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回天錄
上宣下化老和尚著述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241. 黃打鐵匠 一九八八年六月五日
宋代湖南人,秉性忠厚,樂善好施,目不識丁,打鐵為生。一日,僧來化齋,恭敬供養。僧曰:「今受布施,無以為報,一言相贈,多念彌陀。」黃依教奉行,打一錘鐵,念一聲佛。天長日久,打成一片,念佛打鐵,打鐵念佛。預知時至,辭別親友,沐浴更衣,對妻言:「我要往生。」乃至爐前,持錘打鐵,請鄰人代筆,偈曰:「叮叮噹噹,久煉成鋼,世緣已盡,我往西方。」言畢立化。是時,異香滿室,天樂鳴空,人人皆聞,影響湘人虔修淨土法門者,不可勝數。
贊曰
專一則靈 分馳則敝 打鐵念佛 無數珠記 日久功深 蓮華遍地 辭別親友 往西方去
又說偈曰
三根普被攝群機 萬法歸一度眾迷 念而無念叮噹響 錘之又錘翻滾西 久煉成鋼載道器 恆常不變化蠻夷 鐵匠功熟生極樂 人人可到真不虛
242. 張豆腐匠 一九八八年六月六日
明代時人,性情忠厚,不與人爭,以做豆腐謀生。每經寺前,老和尚買豆腐,而不付錢。天長日久,作為供養。一日,老和尚再買豆腐,即付銀子。覺奇怪,問何故?老和尚云:「汝前生欠我債,現已付清矣。」張問:「是否有人欠我債乎?」曰:「有。十天後,至某處大樹下、盤石之銀,乃屬汝所有。」果然如此。請老和尚開示因果道理,曰:「明日藏樹後便知。」翌日,藏於樹後草叢中,來一人於石上數收帳之銀,不慎失銀一錠,揚長而去,被牧童拾而歸去。又來樵夫,亦於石上休息,失銀者,滿頭大汗,向樵夫索銀。樵夫曰:「莫名奇妙。」言語不和,樵夫打昏失銀人,甦醒歸去。張竊視一清二楚。經老和尚解釋因果後,始知因果不爽,棄俗出家修道焉!
評曰
老僧度世 化導多方 殺人償命 欠債自當 樹後觀機 石上戰場 和尚開示 因果不爽
仇緣果報夙造成 恩怨循環各不同 迷人不解前世業 高僧指破今受因 牧童拾銀失被打 樵夫休息怒生瞋 天地玄機真奧妙 個中曲折不錯分
243. 悟達國師 一九八八年六月十一日
唐代人,法名知玄。行腳參方時,照顧患惡瘡梵僧,竭誠服勞執役,侍奉湯藥。感動梵僧,臨別時,對師曰:「日後有難,西蜀相尋,雙松為誌。」師後為長安安國寺方丈,是位有道高僧,唐懿宗尊為國師。賜沉香寶座,師生貢高自滿心,因而膝上生人面瘡,百醫無效,痛苦不堪,瘡日食豬肉若干,方減痛苦,憶梵僧言,於是四川尋僧,至雙松下,望見梵剎,金光燦爛,遙見梵僧,言明來意。梵僧慰曰:「明晨山下清泉濯之,即癒。」正掬水洗瘡,瘡曰:「且慢!公讀西漢書否?」曰:「讀已。」復問:「知袁盎殺晁錯事乎?」曰:「知也。」瘡曰:「袁盎即師也,晁錯即我也。公十世為高僧,今生名利心,故得便而乘之,今蒙迦諾迦尊者慈悲,以三昧法水洗盡往昔之仇。」特著慈悲三昧水懺濟世。
仕宦一途 令人糊塗 種因結果 錯綜報復 殃禍臨身 搥胸頓足 幸遇梵僧 免遭嗚呼
漢朝造罪唐代還 袁盎晁錯互相殘 人面惡瘡喫豬肉 聖水善浴洗災殃 奇症能言說因果 妙法施度解仇怨 自古眾生馬後課 明哲保身防未然
244. 慈壽法師 一九八八年六月十七日
法師作放生偈,勸人向善。偈曰:「世上多殺生,遂有刀兵劫,負命殺汝身,負財焚汝宅,離散汝妻子,曾破牠巢穴,報應各相當,洗耳聆佛說。」舉例言之,明初方孝儒,性耿直不阿,斥燕王篡位,觸怒明成祖,禍滅十族,史無前例。何因緣故,如此悲慘?據因祖父為榮華富貴,擇穴葬祖,夜夢朱衣老人三拜曰:「君所選穴,正我住處,容三日後,當遷他處。」祖父寤時,不信其事,令人掘地,果有深穴,紅蛇甚多,以火焚之。夜復夢朱衣老人泣曰:「君焚吾族八百,吾將滅君族八百。」十族被誅,恰為八百,應老人所言。虎口餘生之後裔,改姓為才。
