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上人荼毗法會圓滿之際,法總佛教總會特別發出問卷,以蒐集各方善信的意見。計有一百位填寫,並交回、寄回問卷。答覆內容經統計如下:
人口資料
年齡: | 十九歲以下: |
| 七人 |
| 二十歲至二十九歲: |
| 七人 |
| 三十歲至三十九歲: |
| 二十八人 |
| 四十歲至四十九歲: |
| 三十三人 |
| 五十歲至五十九歲: |
| 十二人 |
| 六十歲至六十九歲: |
| 九人 |
| 七十歲以上: |
| 四人 |
答覆問卷者,年齡分布自七歲至八十七歲,而以三十歲至四十九歲年齡層的人數最多,合計為六十一人,將近三分之二。
性別: | 男眾:二十五人 | | 女眾:七十五人 |
| 答覆問卷者,女眾為男眾的三倍。 |
身份: | 答覆問卷者,有十六位出家人(包括來自英國的南傳比丘數位),餘八十四人為在家眾。 |
宗教: | 佛教徒(八十二人)佔填寫本問卷者之絕大多數。道教與民間信仰有五人。基督教徒二人。另有十一人未答覆。 |
職業: | 答覆問卷的八十四位在家人當中,有七十六位填寫職業欄,其分類為: |
商:(包括電腦、行政管理、金融、 會計、服裝、餐飲):二十九人,佔了將近四成
|
家庭管理:十三人 | 學生:八人 |
醫護人員:七人 | 教育工作:五人 |
科學/研究:五人 | 建築、工程:五人 |
退休:三人 | 宗教工作人員:一人 |
一、從何處來
一百位填寫問卷者,有六十七位來自臺灣,占了三分之二。其餘三分之一是分別來自英國、美國本土、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和香港等地。
二、皈依
填寫問卷者有八十六位是宣公上人的皈依弟子。十二位並未皈依上人。兩位未答覆。
皈依時間: | 一九六十年至一九七九年: | 五人 |
| 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九年: | 三十三人 |
| 一九九○年至一九九五年: | 四十三人 |
| (其中有十一位是這次荼毗法會時皈依) |
三、來過萬佛聖城否?印象如何?
五十二位以前曾經到過萬佛聖城,其中有七位特別指出,萬佛聖城現在增加許多花草植物,花圃也經過整修,樹下設置涼椅,變得更加美觀。來自臺灣的一位男居士認為,萬佛聖城的居住陳設雖然很簡單,「但比住五星級旅館還舒服」。有三位信眾認為萬佛聖城的規劃,管理尚須加強。
第一次來萬佛聖城的有四十五位,每一位都感覺萬佛聖城環境清幽,是修行的好地方。有七位認為萬佛聖城是人間淨土,極樂淨土。十三歲的陳靜仁還看到城內的動物(編按:有孔雀、松鼠、雉雞等)與人相處融洽。不過,有兩位居士對萬佛聖城早晚溫差很大的氣候感到不習慣。
四、親近上人的因緣
答覆這個問題的人,計有六十九位,其中以「親友介紹」最多,所佔比例約為答覆者的四成。
- 親友介紹:二十七人
- 閱讀上人書籍,萬佛城月刊「金剛菩提海」雜誌:二十人
- 上人赴各地弘法時前往聽法:十人
- 從法界佛教總會各分支道場(如金山寺、金輪寺、金峰寺、華嚴寺等多處)得知上人:八人
- 尚未聽聞上人時,已在夢中見到上人:二人(一位美藉人士,一位為華裔女居士)
- 從電視上看到上人講法;一人
- 從錄音帶聽到上人講法:一人
五、得知上人圓寂後的感受
答覆這個問題的人士絕大多數(六十四位)都表示十分悲痛,震驚,頓失依怙,從此「問道失正路」。一位從事餐飲業的男居士慨歎:「人生已無希望。」有六位指出,從此更應精進,護持上人志願,跟著上人的六大宗旨做人。以戒為師,不負上人的教導。祈願上人早日乘願再來的有七位。來自臺灣的七歲小弟弟張兆誼的感受是:「上人圓寂後,就可以飛,可以成佛了。」
一位華裔出家人的答覆是八個:字「使命完成,放下就走。」另一位義大利藉的南傳比丘的回答只有兩個英文字:「great
peace(極大的和平)」,與一位居士的感受不謀而合:「弟子為師父高興,師父是真的自在了。」
有一位居士認為上人只是示現人生的生、老、病、死與無常,其精神是永遠不滅的,我們應當深思上人用心良苦的示現。
