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般若語庫(二) ── 教育救國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教育救國

教育問答

以下內容是一九九四年三月五日,宣公上人於萬佛聖城回答加州柏克萊大學學生問題的摘錄,主題是「學生如何運用佛法於生活中」。

一個很要緊的關頭

問:我是學校社團的負責人,我很想請宣化上人幫我解毒。我這個毒,可能也就是佛教中說的貪瞋癡三毒。我覺得學生時代,要好好努力用功讀書,可是感情的問題就影響我。又因為我是社團的負責人,和大眾的配合方面,也會遭受到一些困難。我知道自己的毛病是出自於中了貪瞋癡的毒,請上人為我開示。 

上人:一切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都從無始劫以來,沒有開始的時間,就種下染污的種子,所以情感非常豐富的。情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就是從貪瞋癡這兒來的,因此才叫貪瞋癡為三毒。既然三毒這麼厲害,為什麼還要離不開它們呢?你要不貪、不瞋、不癡,這就是你不要盡感情用事。說:人人都是感情的動物。那麼,你想要脫離這種感情的壓力,必須要好好讀書。女孩子不要交男朋友,就沒有感情的壓力了。男孩子若沒有女朋友,也沒有感情的壓力了。 

萬佛聖城的學校還是很古老的,是男女分校。為什麼呢?就因為人的感情勝過一切,感情至上。至上,就書也沒心機讀,學也沒有心機學了,做事也沒有心機做了,都因為被感情戰勝了。女孩子應該到二十歲以後再交男朋友,但還不要太過。你若在讀書的時候,注重感情,功課一定沒有那麼好。男孩子也是,如果你注重感情,因為心都散了,跑到感情那地方去了,功課也不會圓滿的。所以,想要功課圓滿,想要真明理,就要先把感情放到一邊。等讀好書,再來談感情,再來找對象。這是一個很要緊的關頭。 

現在的人都是捨本逐末,非常地顛倒。那麼這樣子,人就一天不如一天。古來的人讀書不是注重感情的,甚至於根本就不想感情的事情。讀書為的什麼呢?古來的人讀書為的是明理,要明白一切的道理,然後知道怎麼樣做人。我不是罵人,現在讀書人,你問他為什麼讀書?他說,我為的有人看得起我。那麼你要讀什麼呢?就說讀醫生,再不就讀什麼科,能賺錢賺得多,就讀這個。古來人為的明理,現在讀書人多數為的名利:要有好名,好職位,好地位,還要賺錢賺得多。 

不錯,讀書為了使生活有基礎,但生活的基礎是將來的,要等讀好了書,你再做什麼事情。不能在讀書的時候,就說我要爭第一,我要賺多錢,我要如何如何。若有這種心理,是不能把書讀好的。就是讀好了,但不明白做人的道理,只知道賺錢,只知道找對象,注重感情,所以這都是在貪瞋癡上用功夫,沒有懂得戒定慧。戒,就是諸惡莫作。定,就是要有定力,不要隨著感情所轉。慧,就是要有智慧。因為現在人只知道貪瞋癡,用功在貪瞋癡上,沒有想到有戒定慧,所以才世風日下。這樣社會上也許有一天,就沒有人懂得真理了。 

再補充一句,我剛才答覆這個問題,可以說講得還沒有徹底,沒有把這個厲害真正告訴妳。很對不起,說得不夠徹底,因為我如果說得透徹了,會把妳嚇壞了。 

讀書要平心靜氣 

問:我是柏克萊大學二年級的學生,最近讀書總覺得壓力很大、競爭強,沒有辦法得到解脫和滿足,覺得到底在這所大學讀書,有沒有一點好處?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上人:我知道有一個叫陳毓襄的女孩子,這回參加波哥瑞利曲國際鋼琴獨奏大賽。她二十三歲,其他演奏的人都超過三十歲,而且都是一些名家。而她從來比賽名利心重,所以就有患得患失的思想。 