因果循環 代代相傳 殺人者死 欠債還錢 明孝儒祖 焚蛇結冤 十族被誅 才呼蒼天
王不出頭誰作主 水無一點冰未乾 治亂興衰循天理 忠奸善惡因地緣 明代曲折離奇事 今日同族互相煎 萬物說法君會否 不立文字教外傳
245. 瑯琊法師 一九八八年六月十八日
唐代之高僧。善於說法,頭頭是道。有天華亂墜,地湧金蓮之感應。一日,上堂曰:「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修,更待何生修此身!」於法會中,有位弟子,言下有省,萬緣放下,一念不生,證得明心見性,了生脫死。復有弟子,虔誠念佛,一心不亂,無論何事,以「隨它便」三字處之。因之想得開,放得下,不為五慾(財、色、名、食、睡)所羈絆,修到爐火純青之時,五蘊(色、受、想、行、識)皆空,即得解脫。以上公案,吾輩足資借鏡,努力精進,切莫自誤前程!
生死大事 無常迅速 殷勤精進 惟求進步 萬緣放下 足不出戶 一心念佛 往生淨土
專一則靈分馳敝 莫把光陰當兒戲 信願持名修三昧 棲心安養契玄機 九品蓮華為父母 千祥雲集作良居 阿彌陀佛常接引 問汝願去不願去
246. 帝須比丘 一九八八年六月二十日
印度阿育王胞弟,崇拜外道所修苦行,懷疑比丘所持戒律。王知其意,欲糾正邪見,乃與大臣設計,故意沐浴,將衣冠置於室外。大臣慫恿,以好奇心,著王衣、戴王冠、登王座,以為兒戲。王突現前,大發雷霆,欲斬其首,大臣說情。王曰:「暫作七日王,滿汝心願。」於是供應美女、美食、美樂、美衣等,令儘量享受。可是派兵持刀,立於門外,日落報曰:「今日已過,尚有六日當斬。」期滿至王前。王問曰:「七日為王,遂心如意否?」答曰:「我於七日中,不見不聞聲,不嗅不嚐味,亦不覺諸觸。」王慰曰:「汝於七日中,思惟畏死苦,雖得妙五欲,不生貪愛心。」為王七日,看破紅塵,出家為僧,弘法利生。將巴利文阿含經,傳入師子國,為南傳所遵循之經典。
不欣五欲 遠離六塵 痛念生死 命難期旬 萬緣放下 一念不生 解脫自在 出家為僧
置之絕地而後生 方便權巧主衣更 七日來復新氣象 一塵不染舊家風 死字當頭大棒喝 佛光注照重傳燈 繼承巴利佛法寶 利益有情宇宙中
247. 世友菩薩 一九八八年六月廿五日
天竺國人,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身,自謂「我顧無學,其猶洟唾,志求佛果,不趨小徑。」此時,貴霜王朝之迦膩色迦王,採納脇尊者建議,重結集三藏。恐龍蛇混雜,乃宣曰:「證聖果者留下。」其數甚多,復宣曰:「內窮三藏,外達五明。」亦有四百九十九位羅漢。於迦濕羅國(罽賓)建寺,正欲結集時,世友菩薩忽至,欲參結集,眾羅漢拒之。空中唱曰:「尊者證佛果,繼承彌勒位,為娑婆佛主,為三界至尊。」於是共推為上首,結集三藏,各十萬偈,馬鳴大士為潤色。後為大毗婆沙論,以梵文記於赤銅碟。北傳經典以梵文為主。
結集經藏 須入聖流 四百九九 羅漢聚首 譯經開始 忽來世友 龍天傳報 作獅子吼
世人之友一菩薩 傳佛心印走天涯 結集經藏為法主 著作妙論毗婆沙 普度眾生到彼岸 接引有情上蓮華 釋門棟樑功勳廣 既能自度又覺他
248. 曇翼禪師 一九八八年七月一日
