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說:
修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利益眾生。
這是聖城成立的宗旨。自從一九七六年成立以來,聖城的一貫的精神就是為了利益眾生。
當我們初次來到這裡,在寺院裡,甚至沒有衣夾子可以把衣服掛起來。一切都很簡陋。衣、食、臥具,所有的一切都比現在簡單得多。師父用這種方法來教導所有向他學習的弟子。不管我們缺什麼,我們都很用功。在這些追隨師父修行,及學習上人的風範的人當中,有種精神存在──同參道友間的友愛及互助。上人教導我們的一件事情是:
為了利益眾生,
我們必須竭盡所能去學習一切。
《華嚴經》中描述,菩薩幾乎能做所有的事情,從善於講經說法的老師到木匠、雕刻師、農夫等等。菩薩善知一切工巧技術。為什麼呢?因為菩薩必須教化所有各類不同的眾生。
上人也注重教育。我們每個人都參與多方面的學習,並沒有專學某一樣東西。上人教導我們盡力地去學習每一件事情。上人因材施教,依各人最會做的而教。當念佛法會及禪七時,由於各人平日一起精進辦道,把這種態度和氣氛也帶入法會。早在法會開始前數月,各人都已安排好自己的時間表,以儘量爭取多一些參加法會的時間。
過去,我們一年之中最少會打三至四次禪七。禪七有為期三週、四週、五週、六週,乃至一百零八天的。每個人都很興奮,能有機會修學這個法門,差不多像是從所有的工作中休假。為什麼你會認為從早晨兩點半至午夜十二點的受苦,是假期呢?這是因為我們真用功。這是一個一心專修一個法門的機會。
法會期間,你要按照時間表作息。這些法會的性質是,只要你能夠依照時間表作息,便會獲得很大的利益。寺裡或喜捨院(出家女眾寮房)所有的住眾,每晚必須去聽經。不能溜去睡覺、找朋友或閒談等等。必須去聽經。聽經是我們的生計:麵包和奶油──食物。假如你住在萬佛城而不去聽經,其他的人會說「既然這個人可以不去聽經,我也不必去。我可以在房間休息,或找人談話去。」這樣,你不但自己懶惰,也因為影響人不去聽經而造業。
上人所講的經,雖然是在二十、十五、十年前講的,與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很契機且恰當的。不要因為這是錄音講經,就不把它看得同樣重要。我記得有一次在金峰寺,在聽上人的錄音講經時,上人來看我們。上人走下台階,坐在佛殿當中,用手加持每一個人。我對這件事的看法是:不管上人的肉身在與否,這是上人所做的事情。那一次上人告訴我們:「假如你來聽我講經(或錄音講經),我會盡全力來幫助你。」據我所瞭解,不管上人是否親身在講經,上人還是在那裡,上人還是在幫助我們。
有一次,一位女居士在法會結束後說:「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問她:「你是否發了脾氣?」她說沒有。「你覺得有什麼不妥嗎?」她說沒有。「那麼,這已經是件很好的事情了。」試想想,世間上所有的人,尤其是在西方,他們為了可以暫時感覺好一些,花了上千塊錢去看醫生。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已經是很大的利益了。
佛七期間,我們從早晨四點到大殿做早課,一整天都留在大殿修行,直到晚上九點半大回向結束。唯一離開大殿的時間,是在用午齋的時候。
法會的格式非常簡單──通常我們會用一個慢調,和一個快調。當我們整天都用同一種念法,即使是在不念的時候,的的確確還是會聽到念佛的聲音。
記得有一年夏天的觀音法會,當時佛殿裡有風扇,經過數天念佛,有人聽到觀音聖號從風扇中發出來。當你靜下來,或去睡覺時,還是會聽到念佛的聲音,因為一整天你一直重覆地在念佛。
上人強調,持名念佛是人人可行的。上人在佛殿安置暖爐,使老人家不會覺得冷。年輕人雖不介意冷,但是老人家冷的話,會起很大的煩惱,或者在念佛時,不能放鬆自己。
上人教導我們的方法是:半小時繞念、半小時坐念、半小時止靜默念。這個方法給予我們足夠的時間專心靜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