讀書要平心靜氣,不要想那麼多事情。要是我,就是讀書,好和不好不當一回事,得失心不要有。陳毓襄這回參加比賽也就是這樣。有三十多人入圍,在比賽的時候,她一鳴驚人,得到冠軍。以她這麼年輕,得到冠軍,為什麼呢?就因為她明白佛法了,所以演奏的時候沒有患得患失、求名求好的心,很平靜地在那兒演奏,才能滿她的心願,因此一舉成名了。 

讀書不要覺得壓力大,你一覺得壓力大,心裡已經有障礙了,讀不好書的。也不要怕,就當「平常心是道」,平平常常的。你的壓力是誰給你的呢?是自己給的。你若不覺得有壓力,聽其自然的發展,什麼壓力都不會有了。 

莫怠惰自甘 

問:我想問上人的問題就是兩個字:「惰性」。我覺得我很懶惰,我也發覺很多朋友有同樣的毛病。我常常勸他們要讀書,也常跟自己這麼講,但總覺得時間浪費不少。在我勸他們的同時,我也很矛盾,因為如果我勸不了自己的話,怎麼勸我的朋友呢? 

上人:就是勤力讀書嘛!你既然懶惰就用一個對治的方法。這沒有一個咒可以念、叫你不懶惰。你要自己提起志氣來,「有志者事竟成」。不要說懶惰,人有志氣,什麼都可以達到的。「志在聖賢,則為聖賢;志在英雄豪傑,則為英雄豪傑。」就因為沒有志氣,才委靡不振。若有志氣,為什麼懶惰?這是自己做主嘛!你自己任性,怠惰自甘,當然就懶惰了,沒有上進心。要有上進心,就好了。 

讀書不要掛東掛西 

問:我是柏克萊一年級學生,爸媽在臺灣。有時候我打電話回去,就聽到爸媽生病或什麼的。像昨天聽說爸爸住醫院開刀,我心情就很不好。 

上人:不要打電話,就好了嘛!讀書不要掛東掛西的,要什麼都忘了,不要感情用事。打電話回家還是感情,他們打電話給你,那是他們給你問題,不是你找問題。你打電話給他們,那是你找問題。你何必又放不下?常常打電話,這就是你還放不下。你若放下,你父親就有什麼問題,都會很平安的。不要掛了,你記得念佛就好了。 

什麼叫完人? 

問:孔子學生三千,其中七十二人精通六藝。在現在社會裡,什麼叫完人? 

上人:「有德真富貴,無德真貧窮。」完人的基礎是從有五戒做起: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 

運用自己的智慧 

問:最近我看見加拿大境內某一個省發展倫理教學。但是我發現他的內容有一個危險的地方,就是他們雖然討論怎麼樣自重自愛,但是他們還是忘了最根本的,就是孝順父母,還有對家庭觀念的倫理自重。 

我個人碰到的教學困難,就是發現很多小孩子,他們所處的環境是非常困難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家庭破碎,或者只跟父親住,或者只跟母親住,或者跟同性戀的父母親住。因此當我講到孝順父母時,有時他們很難把這種觀念深入心裡,而真正地在家裡實行。甚至有些孩子,他們想把這個觀念在家裡實行時,父母卻不能接受。請教上人及其他老師,這種情形,我們做老師的該如何教導,讓基本倫理孝道,及尊重師長的觀念深入孩子的心裡? 

上人:這就要運用每一位老師自己的智慧,要知道怎麼通權達變,令這個問題沒有了。譬如人的家庭都不一樣,有好的,有不好的。不好的家庭,不能像好的那樣處理,這要通權達變,用折衷的辦法。若是自己達不到這個境界,也不要等著。看看哪一位有辦法,大家可以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共同用智慧來解決這些問題。這都不是很困難的問題,孝道是為普通的家庭講的,要是特殊、複雜的家庭,那就要用旁的辦法了。有經法、有權法。經是經常之道,權法是權變一時的,「道有經權須並用,事分體用要全明。」經就是恆常不變的,權是隨時自己可以變動的。不是都用一樣的方法,要活學活用,你不要死板板地講孝順,他們根本就不接受。父母不能接受孝道,兒女更不能行孝道,兩方面都不能接受,所以這要看臨時個人的智慧了。 


法界佛教總會DRBABTTSDRBU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