東晉時,餘杭人,俗姓王,七歲出家,十六歲薙染。初依止廬山遠公,復親近關中羅什,學習法華。後於秦望山結茅蓬,專誦妙法蓮華經為功課,精進復精進。十二年後,一日,來一女子,身披彩衣,手提竹籃,內盛小白豬,另有四莖蒜。至師前曰:「入山採薇,日夕迷途,且借一宿,明晨即行。」師不允,女哀泣。師憐之,令宿草床。夜半,女呼腹痛,請師治療,師以杖頭裹布,遙為觸摩之。次晨,彩衣變七色祥雲,小白豬化六牙白象,四莖蒜生四色蓮華,凌空而上,示現普賢菩薩法相,謂師曰:「吾乃普賢也,特來相試,汝心清淨,當為吾眾。」冉冉上升而去。
妙法蓮華 因種果發 一心持誦 忘你我他 六牙白象 四色奇葩 普賢示現 汝速回家
聽經聞法種善根 脫除異類復人身 親近遠公習聖教 追隨童壽入僧倫 秦望山中誦妙典 普賢住處顯密文 精修梵行持淨戒 涉水不溺火難焚
249. 善謙禪師 一九八八年七月二日
宋時人,幼年出家,以參禪為修持法門。其師令赴長沙送信。師思:「我參禪二十年,尚無消息,若作此行,工夫荒廢。」意不願往。鄰寺同參道友宗元禪師勸曰:「不可不去,行住坐臥,皆是參禪處,我陪汝去!」師曰:「跋山涉水,如何工夫相應?」宗元曰:「於途中能替之事,皆由我負擔,但有五事,無能為力,汝自承當。」師曰:「五事為何?」宗元曰:「一為著衣,二為喫飯,三為屙屎,四為送尿,五為拖死屍路上行。除此而外,一切由我負責。」師聞之,豁然大悟。古德云:「睏時睡覺,飢時吃飯。」所謂:「終日喫飯未喫一粒米﹔終日著衣未著一縷紗。」此之謂也。
善謙善謙 雙十參禪 毫無所得 趦趄不前 知識觀機 送信湖南 宗師勸請 別有地天
又說偈語
應無所住生其心 破大執著念觀音 反聞自性無所得 退藏於密有真文 豁然貫通明物理 頓時朗耀照乾坤 歸去來兮施普度 傳授法要自在尊
250. 道丕法師 一九八八年七月八日
五代後周時,陜西長安人,七歲為驅烏沙彌。十九歲時,長安發生戰爭,父為軍人,戰死沙場。於兵荒馬亂中,同母避難於華山洞內,無銀購米,乞食供母,自忍飢餓,母問曰:「兒食飽乎?」師曰:「兒已飽,母勿念。」戰爭結束。母曰:「汝父之屍骨,暴露於風霜之中,可尋之安葬。」師至戰場,白骨遍地,無法辨認。日夜誦經,乃禱曰:「古人精誠感應,點血認骨。若群骨中,如有動者,即吾父之骨也。」孝心所感,果見一骷髏,忽起忽落,師知父骨,抱於懷中,披星戴月,急返家園。其母夜夢夫歸。次日,師捧父骨而歸,安葬祖墓,朝野人士,頗為敬佩。後於朝廷講經說法,常為首座和尚。
七歲驅烏 十九遇戰 奉母洞穴 乞食供膳 自常忍飢 母得飽飯 尋父骸骨 念佛達旦
精誠所致金石開 戰場白骨遍地排 日以繼夜求感應 廢寢忘餐尋父骸 骷髏跳動通幽顯 夢魂歸來善節哀 葬親祖墓滿慈願 佛門大孝坐蓮臺
251. 修無法師 一九八八年七月九日
清末遼寧營口人,以磚瓦匠為業,感覺世事多變,戰爭頻仍,苦多樂少,因之而出家。專修淨土,此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念佛一心不亂,皆可往生蓮邦。於民國十八年夏,哈爾濱極樂寺,傳三壇大戒時,師來寺向方丈和尚請職,願為病人服務。十日後,告假往生,監院派人於寮房助念。助念者曰: 「修無師!汝要往生,可否留一偈,作為紀念?」師曰:「我不識字,更不會作偈。但有一句經驗語:「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言畢坐化,時逢炎夏,面目如生,安詳端坐,火化時,紅火白煙,直沖上空,無有異味,大眾稱奇,歎為希有。
污泥不染 眾濁獨清 世事無常 出家修行 專心念佛 三昧相應 預知時至 告假往生
能說不行非真慧 一句道破口頭人 流俗多數犯此病 賢聖鮮矣履斯門 真修實證無別法 去欲斷愛了凡情 花開見佛生極樂 水流風動演真經
