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法界不離一念心
你心若是修佛法,就成佛道;你心歡喜菩薩,就行菩薩道,成菩薩。
◎一九七二年宣化上人講於美國加州三藩市金山禪寺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如來唯心造。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人;應觀法界性,如來唯心造。」你笑我念錯了?是不是?
「若人欲了知」:若,是假設。人,就是一切的人。欲了知,欲了知個什麼呢?欲了知──人怎麼樣做人。
「三世一切人」:說「我聽說是『三世一切佛』,師父怎麼念成了『三世一切人』呢?」人就是佛嘛!人,你叫他是「佛」,也可以的;佛,你叫他是「人」,也可以的。為什麼呢?人,可以成佛;佛,是人成的。所以你若說是「佛」呢?沒有人懂。「什麼叫『佛』啊?」沒有人真正知道。你若說是「人」呢,人人都知道是有個「人」。那麼知道有個「人」,就好辦啦,也容易了。
這個「人」是誰呢?就是「佛」。說那我是不是佛呢?你也是佛;他是不是佛呢?他也是佛;我是不是佛呢?也是佛,卻是還沒有成的佛。成了之後,那是一個真佛,現在是個假佛。假佛也可以做真佛,真佛又可以做假佛。所以為什麼說一個「若」字呢?這個若,就是一個假設之辭,你不要那麼固執,把它看得那麼認真。所以說,假設你這個人,要明白、要了知「三世一切佛」。三世一切佛,都是人成的。
「應觀法界性」:你應該看看這個法界性。不是說那個法界的性,法界有什麼性啊?法界若有了性,那還叫法界嗎?這說的是法界的眾生性,眾生啊!各人有各性,你有你的性,我有我的性。說這個性,你不知道。你的脾氣就比我大一點,我的脾氣就比你深一點。你說是不是?不一樣的。
這法界的眾生,各有各性。豬有豬性,馬有馬性。豬,牠就姓豬;馬,就姓馬;牛,就姓牛。各有各「姓」,那是姓名的姓。這是性格的性,男人有男人的性,女人就有女人性,各有其性。那麼有的歡喜吃甜的,這是有個甜性;有的歡喜吃酸的,就有個酸性;有的歡喜吃辣的,就有一個辣性。啊!有的歡喜吃苦的,那麼我們大家就有一個苦性在這兒,你說是不是呀?我們行苦行。一行苦行,這個修行也是苦行;到了過堂吃飯的時候,也是苦行。行那苦行呢,大家就都不要落到人後邊,要跑到前面去,那麼過堂那個苦行,誰都要跑到前面去,你看是不是?
你研究研究,各有各性。樹也有樹的性,花有花的性,草有草的性,各有其性,所以說「法界性」。不是說那個法界有性,是法界的眾生性。你們現在明白了沒有?以前你們都以為是法界性,現在是那法界之中的眾生性,所以才說「應觀法界性」。
「如來唯心造」:本來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因為前面講「三世一切人」,現在最後一句,就給它改成「如來唯心造」。佛,就是由你心造成的。你心若是修佛法,就成佛道;你心歡喜菩薩,就行菩薩道,成菩薩。乃至於你心願意墮地獄,你就往地獄那兒跑,將來就墮地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