理。佛的妙音傳播到十方法界所有眾生的耳根,令他們都能聞到此妙音。佛說法的妙音,好像下雨一樣,普徧到一切處,令所有的眾生,得到法雨的滋潤,所謂「法喜充滿」,皆大歡喜。

一切言辭海 一切隨類音
一切佛剎中 轉於淨法輪

人有人的語言,鳥有鳥的語言,獸有獸的語言。世界上很多種的文字,一種文字是代表一種語言,甚至多種的語言。人的智慧是有限度,無論如何聰明,也學不完世界所有的語言。可是佛一音,等於一切言詞海,不管是那一類的眾生,都能聽懂佛所說的法。在一切諸佛刹土中,佛在那裏轉清淨大法輪,教化眾生。

一切諸國土 悉見佛神變
聽佛說法音 聞已趣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諸佛國土中的眾生,都見到佛的神通變化,也聽到佛所說妙法的音聲。聽完之後,即發菩提心,趣向菩提道路。

法界諸國土 一一微塵中
如來解脫力 於彼普現身    

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國土中,在每一粒微塵裏,都有佛的解脫力,在那裏普徧現身,而為眾生宣說妙法。

法身同虛空 無礙無差別
色形如影像 種種眾相現     

佛的法身,如同虛空,是無形無相。所以沒有障礙,也沒有差別。佛所現的色相,如同影像,身東影西、身西影東;在影像之中,把種種眾相都現出來了。

影像無方所 如空無體性
智慧廣大人 了達其平等    

這個影和像沒有一定的方所,它和那個眾生有緣,就現在那個眾生的心中。佛的法身如虛空,是沒有本來的體性。只有智慧廣大的菩薩,才能明瞭通達這種平等的道理。

佛身不可取 無生無起作
應物普現前 平等如虛空    

佛身是不可取,也不可捨。因為無來無去,沒有生,沒有滅;沒有新,沒有舊,所以無起作。佛身是隨緣而現,應機教化眾生,對一切眾生是平等的,如虛空一樣,沒有分別。

十方所有佛 盡入一毛孔
各各現神通 智眼能觀見    

在十方所有一切法界中的佛,盡入佛的一毛孔中,在毛孔中各各現神通。有智慧眼的菩薩,才能觀見這種境界。

毗盧遮那佛 願力周法界
一切國土中 恒轉無上輪    

毗盧遮那佛是清淨法身,能徧一切處。他的願力最大,沒有一處不是他的願力所成就。他在一切國土中,恒常轉無上妙法輪,時時演說妙法,時時刻刻教化眾生。

一毛現神變 一切佛同說
經於無量劫 不得其邊際     

在每一根毛孔中,便現出種種的神通變化。毛孔雖小,可容十方法界。在十方法界中的諸佛,可以同時演說妙法。這種境界,經過無量劫的時間,也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才能說完。還有多少時間,無法可知其邊際。

如此四天下道場中,以佛神力,十方各有一億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眾,而來集會。應知一切世界海,一一四天下,諸道場中,悉亦如是。

像這樣一四天下(四大洲)裏修道的場所中,借著諸佛的大威神通力,在十方法界中,每一方又現出有一億世界海微塵數那樣多的菩薩。大家聚集在一起,同時到佛所,也就是菩提樹下,來親近釋迦牟尼佛。

應該知道所有一切世界海,在每一個世界海中,有很多的一四天下。在每一個一四天下所有佛的道場裏,都是這樣子。有很多微塵數的菩薩來集會,聆聽佛宣說大方廣佛華嚴經。

什麼是一四天下?就是一個太陽、一個月亮、一個須彌山。在須彌山的四周,有四個部洲—稱為一四天下。也就是一個太陽系,稱為一個世界。在須彌山的東邊,叫東勝神洲。在須彌山的南邊,叫南贍部洲。在須彌山的西邊,叫西牛賀洲。在須彌山的北邊,叫北俱盧洲。在四天下各有轉輪聖王來管理。金輪聖王能管轄東南西北四天下。銀輪聖王能管轄東南西三天下,銅輪聖王能管轄東南二天下。鐵輪聖王能管轄南一天下。    

 

▲Top

法界佛教總會‧DRBA / BTTS / DRBU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