252. 丁蘭 一九八八年七月十五日
漢代時人,雖年幼而稟性至孝。不幸雙親早逝,日夜思親,無以盡其孝懷,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在」。故刻父母肖像,供奉堂上,朝夕禮拜,如同親在。娶妻乃告曰:「祭祀公婆,盡媳孝道。」時間久,其妻生厭心,偷以針刺木像,發洩怨氣。丁蘭回家,禮拜木像,見像流淚,不知何故?乃問妻曰:「木像為何流淚?汝作不孝之事乎?」其妻始知生大慚愧,坦白承認,以針刺像事。丁蘭怒曰:「如此不孝,當驅出門,但汝知悔,姑且原諒,如再犯此種過錯,絕不寬恕。」丁蘭之孝心,感動其妻,恭敬木像,始終不敢輕辱木像。至誠感物,化導人心,為後世之模範,作前人之表率,孝念大矣哉!
漢時丁蘭 作人指南 刻木奉親 禮拜心虔 妻侮針刺 流淚難乾 善教改過 福德無邊
天地重孝溯本源 至德要道救坤乾 孔聖心法傳曾子 顏回血脈化女男 刻木奉親追思遠 引針暗刺痛心田 感而遂通不思議 偶像流淚示奇冤
253. 王裒 一九八八年七月十六日
西晉時人,生於山東熒陽。祖父王修,淡泊名利,耕讀為業。其父王儀,於晉武帝為將,戰敗被誅,王裒事母至孝,無微不至。承祖遺志,勤奮讀書,休養心性,隱居山中,半耕半讀,維持母子生活。母若聞大聲,渾身發抖。每逢風雨夜,陪母至天明。數年後,母病卒,安葬祖塋。仍居山中,安貧樂道,生活平靜。一日,烏雲滿天,狂風暴雨,電光閃閃,雷聲隆隆,有千軍萬馬奔騰之勢,王裒恐母驚懼,急奔母墓,安慰曰:「母親莫怕,兒來陪侍。」後設壇授教,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為主題。遐邇學子,紛紛而至。五胡亂華時,中原人士,南遷避難,王裒為護母墓,不忍去江東。孝名流傳千秋萬世。
偈曰
生性純孝 耕讀養親 聞聲戰慄 護母慇勤 雷震色變 雨淋心驚 禮義廉恥 日新又新
上下無怨民和睦 本立道生世和平 慎終追遠品德厚 報恩侍親百代興 化行俗美歌堯舜 教育善良頌大成 世界人人皆如此 戰爭永息自弭兵
254. 李密 一九八八年七月廿二日
西晉人,生於四川武陽。出生六月,嚴父見背。四歲,慈母被舅所迫,奪其志適人。密體弱多病,祖母劉氏撫育,九歲方能行,祖孫相依為命。發憤讀書,不荒學業。賢名傳於朝廷,晉武帝詔為洗馬(太子之師)。因祖母病,上表辭職,於陳情表中云:「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又云:「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武帝閱畢,甚表同情,不再催迫。祖母歿,喪期滿,進京就職,盡心盡力,教導太子。惜乎!西晉鮮德,至此運終,密雖抱忠忱,然而回天乏術,竟被婬后賈南風,劣行所亡,而引起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之災。
孝感動天 棄官養顏 上陳情表 述祖維艱 武帝施仁 許報恩先 誠感日月 留史冊篇
三才天地忠孝賢 三光照耀河山川 晉時李密陳情表 漢末諸葛鞠躬全 良臣義士人欽敬 奸佞婬惡眾棄嫌 宇宙正氣德之本 美大聖神化育焉
255. 狄仁傑 一九八八年七月廿三日