一位學科學的上人弟子說:「得知上人病痛五、六年,還不斷為我們說法,傳道,真是無限敬佩、仰望。」另一位化學家則認為上人示寂是:「很偉大,常替人治病,自己有病卻不管。」
一位基督徒的回答是「沒有感受,覺得上人並未離開」。
六、對下列各點之感想:
(一) 對讚頌紀念法會講演辭的感想
填寫問卷者有五十一位表示對此項目感到滿意。其中有兩位指出講演辭「都是想說的話」。另有兩位指出「對師父認識更多」。
表示不滿意的有三位,他門認為講演辭是「客套話,不切實際,並建議:講內心話比讚頌更好。其中一位英國南傳比丘認為「少了一點什麼。演講者或許未能完全定下心來。
(二) 對荼毗大典的感想
填寫問卷者有七十二位認為儀式安排得當,過程樸實不誇張,象徵上人的個性及力行實踐。一位客法師特別強調:「不可思議的事,我原本不會雙盤,在上人荼毗時,很容易的達成。」七歲小弟弟張兆誼說,荼毗時,他「聞到一股香味。」另一位居士建議:「保留火葬設備。」
指出缺點的有四位,其中兩位認為,荼毗大典後期秩序稍亂。來自加拿大的黃果生感覺:「照相攝影的人太多。」
另有七位說,上人荼毗時,他們很難過甚至當場大哭。
(三) 對撒骨灰的感想
荼毗大典次日,宣公上人的骨灰以熱氣球盛載升空,撒在萬佛聖城五觀齋堂前。答覆問卷者中,有七十三位認為儀式安排恰當,其中有四位認為,沒想到會用熱氣球升空的方法,很具創意。有兩位認為「這是空前的做法」,另有三位說他們「不敢看,因為很難過」。有一位信眾很遺憾上人的骨灰只撒在西方,沒有撒在亞洲。
有五位信眾認為「若能請回舍利供養,就更完美。」還有兩位信眾覺得這項儀式是上人對弟子示法,上人自己則是永遠不生不滅,得大自在。
(四) 幻燈片介紹上人生平事蹟
五十八位信眾對幻燈片介紹表示滿意,其中有五位建議,若採用錄影帶介紹上人,效果當更理想。另有六位建議,將這套幻燈片製成記錄影片和書籍,以廣為流通。
(五) 法會佛事
有六十九位信眾對上人荼毗大典各項法會佛事的安排表示滿意,其中一位甚至表示「非常莊嚴,好像在西方極樂世界。」
有兩位信眾特別喜歡《華嚴懺》,另一位信眾則對「三皈五戒」的印象最深。一位西方人士表示法會儀式很能治癒傷痛。
有四位人士表示有不圓滿之處,意見分列如下:
- 音響太大聲。
- 法會各項儀式安排太密集。但有一位人士則很滿意:「法會安排很密集,沒浪費時間。」
- 非專業攝影人員在佛殿前形成太多干擾。
- 佛殿不夠大。希望能蓋大一點的佛殿。
七、這次經驗對您有何改變?
答覆這個問題的人士,計有五十九位。其中有三十三位指出「生死心更切,一切無常,更要加緊用功,依教奉行,遵行上人六大宗旨」。有十二位自認「對佛教有更深認識」,其中一位特別強調,這是她一生中,「第一次有機會誦《華嚴經》」(編按:上人示寂前,曾在遺言中交待弟子們要誦『華嚴經』,因此,上人示寂後,座下各道場均誦四十九天的《華嚴經》。一位女居士指出:「三天法會天氣酷熱如同說法:『三界火宅』,此生不修更待何時?」
另有五位指出,要好好護法,發菩提心,其中一位表示:「萬佛聖城必須加強建設成為美國最大佛教聖地,這任務是吾等弟子須全力以赴的。」
有八位善信認為「改變很大,以前執著的事也放得下。無論得到什麼,走的時候還是單獨一個」,「要學習這裡重視環保節儉,不浪費的做法。」
有兩位指出「要加強英文能力」。一位是來自臺灣的小兒科醫師,她參加了萬佛聖城的中英雙語早、晚課與法會佛事後,發現自己英語能力不夠,希望能買到英語錄製的佛經錄音帶,對英譯佛經也感興趣。(編按:宣公上人創辦的法界佛教總會出版了兩百餘本英譯佛經淺釋與上人開示,並有上人開示的中英雙語錄音帶。)另一位是出家人,她發願要學好英文,「才能在美國弘法,譯經、辦教育。」
八、一般感想
四十三位人士認為這次法會「非常圓滿,沒有任何不圓滿之處」,一位善信寫道:「第一次過了佛門禮佛、誦經的三天最好日子。」另一位六十五歲的老太太直捷了當地答覆:「我住得好,吃得好,希望有機會再來。」一位居士指出:「醫護中心很管用。天氣太熱,大會提供冷飲及濕紙巾,對在場的人幫助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