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般若語庫(二) ── 教育救國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

教育救國

希望之光

◎釋恆良 文

今天我來談談「懷少」的意義。「懷」表示關懷、慈愛、或保護。含有溫柔、蘊育的心態,就好像龍養珠似的,時時顧念著、護惜著。龍把這顆如意珠懸在眼前,免得遺失、受損。龍並不是緊緊地握著,而是每天擦亮,保持它的清淨、光潔無垢。

什麼是「少」?通常是指數字上年齡的分類。美國人被稱為年輕的崇拜者,並冀望自己容貌悅人、青春永駐。這就是對外表的一種執著。成年人想要避免老化,而時下年輕的一輩,卻興奮地拼命想快快長大。所以無論我們年齡大小,總不滿於自己的時運,徒然追尋不可得的妄想,無法從現況中獲得自他的利益。

少年也意謂著無邪清純、開懷直心、精神活潑、好奇感,以及希望。具有這些性質的人,即使年紀大,精神上還是年輕的;缺乏這些性質的,即使年紀輕,也會憔悴無光、暮氣沉沉、消極而沒有希望和好奇感。要怎樣保持這份年少氣質呢?就是要眾善奉行,諸惡莫作

今日青少年,受到來自各方面媒體或人們負面惡劣的影響衝擊。為了保護孩童的真純,應該不要讓他們看電視、聽流行歌曲、看電影、打電玩、閱讀不正當的書籍;因為,這些都會傷害他們良善的本性。

或許有人不同意,說現在這個世界複雜、造作了;應該讓小孩知道這些情形,要不然他們太脆弱了。事實上,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保持身語意的清淨無邪;無形中,於任何大災小難,我們都會受到最好的保護。

為什麼?當我們心胸還是開闊充滿好奇感時,才可以看到或感覺事物,否則他們就變成視而不見了。佛法說如果持戒清淨,每一條戒有五位護法善神會日夜時時護持我們。如果破戒,他們就離開我們。有人以為要了解現實,應該求取世間的知識與經驗。事實上,當我們有「經驗」時,我們的敏感就消失了,現實裡的絕大部分也看不見。失去清淨,我們的感官也變得不靈敏,因此對現實環境也看不清楚了。

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珍惜我們每個人和各位青年朋友內裡年少的氣質──無邪、清純、開懷、直心、好奇感,可以永保精神年輕;同時希望之光得以照耀長存於世。


法界佛教總會DRBABTTSDRBU │←上一頁目錄下一頁→│