唐時山西太原人,字懷英,聰敏勤讀,精通五經,赴京應試,夜宿逆旅,店主少婦,新寡貌美,見仁傑文質彬彬,奇特修偉,而生慾念。媚態誘惑,仁傑不為美色所迷,以正義感化,而不放逸。因此陰騭,而中狀元。京中有人預卜,今新科狀元誰屬?答曰:「火犬二人之傑也。」於并州為官,清廉愛民,同事外調,老母患疾,憂無人照顧,愁眉不展。仁傑知之,自動請求代替,感動上司,另派他人。自并州調太原,越太行山,登峰東望,白雲悠悠,觸景思親,對左右曰:「白雲之下,吾親人居舍在焉。」有「白雲居舍」之成語。高宗時,滯案如山,奉命判案,於一年之間,審案一萬七千餘宗,公正無冤。百姓心悅誠服。七十三卒,則天泣曰:「朝堂自今無人,天奪吾國老,何其速也。」
婬為惡首 死路莫走 雖有奇遇 堅持操守 高中狀元 德感北斗 位至丞相 絲毫不苟
唐朝名臣狄梁公 盡忠報國驅群凶 武氏則天執朝政 懷英效地保和平 王綱未墜貞觀治 百姓安寧堯舜興 五穀豐登黎庶慶 四海謳歌覺有情
256. 柳下惠 一九八八年七月廿九日
春秋魯人,即展禽。名獲字季。居柳下,私諡惠,故稱柳下惠。古籍載:「柳下惠夜宿郭門,有女子來宿,恐其凍死,坐之於懷,至曉不亂。」因平素之行為,正大光明。時之聖賢,為人恭信。曾任魯國之士師,三黜而不去。有人問:「何也?」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舉例證之:齊國強索魯國之國寶(岑鼎),魯侯以假鼎冒充真鼎送齊。齊侯疑之,派人持鼎來魯,請展禽(柳下惠)印證。魯侯令展禽證假為真。展禽曰:「君以鼎為國寶,臣以信為國寶。君為保存國寶,而破臣之信寶,臣實難奉命。」魯侯以真鼎與齊,展禽被黜而無怨言。
無明煩惱 世人自找 清心寡慾 品行端好 坐懷不亂 柳下惠少 不愧聖賢 請君參考
奉公守法一聖賢 魯國男子萬古傳 清心寡慾離色相 氣定神閑自在天 正直不阿屈權貴 大公無私絕空前 百千劫後好榜樣 永垂不朽品德堅
257. 竇禹鈞 一九八八年八月五日
五代後晉時,河北幽州人,自幼喪父, 事母孝,不違逆母言。二十娶妻,三十無子,為傳宗接代而憂。夜夢祖父告曰:「汝命無子,多行善事,可轉業力,挽回命運。」寤時誓言:「諸惡不作,眾善奉行。」於「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之原則下,廣濟世人。其僕私取二萬錢銀,逃避他方,寫債券掛於小女胸前,內云:「永賣此女,償所負債。」竇焚其債券,善待僕女,長成擇婿而嫁。鄉人親友,無錢購棺者,乃施棺葬殮。無錢婚嫁者,乃施資助成,使令內無怨女,外無曠夫。無能生活者,無息貸款。無力讀書者,代付束脩。因救苦濟急之善事,感天賜五子,名儀儼侃偁僖,皆中進士,光宗耀祖,名揚四海。三字經云:「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幽州竇公 孝親為宗 三十憂子 夜夢祖翁 濟困扶危 感格天庭 儀儼侃偁 僖得功名
燕山竇翁有義方 老老幼幼沾恩光 培養青年學聖教 救濟婚葬各相當 仁恕為懷品德立 忠孝傳家名俱揚 改變命運由心地 應知真穴方寸堂
258. 施耐庵 一九八八年八月六日
元代河南洛陽人,名子安。文學造詣甚深。於錢塘為官,與當道政見不合,乃辭官歸里,閉門著水滸傳等書。其書描述宋代大盜宋江等一百零八人,被逼上梁山之事。雖唱愛國之高調,竟得相反之作用,傷害青年之身心,誤導青年走入歧途,佔山為王,落草為寇。該書形容姦盜之事,唯妙唯肖,令讀者生非法之想,為害匪淺。因之,子孫三代皆啞。由此可知,因果不爽。佛教法門,教人清淨身口意三業,口業以綺語為眾惡之首。何謂綺語?以口述男女情愛之事,以筆寫風花雪月之文,令血氣未定青年,陷入迷魂陣中,不堪自拔。寄語作家,莫作艷詩婬詞,應知婬書對人有三害,一者妨正業,二者耗精神,三者亂心志。謹之!慎之!否則,悔之晚矣!
水滸水滸 將人荼毒 作者受報 三代啞豬 男女不察 瘋狂追逐 殺盜邪婬 一命嗚呼
膽大妄為施耐庵 不計後果造罪愆 筆下寫成活地獄 紙上書就死人篇 誤導青年為賊寇 指引人類無法天 此種理論迷本性 萬劫沉淪身難翻
259. 馮京 一九八八年八月十二日
北宋江夏(湖北武昌)人,性情耿直 ,天資聰慧,過目成誦。三元及第,尚未成婚,權貴張堯佐,欲以女妻之,以豐富妝奩誘之,而京不為所動。不苟同王安石之新法,不為權勢所屈。真為正直不阿之臣,不負父之德蔭也。其父壯年無子,其母勸納妾,為續馮氏香煙起見,乃至京都買妾。問其所由?女泣曰:「吾父負債,賣妾還債。」其父生惻隱心,即遣女歸。不索原金。返家時,其母問曰:「妾何所在?」 乃述前情。其母悅言:「君用心如此,何患無子乎?」數月後,其母有孕,京誕生時,里人聞天樂鳴空,空中云:「送狀元至馮家。」乃生京。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湖北馮京 志廣神清 過目不忘 鬼敬人欽 權貴不屈 肚大量容 忠君報國 照耀古今
天資聰敏正直臣 不畏權貴治施仁 建功立業恩澤長 福國益民功德深 主持公道解窮困 力行節儉濟苦辛 父作陰騭子忠孝 為善受報樂滿門
260. 白起 一九八八年八月廿六日
戰國時,為秦將。屢戰有功,封武安君。與趙國戰於長平,詐敗而走,絕趙糧,困趙軍,秦兵射死趙國主帥(趙括將軍),活埋降卒四十萬,慘無人道。後違王命,賜劍自刎,墮三惡道,受無量苦。唐時,京北法海寺道英法師,於曉時,見二人入寺,行不踐地,知為鬼,二鬼向法師乞食。翌日,法師施食,秦王率三百鬼眾來應食,其中有白起及王翦等人。明朝,吳山三茅觀內,雷殛白蜈蚣,約一尺長,脊有白起二字。又屠夫宰豬,皮有秦白起三字。清朝,江南民女,十九歲,患重病,臨終時自言曰:「我是秦時白起,殺人數十萬,受盡無間地獄之苦,今為女身,壽限二十。」言畢而亡。白起受三途之苦,永無了期。老君云:「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信然!
秦將白起 無人有己 用兵善戰 殘酷莫比 活埋降卒 死墮地獄 蜈蚣豬身 病女之體
一將成功萬鬼哭 秦時白起被雷誅 虎狼獅子為隊伍 蜈蚣蛇蠍混血塗 傷天害理坑降眾 背地違德散荼毒 元帥統兵應忠恕 己所不欲勿加諸
▲Top
法界佛教總會 • DRBA / BTTS / DR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